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大学一附属医院

消化内科 (共24位医生)

科室简介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是博士学位授权学科、临床博士后流动站、省级重点学科,技术力量雄厚,现有医生22人,其中教授(主任医师)14人、副教授(副主任医师)6人、主治医师2人;博士生导师3 人、硕士生导师13人;具有博士学位7人,硕士学位3人,在读博士3人;曾公派出国学习3人。

消化内科担负消化系疾病包括食管、胃肠、肝胆、胰腺和腹膜疾病的诊断、治疗和相关的基础和临床医学研究。

病房 现有两个病区,共计床位100张,每年收治约2500例来自全省各地和周边省份的病人,其中大部分是疑难和危重病人,临床诊疗水平达到省内领先、国内先进水平。

每周四定期举行病例讨论会,解决了大量疑难复杂病例的诊断和治疗问题,对中青年医师的培养亦有重要意义。

2000年以来长期开展自身免疫性肝病和脂肪肝的系统研究,2003年以来已进行肝活检400余例。

对消化道大出血、重症急性胰腺炎、肝功能衰竭等急危重症的救治有丰富的经验,每年抢救危重病人约150例,成功率99%。

消化内镜室 配备有各种先进的电子胃镜、胶囊内镜、电子十二指肠镜、电子结肠镜和内镜下治疗设备,图文处理系统,以及内镜清洗消毒中心。各种内镜下介入诊疗技术达到省内领先、国内先进水平。

1997年开展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内镜下奥狄氏括约肌切开取石,经内镜胆管支架置入术,经内镜鼻胆管引流术以来,已治疗良恶性胆胰疾病约2000余例,无论是治疗的病人数或是疾病的种类都处于省内领先、国内先进水平,包括CCTV-10等多家新闻媒体曾对我科的内镜下治疗进行了报道。常规开展的工作有消化道息肉摘除术,内镜下止血,内镜下食管狭窄扩张,食管腔内支架置入术,内镜下消化道异物取出术等。

内镜微探头超声检查在我省省级医院独此一家,适用于诊断粘膜下肿物,判断消化道肿瘤的分期,为?镜或手术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重要依据。

消化实验室(消化疾病研究室))是河南省高等学校临床医学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的组成部分,配备有价值数百万元的仪器设备,开展许多为消化专科病人服务的实验项目,如自身免疫性肝病全套试验(2001~,12000例次),无创性诊断幽门螺杆菌感染的14C-呼气试验(2000~, 13000例次),为此类病人解决了诊断难题,在省内处于领先地位。实验室还能进行生物化学、免疫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等临床实验研究。

胃肠动力研究室 配备有进口的上消化道测压仪和24小时上消化道pH监测仪,是我省唯一正在开展食管测压、动态胃酸监测的单位,对于长期有上消化道症状、经胃镜等各种检查不能确诊的食管和胃动力障碍性疾病及功能性疾病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消化内科的科研重点方向为消化道肿瘤的发病机制和早期诊治、良恶性胃肠道及胰腺胆道疾病的内镜介入治疗、胃酸相关性疾病、慢性肝病、重症胰腺炎等的治疗研究等。2002年以来共发表学术论文170余篇,出版专著10余部,承担省部级科研课题8项,获得省级和厅级科研成果奖6项。

担负本科生、七年制本硕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外国留学生和基层医院进修医生的教学培养任务,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专业技术人才。2位教授曾获得校级讲课比赛一等奖。目前已培养博士生20余人,硕士生100余人,其中35人继续攻读博士学位。许多毕业研究生已成为当地的学科带头人,部分担任科室负责人和省市学会负责人,个别担任国家级学会负责人(杨云生,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副主委)。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阴唇内侧皮肤长个包怎么回事
陈腊梅
回答: 阴唇内侧皮肤长包可能由毛囊炎、前庭大腺囊肿、外阴疖肿、尖锐湿疣或皮脂腺囊肿等原因引起,可通过局部清洁、药物治疗或手术引流等方式干预。建议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毛囊炎 毛囊炎多因局部卫生不良或刮毛损伤导致细菌感染,表现为红色丘疹伴压痛。日常需保持会阴清洁干燥,避免抓挠。可遵医嘱使用莫匹罗星软膏、夫西地酸乳膏或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等抗生素外涂。若形成脓头,需由医生无菌操作排脓。 2、前庭大腺囊肿 前庭大腺导管阻塞可能导致囊肿形成,初期为无痛性肿块,继发感染时红肿热痛。可能与局部创伤或慢性炎症有关。较小囊肿可通过高锰酸钾坐浴缓解,急性感染期需口服头孢克洛胶囊或阿奇霉素片,严重者需行造口术引流。 3、外阴疖肿 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毛囊深部可引发疖肿,表现为硬结伴跳痛,可能伴随发热。需避免挤压,早期可热敷促进成熟。医生可能开具鱼石脂软膏外敷,或口服罗红霉素分散片。化脓后需切开引流,配合头孢氨苄胶囊抗感染。 4、尖锐湿疣 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引起菜花样赘生物,具有传染性。需通过醋酸白试验或病理检查确诊。治疗可选择咪喹莫特乳膏局部涂抹,或采用冷冻、激光祛除疣体。反复发作者可联合干扰素凝胶增强免疫,伴侣需同步筛查。 5、皮脂腺囊肿 皮脂腺导管堵塞形成囊性肿物,内容物为豆渣样分泌物。继发感染时需口服左氧氟沙星片,未感染且影响生活者可手术切除。日常避免使用刺激性洗剂,穿着透气棉质内裤减少摩擦。 日常应注意会阴部透气清洁,选择宽松棉质内裤并每日更换。避免使用碱性沐浴露冲洗外阴,月经期勤换卫生巾。出现包块增大、破溃渗液、持续疼痛或发热时,须立即就诊妇科或皮肤科。禁止自行刺破或挤压肿块,防止感染扩散。治疗期间暂停性生活,饮食宜清淡,限制辛辣刺激食物摄入。 陈腊梅副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皮肤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