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市第五医院

肝病消化科 (共3位医生)

科室简介

感染六科(肝病消化科)。为省级“青年文明号”信用建设示范单位,河北省医学重点学科,被市卫生局授予“文明优质服务”“温馨病区”“党员示范岗”等称号。我科以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病、消化病等为特色,技术力量雄厚,拥有多名主任医师、硕士等高层次人才。我们的服务宗旨是“一切以病人为中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医护团队凝聚力强,协作互勉,人性化的医疗理念和扎实的专业基本功,高素质的人才结构和优良的服务为广大的肝病患者提供了养病治病的良好保证。

感染六科(肝病消化科),编制床位58张。我科是一个爱岗敬业、团结协作、求实创新、拼博奉献的集体。现拥有医护人员24人:医师9人,其中主任医师2名,副主任医师3名,主治医师2名,住院医师2名;护士15人,其中主管护师5人,护师4人,护士6人。其中拥有硕士学位4人。

科室的特色疗法、特色技术

急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丙型肝炎,高黄胆性肝病,药物性肝炎,肝硬化,肝癌,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难治性腹水,脂肪肝,酒精性肝病,急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胃癌,胰腺炎,不明原因慢性腹泻,手足口病,各种法定传染病(麻疹、肾综合症出血热、腮腺炎、流脑、乙脑等)。尤其对食道胃底静脉曲张、门脉高压性胃病、消化道出血的内镜诊治有专长。

胃镜下曲张静脉的硬化和套扎止血,胃底组织胶止血,ERCP诊治技术,肝脏及脾脏介入术,彩超下肝癌射频消融术,自体血三氧抗病毒治疗,直肠免疫三氧抗病毒治疗,腹水浓缩回输术,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重型肝炎及肝硬化,胃镜、结肠镜检查及粘膜染色,食道及肠道息肉电切术,体外高频深部热疗,结肠透析。

科室所获得的荣誉称号、医务人员获得重大荣誉称号 (注:时间、荣誉称号全称)

2002年9月 河北省青年文明号信用建设“示范创建单位”;

2003年荣获“第二届石家庄市青年志愿服务群体”;

2010年石家庄市“青年文明号”“党员示范岗”;

王建彬 获2003抗击“非典”获授嘉奖、优秀专家、三等功,2006年医学专家大篷车活动优秀专家;

耿惠杰 获2003年石家庄市五四青年奖章;

陈蕾 获2003年抗击“非典”优秀卫士;

部分脾动脉栓塞术治疗肝硬化脾功能亢进远期疗效的临床研究。市科学技术二等奖;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及转化生长因子β1与肝纤维化研究 市科学技术二等奖;

慢性肝病流行病学发病机制及治疗策略系列研究,市级二等奖;

无创检查与肝脏病理纤维化关系的研究,省卫生厅二等奖;

疏肝健脾除湿法治疗肝郁脾虚型慢性乙型肝炎临场研究,省中医药局二等奖;

肝再生刺激因子治疗重型肝炎临床研究,市级三等奖;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医院动态

更多 >

新闻集锦

6月5日,保定市卫生局、疾控中心以及保定市传染病医院一行十人前来我院,就我市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医防合作双向管理”进行了交流学习。(院办室  曹江丽) 6月13日,医务科组织全院入职不足十年的青年医师进行了病历书写规范和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的培训。(医务科 郑宏) 6月24日,感控科组织医疗、医技科室人员进行了“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知识”培训,内容涉及隔离技术规范、消毒技术规范、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等内容。(感控科 王春岚 ) 6月11日,我院儿科及感控专家就重型手足口病的鉴别诊断以及感染控制等相关知识,对平山县医院感染科的医护人员进行了培训。(健康服务部 王惠芳) 5月31日,在“世界无烟日”到来之际,我院总务科通过发放宣传单、张贴戒烟牌等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宣传。  (总务科  张松) 6月17日,医院邀请专业人员对全院185名职工进行了消防安全培训。(保卫科  董振栓) 近期,我院网管科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对LIS和权利运行两台服务器进行降温加固,确保了医院业务的正常开展。(网管科  张昭) 石家庄市第五医院 — — 把信任交我们手中 让健康从这里开始 ●与新中国同龄,有60余年治疗肝病、结核病的历史; ●河北省唯一一家三级传染病医院,集医疗、急救、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功能于一体; ●省市铁路医保、新农合定点医院; ●无假日医院,节假日期间各种诊疗活动正常进行,方便患者随时就诊; ●花园式医院,绿化率达到35%以上,是患者治疗、康复、休闲的好场所。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孕妇睡着了胎儿会动吗
王志新
回答: 孕妇睡着了胎儿一般会动,胎动是胎儿正常的生理活动,与孕妇是否睡眠无关。 胎儿在母体内的活动不受孕妇睡眠状态影响,胎动可能发生在任何时间。胎儿有自己的活动周期,通常与孕妇的作息不完全同步。孕妇进入睡眠状态后,胎儿可能继续活动,部分孕妇会在睡眠中被胎动唤醒。胎动频率和强度因人而异,与胎儿发育阶段、孕妇体位、外界刺激等因素有关。妊娠中晚期胎动更为明显,部分胎儿在夜间活动增多。孕妇平躺时子宫空间相对受限,可能感受到更明显的胎动。胎儿睡眠周期较短,约持续20-40分钟,清醒时活动较为频繁。 极少数情况下孕妇睡眠中胎动减少可能与胎儿缺氧有关。若孕妇发现胎动明显减少或消失,需警惕胎儿宫内窘迫。妊娠晚期胎动规律性较强,突然改变需引起重视。孕妇长期保持同一体位可能影响胎盘供氧,间接导致胎动异常。某些药物或孕妇低血糖状态也可能暂时抑制胎动。胎盘功能减退、脐带绕颈等病理因素会减少胎儿活动。 建议孕妇每天固定时间计数胎动,妊娠28周后每日早中晚各1小时,正常胎动为每小时3-5次。睡眠时采用左侧卧位有助于改善胎盘血流。避免长时间仰卧或右侧卧位,减少子宫对下腔静脉压迫。定期产检监测胎儿发育情况,通过胎心监护评估胎儿状态。如发现12小时内胎动少于10次或较平时减少一半以上,应及时就医检查。保持规律作息和均衡饮食,避免过度劳累或情绪波动影响胎儿活动。 王志新主任医师中日友好医院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