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

消化内科 (共17位医生)

科室简介

消化内科,对外开放病床数44张。参与国家“八五”攻关重点课题及上海市重大医学课题2项,其他各级课题共8项,近10年来,发表消化系统有关基础与临床研究论文300余篇,主编及参编专著10部。主要临床特色为胃食管反流病中晚期胃癌术后癌性腹水干预及综合治疗、早期肝纤维化、肝硬化诊断及中西药结合治疗慢性肝炎伴肝硬化、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和功能性胃肠病的诊治、内镜下放置金属支架治疗贲门失弛缓症及内镜下注射免疫化疗药物治疗不能手术的胃癌癌性梗阻、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诊断和治疗。

消化内科诊疗特色

中晚期胃癌术后癌性腹水综合治疗:中晚期胃癌病人术后两年内发生腹腔转移,导致癌性腹水发生率约占中晚期胃癌者50%~70%,病人不能进行手术再切除,常规静脉化疗不能耐受,是临床难治的顽症。该科开展了“温热腹腔免疫化疗”联合“超选择胃动脉化疗”为主治疗中晚期胃癌病人术后伴有大量癌性腹水,有效率达78.3%。同时开展“外周血自体造血干细胞支持下超选择高剂量化疗治疗中晚期胃癌临床研究”,可避免胃癌化疗毒副作用,为中晚期胃癌病人综合治疗开辟了安全性高、痛苦性小、毒副作用低的新途径。

慢性肝病早期诊治:该科开展了早期肝纤维化、肝硬化诊断:包括一次性肝穿刺及超声、CT引导下肝穿刺诊断措施,及中西医结合对早期肝纤维化、肝硬化的预防和治疗。

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及功能性胃肠病:对于长期便秘、腹泻、腹痛、烧心感、腹胀等症状,而常规检查未发现病变病人,该科通过食道测压及有关胃肠镜检查、胃肠激素和产毒素幽门螺杆菌的检测,并研究其与“反流性食管炎”、“功能消化不良”、“肠易激综合征”之间的关系,再确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消化内镜下的特色治疗:以暂时性金属扩张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并将新开展内镜下局部注射免疫化疗药物治疗不能手术治疗的胃癌癌性梗阻,使用金属钛夹及组织粘合剂止血为特色。同时又开展了内镜下食道静脉曲张圈套套扎治疗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病人,痛苦小,安全可靠。

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诊断和治疗:患者大便隐血持续阳性,表现为黑便、贫血、乏力、消瘦,经食道、胃、结肠内镜等检查手段还无法明确消化出血病因。该科通过病人临床表现、放射性核素出血部位定位、数字化血管造影、小肠气钡双重造影小肠镜等先进措施可明确消化道出血原因,并对症治疗。

重症胰腺炎治疗:该病往往因大量饮酒或暴饮暴食,尤其具有胆囊炎、胆结石而又进食高脂肪餐后容易发作。该病病死率约50%。该科通过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成功救治了近百名重症胰腺炎患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炎症性肠病的诊治:深入开展相关基础及临床研究,已发表研究论文20余篇。针对不同病情开展综合性及个体化治疗,取得良好的疗效。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医院动态

更多 >

我院与宁夏吴忠市红寺堡区人民医院签订帮扶协议

  2014年8月27日上午,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与宁夏吴忠市红寺堡区人民医院帮扶协议签约仪式在我院教学楼505会议室隆重举行。 出席此次签约仪式的有我院院长贾伟平、副院长陶敏芳、科教处、护理部、人事处、社会医疗发展部等职能部门领导以及宁夏吴忠市红寺堡区人民政府区委书记徐军、宁夏九三学社秘书长相卫国及宁夏吴忠市红寺堡区各相关委办局等相关领导。首先,我院贾伟平院长和红寺堡区徐军区委书记分别就此次合作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随后陶敏芳副院长介绍了我院目前的情况,双方也针对帮扶合作内容进行了深层次的交流。上午八时三十分,在双方相关领导的见证下,我院贾伟平院长和宁夏吴忠市红寺堡区人民政府区委书记徐军代表双方医院签订了帮扶协议书。 随后宁夏吴忠市徐书记一行领导参观了我院新门诊大楼以及临港东院。通过交流和参观,宁夏吴忠市一行对我院的医疗、教学、管理等有了非常大程度的赞同,表示能与上海六院建立帮扶关系,这将一定会对当地医疗水平的发展提供很大帮助。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宝宝白天睡觉不踏实容易醒来的原因
邵自强
回答: 宝宝白天睡觉不踏实容易醒来可能与睡眠环境不适、生理需求未满足、胃肠不适、神经系统发育不成熟、缺钙等因素有关。建议家长观察宝宝的具体表现,及时调整护理措施,必要时就医排查病理因素。 1. 睡眠环境不适 光线过强、噪音干扰或室温过高过低均可能影响宝宝睡眠质量。家长需保持卧室光线柔和,使用遮光窗帘,室温维持在24-26摄氏度,避免在宝宝浅睡眠阶段突然发出声响。可尝试使用白噪音机模拟子宫环境,帮助宝宝延长睡眠周期。 2. 生理需求未满足 饥饿、尿布潮湿、衣物过紧等基础需求未及时解决会导致宝宝频繁觉醒。新生儿胃容量小需每2-3小时喂养,家长应在宝宝出现早期饥饿信号时及时响应。选择透气性好的纸尿裤,睡前检查衣物标签是否摩擦皮肤,这些细节能显著改善睡眠连续性。 3. 胃肠不适 肠绞痛、胃食管反流或乳糖不耐受可能引起睡眠中断。表现为睡觉时扭动身体、突然哭闹。家长可尝试拍嗝后斜抱20分钟再放下,母乳喂养妈妈需减少奶制品摄入。若持续出现呕吐、血便需就医排除牛奶蛋白过敏,医生可能建议使用乳糖酶或更换水解蛋白配方奶。 4. 神经系统发育 婴幼儿睡眠周期短且深浅睡眠交替频繁,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4月龄前宝宝每个睡眠周期仅40-60分钟,转换期易惊醒。家长可通过襁褓包裹减少惊跳反射影响,建立固定的睡前程序如洗澡-抚触-喂奶,帮助宝宝平稳过渡睡眠阶段。 5. 维生素D缺乏 日晒不足可能导致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早期表现,表现为夜惊、多汗、枕秃。建议足月儿出生后每日补充400IU维生素D滴剂,如星鲨维生素D滴剂。若伴随方颅、肋骨外翻等体征,需儿科医生评估是否需增加钙剂补充。 家长应记录宝宝醒来的时间点与伴随症状,帮助医生判断原因。白天可适当增加大运动练习促进睡眠需求,但避免过度刺激。建立规律的喂养和睡眠时间表,睡前1小时调暗灯光减少互动。若持续存在生长曲线异常、频繁尖叫性哭闹或伴随发热等症状,需及时就诊排除中耳炎、脑膜炎等疾病。护理期间保持耐心,多数睡眠问题会随神经系统发育逐渐改善。 邵自强主任医师中日友好医院神经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