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城市人民医院

疼痛科 (共1位医生)

科室简介

疼痛科是晋城市人民医院的特色专科。是一个朝气蓬勃、充满活力,不断发展创新、秉承科学和人文精神,致力于为广大人民群众解除躯体和精神痛苦的新型临床科室。

我科现有副主任医师1名,主治医师2名,住院医师2名,开放正规床位17张,拥有美国射频疼痛治疗仪、德国臭氧治疗仪、日本超激光疼痛治疗仪、经皮神经电刺激仪及德国冲击波治疗仪等先进的疼痛治疗设备。

我科主要运用微创技术、神经阻滞、药物治疗等方法治疗各种慢性疼痛性疾病。诊疗范围包括:1.各种神经病理性疼痛,包括三叉神经痛、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枕神经痛、肋间神经痛、复杂性区域痛痛综合症、幻肢痛等。2.颈肩腰腿痛,如颈、腰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病、肩周炎、骨性关节炎、腰三横突综合症、网球肘、腱鞘炎等。3.风湿性疾病,如强直性脊柱炎、类风湿关节炎、纤维肌痛综合症及痛风等。4.晚期癌疼痛。5.一些相关的非疼痛性疾病,如眩晕、顽固性呃逆、面神经麻痹、颞颌关节紊乱等。6.以疼痛为主要表现的复杂疑难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7.无痛胃镜肠镜、无痛分娩、无痛人流及其它无痛介入治疗。

我科的特色治疗技术包括:选择性半月神经节射频热凝毁损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经皮射频热凝加臭氧注射治疗颈腰椎间盘突出症、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复杂性区域疼痛综合症以及顽固性失眠和颈源性眩晕等非疼痛疾病、密集银针和小针刀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症及其它慢性疼痛,超激光和冲击波疼痛理疗技术等。

解除疼痛是患者的权利,让患者在没有疼痛的状态下自由享受生活的乐趣是我们孜孜以求的目标,在与疼痛作斗争的路途中,我们的脚步永不停息。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医院动态

更多 >

传染病管理及防治新进展学习班暨晋城市消化系病(肝病专题)论坛圆满结束

    为提高我市临床医师传染病和肝病知识水平,为了给广大消化科、感染性疾病科、肝病科医师提供更多学习交流机会,由北京地坛医院和我院联合举办的“2014年传染病管理及防治新进展学习班暨晋城市消化系疾病(肝病专题)论坛”于2014年8月16--17日在晋城市海天大酒店举行,来自我市各市、县、乡镇、厂矿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300余名医务人员参加了论坛。我院院长秦中胜出席会议并致欢迎辞,北京地坛医院肝病中心主任邢卉春详细介绍了培训内容,我院副院长贾龙斌主持会议。 十余名国内传染病领域和肝病领域的知名专家带来了14场专业学术讲座,讲座内容包括脂肪肝的诊断治疗、胆汁淤积性肝病的诊治、HIV感染者的管理及防治新进展、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的阻断、肝硬化腹水的治疗、药物性肝炎的诊治、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内镜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治疗现状、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症、激素在肝病中的应用、自身免疫性肝病的诊断治疗、重型肝炎的基础及防治进展、纤维淤胆型肝炎、恩替卡韦治疗专家共识等。培训期间,各位专家还对学员进行了答疑,参会人员一致表示受益匪浅。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缝线伤口化脓了怎么办
李竹林
回答: 缝线伤口化脓可通过消毒处理、抗生素治疗、引流排脓、伤口清创、定期换药等方式处理。化脓通常由细菌感染、伤口护理不当、免疫力低下、异物残留、缝合材料过敏等原因引起。 1、消毒处理 使用碘伏溶液或氯己定溶液对化脓伤口及周围皮肤进行消毒,每日重复进行2-3次。消毒时从伤口中心向外周环形擦拭,避免将周围细菌带入伤口。对于表浅脓性分泌物,可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后擦干。消毒后保持伤口干燥透气,必要时覆盖无菌纱布。 2、抗生素治疗 根据细菌培养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常用药物包括头孢克洛分散片、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左氧氟沙星片等。对于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可选用夫西地酸乳膏局部涂抹。使用抗生素需完成规定疗程,避免耐药性产生。用药期间观察是否出现皮疹、腹泻等不良反应。 3、引流排脓 对于深部脓肿或大量脓液积聚,需由医生在无菌条件下切开引流。采用十字切口或对口引流方式,放置橡皮引流条或引流管。每日通过引流管用抗生素溶液冲洗脓腔,记录引流液性质和量。引流期间保持敷料干燥,引流管通常保留3-5天。 4、伤口清创 清除伤口内坏死组织和异物,可用手术刀或剪刀锐性清创,也可用胶原酶软膏等酶学清创。对于伴有血管神经暴露的伤口,采用保守性清创保留重要组织。清创后使用水胶体敷料或藻酸盐敷料促进肉芽生长,严重污染伤口需延期缝合。 5、定期换药 根据渗出情况每1-3天更换敷料,感染伤口初期每日换药。换药时观察伤口基底颜色、边缘上皮化和渗出液性状。肉芽组织健康呈鲜红色颗粒状,异常苍白色提示贫血或感染。采用湿性愈合环境可加速上皮移行,但过度湿润需改用吸收性敷料。 保持伤口周围皮肤清洁干燥,避免抓挠或碰撞。饮食增加优质蛋白和维生素C摄入,如鸡蛋、鱼肉、西蓝花等促进组织修复。监测体温变化,如出现发热、红肿扩散等全身症状需立即就医。愈合期间避免剧烈运动,防止伤口张力增加。按医嘱定期复查,直至伤口完全上皮化且无渗出。 李竹林副主任医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普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