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峰集团总医院

神经内科 (共6位医生)

科室简介
神经内一科是治疗脑部和脊髓疾病的专业科室。全科目前开放床位48张,拥有医护人员20人,其中副主任医师2人,主治医师2人,住院医师1人,神经康复师1人 ,护士15人,、硕士研究生学历3人。有高压氧舱、经颅多普勒(TCD)、电脑康复仪等设备。
  神经内科治疗范围:以治疗脑血管病为主,兼治数十种其他神经系统疾病及部分心理疾病。
  一、脑血管病:缺血性脑血管病,包括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血栓形成、脑栓塞等;出血性脑血管病,包括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原发性脑室出血等。
  二、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各种脑炎、脑膜炎等。
  三、中枢神经系统寄生虫感染:如脑囊生病。
  四、头痛及各种神经痛:如偏头痛、紧张性头痛、三叉神经痛,肋间神经痛等,带状疱疹神经痛。
  五、癫痫。
  六、各种脑病及痴呆:一氧化碳中毒迟发脑病、酒精中毒性脑病、药物中毒性脑病、血管性痴呆、阿尔茨海默病等。
  七、脊髓疾病:脊髓炎、脊髓空洞症等。
  八、肌肉疾病:重症肌无力、周期性麻痹、多发性肌炎等。
  九、神经功能性疾病:神经衰弱、癔病等。
  十、心理疾病:心理障碍、抑郁症。
  神经内科特色技术
  缺血性脑血管病:采用动脉溶栓及静脉溶栓治疗,动脉溶栓又分为:颈动脉直接注射溶栓药物及采用世界最新技术导管介入溶栓即将溶栓药物通过导管直接注射至血栓部位,使之溶解再通,达到药到病除的惊人疗效;静脉溶栓安全、经济。
  脑出血在CT导向定位下,行结颅血肿抽吸术,效果满意,原发性脑室室出血、蛛网膜下脑出血采用脑脊液置换疗法见效快,治愈率高。出血性脑血管疾病,属动脉瘤、血管畸形引起者,可行脑血管造影后导管介入治疗。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医院动态

更多 >

总医院核医学科细心服务为患者

10月17日,一位怀抱8个月幼儿的女性患者远道前来核医学科做甲状腺吸碘实验、甲状腺功能测定,按检查要求患者需要2个小时、6个小时、24小时进行测定,长时间的等待让怀抱幼儿的患者疲惫不堪,大夫们看在眼里为患者着想急在心上,刘青、张素芳、薛伟、黄火焰在紧张的工作中主动承担起照顾幼儿的责任,9点、11点——直到下午3点,她们谁有空闲谁便充当起照看幼儿的保姆轮流怀抱着幼儿,为患者解忧。大夫们为患者着想,让患者满意,待患如亲的举动给患者以家的感觉,赢得了患者的感谢。 在核医学科优质服务从来都不是一句空话,时时体现在职工们自觉的行动中。一次大夫刘建国发现一名来检查的瘦弱的没有陪护的患者不知何故在楼道里躺着一声不吭,刘大夫知道甲亢患者大多合并糖尿病,是不是患者饿晕了?为防止患者发生危险,本着为患者负责的态度他马上叫醒患者询问情况,原来病人是甲亢患者复查,由于来检查过程中现金用完,随身带的银行卡又不知何故取不出钱来,没钱买水、买饭,患者又急、又饿、又气,便索性躺倒休息。刘大夫得知患者情况后立即为他送来自己早餐的鸡蛋、水和水果及时救助患者,使得患者非常感激。当患者又一次来核医学科检查时患者首先找到刘建国大夫再次感谢,医生与患着如同老朋友一般。 作为在邯郸市最早开展核素内照射治疗甲亢、甲状腺癌、骨转移癌,恶性胸腹水、皮肤血管瘤等疾病治疗的总医院核医学科,每日来治疗的患者川流不息,在如此忙碌的工作下他们依然处处为患者着想、用心为患者服务,以实际行动体现了总医院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常常赢得患者的真心的赞誉。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刮疣治疗是怎样治疗的
王志新
回答: 刮疣治疗通常采用物理清除联合药物治疗的方式,主要包括冷冻治疗、激光治疗、电灼治疗、手术切除及外用药物等。疣是由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引起的皮肤赘生物,需根据疣体类型、大小及部位选择个体化方案。 一、冷冻治疗 冷冻治疗通过液氮低温使疣体组织坏死脱落,适用于寻常疣、跖疣等表浅疣体。治疗时可能伴随短暂疼痛,需重复进行2-3次,间隔2-3周。治疗后局部可能出现水疱或色素沉着,需保持创面干燥避免感染。冷冻治疗对周围正常组织损伤较小,但深部疣体可能需配合其他疗法。 二、激光治疗 激光治疗利用二氧化碳激光气化疣体组织,适用于甲周疣、尖锐湿疣等难治性疣。治疗精准度高且出血少,但可能遗留浅表瘢痕。术后需涂抹抗生素软膏如莫匹罗星软膏预防感染,避免接触水直至结痂脱落。激光治疗对HPV病毒有直接灭活作用,复发概率较低。 三、电灼治疗 电灼治疗通过高频电流烧灼疣体基底部,适用于带蒂疣或较大疣体。治疗时需局部麻醉,术后形成焦痂需自然脱落。可能产生暂时性色素减退,瘢痕体质者慎用。电灼可彻底清除可见疣体,但需配合干扰素凝胶等药物降低复发风险。 四、手术切除 手术切除适用于直径超过1厘米的巨型疣或疑似恶变疣体。采用梭形切口完整剥离疣体并缝合,术后病理检查确认性质。需定期换药并使用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预防感染,拆线后可能需加压包扎防止瘢痕增生。手术能一次性解决病灶,但创伤较大且可能影响局部功能。 五、外用药物 外用药物如水杨酸软膏、咪喹莫特乳膏、鬼臼毒素酊等,适用于儿童或面部细小疣体。药物通过腐蚀或免疫调节作用促使疣体脱落,需持续使用4-8周。治疗期间可能出现局部红肿,应避开正常皮肤涂抹。药物疗法痛苦小但疗程长,需配合提高免疫力减少复发。 疣治疗后需保持患处清洁干燥,避免搔抓导致病毒扩散。建议加强营养摄入,适当补充维生素A、维生素C等增强免疫功能。穿透气鞋袜防止足部疣复发,性接触传播型疣应伴侣同治。若疣体反复发作或短期内增多,需排查免疫缺陷疾病并及时复诊调整治疗方案。 王志新主任医师中日友好医院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