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

儿科 (共3位医生)

科室简介

我院儿科、新生儿科在保定市享有良好的声誉,床位使用率一直居高不下,入住东院住楼缓解了病床,并以先进的设施设备和温馨的环境成为保定市具有领先水平的学科。儿科大科下设普通儿科和新生儿科,大科主任为唐卉,主任医师,保定市名医。

儿科住院部位于住院大楼6层,分普儿科和新生儿科,拥有新生儿病房、普儿病房、一日病房。其中新生儿病房为净化的层流病房,设施领先,床单位为40张;普儿为46张床位;一日病房为10张输液椅。现有医护人员46人,其中主任医师2人,副主任医师3人,主治医师4人,研究生3人。副主任护师1人,主管护师4人。

新生儿科医护人员共30余人,拥有硕士研究生3人,儿科专业毕业医师3人。科主任为主任医师,中国医师协会新生儿专业委员会委员,保定市新技术学科带头人,河北省三三三人才,专业技术力量雄厚,梯队完整,设备精良。

建立了30万级层流病房,同时还设有绿色可视探视系统,4排桥梁式吊塔、NCPAP治疗仪、各种呼吸模式的呼吸机、可移动X光摄片机,可移动床旁B超、蓝光新生儿黄疸治疗仪等先进仪器设备,目前为河北省抢救设备最齐全、硬件设施最先进、管理制度最规范、诊疗水平高、治疗范围广、院内感染发生率最低到的专业新生儿科之一,是保定市医疗专业升起的一颗明星。

设施介绍:

1、桥梁式吊塔:桥梁式吊塔在新生儿的抢救工作中起到了积极作用,桥梁式吊塔一体化设计提供灵活多样性、适应性和可扩展性。在提升病人满意度和舒适度的同时为医务人员提供理想和高性能的工作环境,充分满足NICU环境中医务人员和患儿双重需要,便于新生儿各种抢救需要。

2、高智能婴儿培养箱:我院婴儿暖箱全部为全智能婴儿培养箱控制系统,在培养箱内有X射线摄片系统,采用计算机技术的箱内温度实施控制,根据设置温度与实测温度进行比例加热控制,内部空气采用环流原理进行调节,制造一个空气温湿度适宜、类似母体子宫的优良环境,从而可对婴儿进行培养和护理,运用于低体重儿、病危儿、早产儿恒温培养。新生儿体温复苏、输液、输氧、抢救、住院等。

3、绿色探视通道——可视探头: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是个极其特殊的群体,出生后需要在特殊环境下,由专业的医护人员照顾,为此家属不能像陪护普通患儿那样守在身边,可视探头很清晰直面的看到患儿在病房的情况,消除家属的紧张和担心心理(我院为我市唯一拥有此装置的医院)。

4、呼吸机:无创通气呼吸机,常频、高频通气呼吸机等各种通气模式的呼吸机,对危重新生儿进行呼吸支持及抢救。

主任、护士长介绍:儿科大科主任兼普儿科主任:唐卉,主任医师,保定市名医。1993年北京儿童医院进修儿童内分泌专业, 1983年9月——2003年4月就职于保定市儿童医院小儿内分泌及急救专业,担任保定市儿童医院急诊科主任多年,保定市小儿内分泌专业带头人。擅长诊疗:小儿内分泌(矮小症诊治),儿科急救,新生儿。

普儿科副主任:黄秋芳, 副主任医师 普儿科护士长:杨彩珍,副主任护师。

新生儿科主任:杨梅,主任医师 ,中国医师学会新生儿专业委员,河北省三三三人才,保定市新技术学科带头人。 曾在上海医学院附属儿科医院新生儿专业进修。自2004年12月开始担任新生儿科主任。擅长诊疗:新生儿疾病,如新生儿各种急救,呼吸道管理,早产儿管理等。先后完成保定市科技进步奖四项,其中作为第一主研人完成的科研项目获保定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两项。

新生儿科副主任:何心,医学硕士,副主任医师。 先后在浙江省儿童医院新生儿急救专业、北京儿童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和神经康复专业学习进修。2010年4月学习儿科内分泌遗传代谢病。

新生儿科护士长:马静,主管护师。

儿科和新生儿科门诊位于门诊楼一楼,有布局合理的双通道,满足特殊患儿的就诊需求。电话:5976797

病区位于住院楼六层,电话:5976826 5976827(儿科)5976853(新生儿科)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医院动态

