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城市人民医院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医院动态

更多 >

传染病管理及防治新进展学习班暨晋城市消化系病(肝病专题)论坛圆满结束

    为提高我市临床医师传染病和肝病知识水平,为了给广大消化科、感染性疾病科、肝病科医师提供更多学习交流机会,由北京地坛医院和我院联合举办的“2014年传染病管理及防治新进展学习班暨晋城市消化系疾病(肝病专题)论坛”于2014年8月16--17日在晋城市海天大酒店举行,来自我市各市、县、乡镇、厂矿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300余名医务人员参加了论坛。我院院长秦中胜出席会议并致欢迎辞,北京地坛医院肝病中心主任邢卉春详细介绍了培训内容,我院副院长贾龙斌主持会议。 十余名国内传染病领域和肝病领域的知名专家带来了14场专业学术讲座,讲座内容包括脂肪肝的诊断治疗、胆汁淤积性肝病的诊治、HIV感染者的管理及防治新进展、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的阻断、肝硬化腹水的治疗、药物性肝炎的诊治、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内镜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治疗现状、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症、激素在肝病中的应用、自身免疫性肝病的诊断治疗、重型肝炎的基础及防治进展、纤维淤胆型肝炎、恩替卡韦治疗专家共识等。培训期间,各位专家还对学员进行了答疑,参会人员一致表示受益匪浅。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横结肠息肉一般是良性的吗
李辉
回答: 横结肠息肉多数是良性的,但存在恶变概率,需通过病理检查明确性质。横结肠息肉可能与遗传因素、长期炎症刺激、不良饮食习惯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便血、腹痛、排便习惯改变等症状。 1、遗传因素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等遗传性疾病可导致横结肠息肉多发,此类息肉具有较高恶变风险。患者需定期进行结肠镜检查,必要时行内镜下切除术。临床常用药物包括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美沙拉嗪肠溶片等调节肠道微环境。 2、炎症刺激 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或克罗恩病等炎症性肠病反复刺激肠黏膜,可能形成炎性息肉。这类息肉通常为良性,但需控制原发病。治疗可选用柳氮磺吡啶肠溶片、醋酸泼尼松片、蒙脱石散等药物,同时配合低渣饮食。 3、饮食习惯 长期高脂低纤维饮食会延长致癌物质在肠道的停留时间,增加息肉发生概率。此类息肉多为管状腺瘤等良性病变,建议增加蔬菜水果和全谷物摄入,减少红肉及加工食品。可辅助使用乳果糖口服溶液、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等改善肠道功能。 4、年龄因素 50岁以上人群息肉发生率显著上升,以增生性息肉等良性病变为主。建议该年龄段人群每5年接受一次结肠镜筛查,发现息肉可选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或电凝术,术后服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铝碳酸镁咀嚼片等保护黏膜。 5、代谢异常 肥胖、糖尿病等代谢综合征患者更易发生腺瘤性息肉,这类息肉存在轻度异型增生时仍属良性范畴。需控制基础代谢指标,必要时使用阿卡波糖片、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等药物,同时补充维生素D3滴剂调节细胞增殖。 发现横结肠息肉后应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每日保持30分钟有氧运动促进肠蠕动。烹饪方式以蒸煮为主,限制每日脂肪摄入量不超过50克。术后患者需遵医嘱每6-12个月复查肠镜,观察期间出现持续腹痛或血便应立即就医。日常可适量食用西蓝花、苹果、燕麦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帮助维持肠道菌群平衡。 李辉主任医师中日友好医院肛肠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