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中市第一人民医院

呼吸内科 (共5位医生)

科室简介
呼吸内科1951年内科成立,当时各专业分工并不明确。1978年1月内科分为内一组、内二组,内一组以心、肾、呼吸专业为主,内二组以神经、消化、内分泌、血液为主。
  1985年郭晓奎从山西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呼吸科进修回院后由内二科调至内一科,开始从事呼吸专业,奠定了呼吸专业发展的基础。此后刘建国、毛艺也陆续进修了呼吸专业。1994年1月内一科主任陈庭杰退休,内一科分为呼吸血液科和心肾科,两科共用1个护理单元,病区仍设于原内一科,开放床位22支,医师6人,当时在内一科的郭晓奎、刘建国、毛艺、安丽青和从其它科室调来的程劲光、赵乃倩组成了呼吸科最初的医师队伍,主任为郭晓奎,护士长为李晋萍。此时呼吸内科的雏形初步形成。1995年8月武瑞芳分配到呼吸科。
  1995年10月晋中一院新住院楼建成,各科以专业成立科室,原呼吸血液科改为呼吸内分泌科,病区设于新住院楼三层,从事内分泌专业的付敏花、冯燕凌与原呼吸科的大夫合并,共计医师9人,护理人员9人,拥有床位35支,郭晓奎、李晋萍分别任科主任和护士长。从1995年到2000年间,毛艺于1997年调到干部病房,李静于2000年由干部病房调入呼吸科。2000年内分泌科分出独立,但仍与呼吸科共用一个护理单元,呼吸科设置床位25支,赵乃倩分到内分泌科,呼吸科医师只有6人(郭晓奎、刘建国、安丽青、程劲光、李静、武瑞芳)。2001年内分泌科搬离三楼,呼吸科成为独立专业的科室,设置床位30支,医师6人,护理人员11人。2002年刘建国、程劲光任副主任,2004年安丽青任副主任。
  2000年后,呼吸科在专业技术、人员、设备及办公环境等方面均有了发展:2006年1月新门诊楼及新住院楼的启用,呼吸重症监护室逐渐发展壮大,添置了多台进口多功能有创、无创呼吸机,引进日本产欧林巴斯(olympus)BF1T160型电子支气管镜,购进全自动肺功能分析仪、多导睡眠检测仪;在人员方面,李玲、张勇进分别于2003年、2006年分配入科,2008年分来陈俊梅、王君萍两名研究生,2006年11月主任郭晓奎退休,刘建国任呼吸科主任,王小梅于2007年任呼吸科副护士长,2008年12月李晋萍调离呼吸科到体检中心后,王小梅任呼吸科护士长。
  至2008年12月底,呼吸内科共有职工31人,包括医师9人,护理人员22人,其中副主任医师(副教授)2人,主治医师3人,住院医师4人,硕士学位4人;主管护师5人,护师7人,护士10人,护理人员中本科8人,专科14人。下设呼吸内科病房、呼吸重症监护室、睡眠监测室、气管镜肺功能室和门诊五个部分,设床位35支,其中包括5支重症监护室床位。
二、医疗业务
  (一)历年来开展的新技术、新工作
  1963年,内科医师陈廷杰从太原结核病防治院学习回院后,陆续开展了雷米封、对氨基水杨酸等静脉点滴治疗肺结核;人工气胸、气腹治疗空洞型肺结核;经气管插入导尿管滴入抗结核药物局部治疗空洞型肺结核等工作,为呼吸专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986年引进日本产欧林巴斯(olympus)BF-B3R纤维支气管镜,开展了首例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术,使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提高到病理组织学水平,此后陆续开展了多项纤维支气管镜下的诊断治疗技术:1986年开展了经纤维支气管镜选择性支气管造影,1987年开展了经纤维支气管镜肺灌洗治疗外科术后或创伤后严重肺部并发症,1990年开展首例纤维支气管镜下摘取声门息肉,1994年开展了纤维支气管镜下钳取异物,1996年进行经纤维支气管镜肺活检术(盲检),1996年开展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术,1999年纤支镜下局部注射化疗药治疗中央型肺癌,2002年开展纤支镜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中心性肺癌。2008年又引进日本产欧林巴斯(olympus)BF1T160型电子支气管镜。
  1987年采用腰穿针经皮肺穿刺进行针吸细胞学检查,1990年开展了经皮肺穿刺活检,这两项技术为周围型肺癌的诊断开创了又一途径,同年采用胸膜活检针开展了胸膜活检术,2003年与CT室合作开展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这些技术的开展应用提高了呼吸科的诊断水平。
1989年引进上海产FVC?Ⅰ型肺功能测定仪,开始进行肺功能测试,填补了我院的又一项空白,同时将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术由功能科迁回至内一科,成立了纤维支气管镜及肺功能检查室。1997年引进日本产ST-95型全自动肺功能分析仪,能进行肺通气功能的测定,并于同年开展了支气管舒张试验,2008年底引进德国产Jaeger型高级组合式肺功能仪,可全面进行肺通气弥散功能的测定。
  1989年引进体外膈肌起搏器,通过体外膈肌起搏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肺功能,这项技术获山西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晋中地区科技进步三等奖。
机械通气治疗呼吸衰竭的技术最早于1990年开展,当年购进了绍兴Ⅲ型呼吸机,以后又陆续引进PN-2000型呼吸机、德国产Drager呼吸机、美国熊牌呼吸机、德国产SIEMENS呼吸机,并于1997年开始采用机械通气治疗重症支气管哮喘。2001年又购进多台无创双水平呼吸机,开始使用无创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随着无创机械通气技术应用经验的不断积累,这项技术日趋成熟,于2007年开始进行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有效地降低了气管插管率。
