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

血液内科 (共11位医生)

科室简介

血液内科是六院重点学科,对外开放病床数43张,包括百级层流病房床位2张。医护及医技人员共计25名,其中高级职称人员8人,硕士以上学位者6人。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3人。血液内科集医教研为一体,是具有较高专业水平和诊疗手段的三级学科,在国内具有较高知名度,目前拥有3个亚学科,分别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基础与临床研究、骨髓病理学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

血液内科科主任李晓教授先后在复旦大学医学院和上海交通大学获得医学硕士和理学博士学位。现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血液上海分会委员,中华血液学杂志特约审稿专家,并担任国家奖励办评审专家。李晓教授多年从事血液学临床工作和基础研究,对各种血液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备丰富经验。近年来师从浦权教授主要从事血液系统最常见的恶性疾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发病机制与临床治疗的研究。

血液内科该疾病属恶性克隆增殖性疾病,发病率已超过白血病,成为威胁人们健康的首位恶性血液病。目前对它的发病机制,病理特征均未完全阐明。除了异基因干细胞移植尚无根治方法。对该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急需突破。李晓教授先后2次前往美国血液肿瘤中心Fred Hutchinson Cancer Research Center对MDS进行共同研究。已发表相关论文数十篇,多数为国内顶级中华系列杂志录用,另有10篇发表于SCI收录的外文期刊。先后获得市部级科研资助6项,通过科研成果鉴定4项,获得部级奖励1项。在李晓教授的领导下,该科已建立一整套对MDS的诊断/鉴别诊断和规范治疗的程序,并与国外专家保持密切技术联系。努力使患者得到最准确迅速的确诊和尽可能规范的治疗。

血液内科在知名血液学专家浦权教授(现为《医师进修杂志》、《临床血液学》、《白血病》、《新医学》杂志编委,多种国家级杂志审稿或审编,1997~2004年上海市卫生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委员会委员暨血液?肾脏学科组组长,我国第一名国际实验血液学会会员,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主持下,经过10余年的努力,使原有的血液病理研究室的诊断水平在国内上升至领先地位,事实上已成为上海市?华东地区乃至全国的骨髓病理诊断中心,对解决国内各类疑难血液病的诊断起到重要作用。另外,本室研制的骨髓活检塑料冷包埋方法与免疫学及分子生物学等技术结合已大大扩展了骨髓病理学在血液病基础与临床研究中的应用范围。本科血液病理研究室目前面向全市,全国开展血液病理检测(每年接受外来活检标本在1000例以上),且呈现日益增长的趋势。向六院送检骨髓标本的本市单位包括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山医院、华山医院、长征医院、长海医院、仁济医院、瑞金医院、铁路中心医院、儿童疾病中心等。向该科送检骨髓标本的还包括全国各地的医疗单位,来自江苏(苏州医学院血液病研究所、南京鼓楼医院等)、北京(301医院、人民医院等)、安徽、陕西等。本科从1993年以来举办全国范围骨髓活检学习班6期;学员人数达200余人。另外接受全国各地零星派送的进修活检技术人员60余人次。实验室负责人浦权教授撰写相关著作10余部。先后获得各级项目赞助人民币共计100余万元。完成市级科研成果鉴定4项,水平从国内领先到国际先进。申请成功国家级专利1项。

血液内科与其他开展本治疗项目的医院比较,该科开展干细胞移植有以下特点:①侧重于自体(而非异基因)外周血(非骨髓)造血干细胞移植,风险较小,费用较低。对多数恶性血液病如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能达到延长生存期的目的,甚至达到治愈。②因人而异,因病而异,针对不同的疾病,同一疾病的不同状况、不同个体的不同耐受能力制定干细胞动员和预处理方案,力争让每一个移植对象取得最好疗效。③结合临床治疗开展基础研究,以期进一步提高疗效。如开展对移植物的体外净化。在最大限度减少细胞污染的同时亦最大限度的提高回收率。该科副主任医师常春康在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方面已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现正在美国进修相关技术。血液内科现已完成自体干细胞移植30余例取得成功。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医院动态