更多 >

贯彻落实“九不准”我院在行动

2013年12月26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召开全国树医药行业新风、深入贯彻“九不准”电视电话会议后,我院领导班子于次日首先学习了国家、省卫计委领导讲话和“九不准”及《关于建立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不良记录的规定》。紧接着又在全院召开了贯彻落实“九不准”加强行风建设会议,党委书记、院长郭淑芹等院领导、全院中层干部参加了会议,会议由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舒民主持。 会上,舒民副书记宣读了国家卫生计生委加强医疗卫生行业行风建设“九不准”。田祥副院长宣读了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建立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不良记录的规定。赵连臣副院长传达省卫计委杨新建主任讲话。郭淑芹院长就国家、省卫计委领导讲话精神,结合医院实际情况讲了重要意见,她指出:要提高树医药行业新风和深入贯彻“九不准”重要性、必要性的认识,这是国家卫计委针对医疗卫生行业存在的不良现象和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作出的重大举措,是设底线、树标杆,下决心、动真格、出重拳整治不正之风; 要准确把握“九不准”的要求和精神实质,中层领导干部要带头严格遵守“九不准”,广大医务人员做到廉洁自律,从我做起,自觉维护“九不准”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医疗环境,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 要消除医务人员的模糊认识,明确收受“红包”、“回扣”就是违纪违法行为;要遵守党纪国法,落实好纠风治贿各项规定,各科室将这次会议精神传达到每名职工,覆盖面100%;要以曝光的典型案件开展警示教育,以白求恩、林巧稚、吴孟超等老一代德高业精的医学大家为楷模,积极引导广大医务人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爱岗敬业,严格要求自己,自觉抵制各种违规违法行为,塑造白衣天使良好形象。若有违反‘九不准’的行为,发生一起,查处一起,绝不姑息。 舒民副书记明确提出了五项要求:第一、各科室要认真传达本次会议精神,特别是“九不准”规定和郭淑芹院长讲话,要传达到每一名医务人员、管理人员。第二、按照上级要求,各科室要原文学习毛主席的着作《纪念白求恩》,要在学习中深刻理解白求恩精神现实意义。第三、继续修订完善签订行风建设责任书,强化自警自律以及制度约束。第四、监察室牵头,有关科室配合,召集供应商负责人会议,学习贯彻“九不准”和关于建立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不良记录的规定,同时签订供应商廉洁协议,亮明红线、高压线。第五、要边学习贯彻边自查自纠,一定要纠正潜规则的模糊认识,增强政治敏感性,要立改立行,争做标杆,光大自身形象和行业新风。对反面典型依法依纪严肃处理。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巨细胞病毒肺炎的症状有哪些
马晓斌
回答: 巨细胞病毒肺炎的症状主要有发热、干咳、呼吸困难、乏力、肝脾肿大等。巨细胞病毒肺炎是由巨细胞病毒感染引起的肺部炎症,常见于免疫功能低下人群。 1、发热 发热是巨细胞病毒肺炎的常见症状,体温可能超过38摄氏度,持续时间较长。发热通常伴随寒战和全身不适,使用退热药物效果可能不明显。免疫功能低下患者可能出现持续高热,需要及时就医进行抗病毒治疗。 2、干咳 干咳是巨细胞病毒肺炎的典型表现,咳嗽通常无痰或仅有少量白色粘液痰。咳嗽可能逐渐加重,尤其在夜间或平卧时更为明显。严重时可出现胸痛或胸闷感,影响正常呼吸功能。 3、呼吸困难 呼吸困难多出现在疾病进展期,表现为活动后气促或静息时呼吸费力。肺部听诊可闻及湿啰音,胸部影像学检查可见双肺弥漫性间质性改变。严重者可出现低氧血症,需要氧疗支持。 4、乏力 乏力症状较为突出,患者常感到极度疲倦和体力下降。这与病毒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和缺氧有关。乏力可能持续较长时间,即使其他症状缓解后仍可能存在。 5、肝脾肿大 部分患者可出现肝脾肿大,表现为右上腹或左上腹不适。实验室检查可见肝功能异常,如转氨酶升高。这种情况提示可能存在全身性巨细胞病毒感染,需要全面评估和治疗。 巨细胞病毒肺炎患者应注意卧床休息,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以防继发感染。饮食宜清淡易消化,适当增加优质蛋白和维生素摄入。免疫功能低下者应定期复查,遵医嘱使用抗病毒药物如更昔洛韦注射液、缬更昔洛韦片等进行预防或治疗。出现持续发热、呼吸困难加重等情况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病情。 马晓斌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呼吸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