  肺癌的治疗采用综合治疗,1995年首先开始全身化疗,并胸腔内注射药物治疗恶性胸水。同年与放射科合作开展支气管动脉灌注治疗肺癌及大咯血。2001年开展了胸腔留置引流管治疗恶性胸水。2002年还开展了LTA(lung tumor antigen)的测定,通过肿瘤标记物诊断肺癌。
  1996年设立呼吸内科重症监护室,并先后派出9名护士到首都医科大学朝阳医院呼吸科重症监护室进修学习。最初的监护室规模较小,只有四支床位,一台简单的只能测定血氧饱和度及脉搏的监护仪,由于人员短缺,护士采取12小时轮班制。经过10年的发展,先后购置了4台有创呼吸机及 4台无创呼吸机,呼吸重症监护室初具规模,并于2006年进行了改造,改造后床位增至5支。增设了专用的治疗室和护理台,新设一拖五中心监护台、可旋转式输液吊塔,并配有床旁纤维支气管镜、血气分析仪、微量注射泵等设备。
  1996年5月30日呼吸科经晋中地区卫生局审定成为晋中市重点专科。
  支气管哮喘的治疗紧跟GINA方案,于2001年开展支气管哮喘的规范化治疗,采用经雾化泵雾化吸入药物治疗支气管哮喘。2003年开设“哮喘之家”,开展了哮喘患者的健康教育与管理。2007年开展简易哮喘控制测试(ACT)在基层医院的应用与评估。
  2002年设立睡眠监护监测室,进行多导睡眠图检查及持续气道正压呼吸机(CPAP)治疗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2006年开展经雾化泵吸入药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
  2008年规范呼吸重症监护室的管理制度及诊疗技术常规。推广使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呼吸衰竭。开展家庭使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
  (二)业务统计:见附表
三、临床教学
  (一)医学院校
  呼吸科接受多家医学院校的实习任务,每年约接受70~120人实习。2001年开始承担山西医科大学四年级学生的呼吸专业理论的临床教学任务及见习任务。
  (二)进修生
  呼吸科从建科以来,一直承担着晋中市各县、厂矿、部队医院及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的进修学习培带工作,每年接收约10余名进修生。
四、临床科研与学术交流
  (一)临床科研
  1994年,由郭晓奎、刘建国、赵金香等主持参与的《纤维支气管镜对外科术后或创伤后严重肺部并发症的应用》获山西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晋中地区科技进步二等奖;
  1994年,由郭晓奎、陈廷杰、刘建国等主持参与的《体外膈肌起搏对慢性阻塞性肺病肺功能的影响》获山西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晋中地区科技进步三等奖;
  2001年由刘建国、安丽青、程劲光等主持参与的《纤支镜局部注射化疗药治疗中心性肺癌》获晋中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2003年纤支镜下植入125I粒子治疗中心性肺癌,在晋中市科委立项。
  2007年与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呼吸科合作研究了《简易哮喘控制测试(ACT)在中国基层医院的应用与评估》。
  (二)学术交流
  呼吸科每年都派出2~5人参加全国及全省的呼吸疾病会议。
  2008年10月呼吸科联合晋中医学会举办了晋中市首届呼吸疾病学术研讨会,有来自太原、长治、大同及晋中市的近200名代表参会,会上邀请了国内知名专家5人授课。
五、人才培养
  呼吸科不断派出医护人员到省内外学习深造,为呼吸专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奠定了基础。
郭晓奎于1985年到山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科进修学习一年;毛艺于1986年到四川华西医科大学附属华西医院呼吸科学习一年;刘建国于1989年到北京医科大学附属人民医院呼吸科学习一年;赵金香于1989年到山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科学习肺功能及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安丽青于1994年到上海医科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呼吸科学习一年;1997年后,先后派出程劲光、李静、武瑞芳及9名护士到首都医科大学朝阳医院呼吸病研究所呼吸科及呼吸重症监护室学习深造;2002年、2003年张玉芬、祁小玲分别到山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呼吸科进修学习肺功能及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此外,医护人员还注重整体素质的提高,刘建国于1999~2001在长治医学院学习,取得白求恩医科大学本科学历;程劲光于2001~2003年在山西职工医学院学习,取得山西医科大学本科学历;安丽青、武瑞芳两人于2000年参加了山西医科大学在职研究生班的学习,并于2006年取得硕士学位;郝如碧于2004年参加英语培训,并于2005年9月赴英国学习深造;呼吸科护理人员通过参加成人自学考试,采取脱产及函授等多种形式的学习方法,有14人取得大学专科学历,有8人取得大学本科学历。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