更多 >

我院与宁夏吴忠市红寺堡区人民医院签订帮扶协议

  2014年8月27日上午,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与宁夏吴忠市红寺堡区人民医院帮扶协议签约仪式在我院教学楼505会议室隆重举行。 出席此次签约仪式的有我院院长贾伟平、副院长陶敏芳、科教处、护理部、人事处、社会医疗发展部等职能部门领导以及宁夏吴忠市红寺堡区人民政府区委书记徐军、宁夏九三学社秘书长相卫国及宁夏吴忠市红寺堡区各相关委办局等相关领导。首先,我院贾伟平院长和红寺堡区徐军区委书记分别就此次合作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随后陶敏芳副院长介绍了我院目前的情况,双方也针对帮扶合作内容进行了深层次的交流。上午八时三十分,在双方相关领导的见证下,我院贾伟平院长和宁夏吴忠市红寺堡区人民政府区委书记徐军代表双方医院签订了帮扶协议书。 随后宁夏吴忠市徐书记一行领导参观了我院新门诊大楼以及临港东院。通过交流和参观,宁夏吴忠市一行对我院的医疗、教学、管理等有了非常大程度的赞同,表示能与上海六院建立帮扶关系,这将一定会对当地医疗水平的发展提供很大帮助。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祛斑留下的红印怎么办
陈腊梅
回答: 祛斑留下的红印可通过激光治疗、药物涂抹、防晒护理、皮肤修复和医学美容等方式改善。红印通常由炎症后色素沉着、皮肤屏障受损、紫外线刺激、不当护理或个体差异等因素引起。 1、激光治疗 激光治疗适用于顽固性红印,通过特定波长光束分解色素并刺激胶原再生。常见方法包括脉冲染料激光和强脉冲光治疗,需由专业医生评估后操作。治疗后可能出现短暂红肿,需配合修复产品使用。激光治疗期间避免暴晒,防止色素反弹。治疗间隔通常为1-2个月,根据红印深浅决定疗程次数。 2、药物涂抹 遵医嘱使用氢醌乳膏、复方熊果苷乳膏或多磺酸粘多糖乳膏等药物,可抑制黑色素合成并促进红印消退。药物需持续使用1-3个月,涂抹前需清洁皮肤。避免与刺激性护肤品叠加使用,孕妇及敏感肌慎用。若出现脱皮或刺痛应暂停用药。夜间使用效果更佳,白天需加强防晒。 3、防晒护理 紫外线会加重红印色素沉着,需每日使用SPF30以上广谱防晒霜。户外活动每2小时补涂一次,配合遮阳帽或口罩物理遮挡。避免在上午10点至下午4点间长时间日晒。选择含氧化锌或二氧化钛的物理防晒剂更温和。阴天或冬季仍需坚持防晒,防止紫外线累积损伤。 4、皮肤修复 使用含神经酰胺、维生素B5或积雪草成分的修复霜,每日2次强化皮肤屏障。避免过度清洁或去角质,水温控制在32-35摄氏度。敷用冷藏后的医用冷敷贴可缓解泛红,每次15-20分钟。修复期间暂停使用含酒精、香精的护肤品。保证每日7-8小时睡眠有助于皮肤自我修复。 5、医学美容 微针、果酸换肤或光子嫩肤等医美手段可加速红印代谢。果酸浓度需从低到高逐步建立耐受,术后需连用3天医用敷料。微针治疗深度不超过0.5毫米,间隔周期大于4周。治疗前后1周避免使用维A酸类产品。敏感肌需提前进行皮肤检测,术后可能出现短暂结痂属正常现象。 祛斑印期间应保持饮食清淡,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猕猴桃、草莓等水果,避免辛辣刺激食物。每日饮水1500-2000毫升促进代谢,配合适度运动改善血液循环。避免用手触摸或挤压红印部位,选择纯棉材质枕巾减少摩擦。若红印伴随瘙痒或扩散需及时就诊,长期未消退者可考虑联合多种治疗方式。保持规律作息和良好心态有助于色素代谢恢复。 陈腊梅副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皮肤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