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大学一附属医院

心血管内科 (共50位医生)

科室简介

心血管内科是河南省卫生厅重点学科,是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大型专业科室,具有较强的解决心血管病各种疑难杂症及危重病抢救的综合实力。

科室主任:李凌教授。副主任:赵洛沙、邱春光、张金盈、陈魁教授。现有医生20人, 其中教授、主任医师15名(包括已退返聘著名专家7名),副教授、副主任医师3名,具有博士学位9人,硕士学位3名。 2006年批准为内科学博士授予点,现有博士研究生导师3名、硕士研究生导师9名。

心内科门诊位于门诊大楼3楼中部,设有诊断室5间,有临床经验丰富的教授坐诊,心内科门诊年就诊人数约5万~6万人次。

心内科病房位于郑州大学一附院心血管楼(6号楼),设置300张床位,现每年病房收治各种心血管病人5000~6000人。心内科拥有冠心病监护室和急重病抢救室,治疗和抢救设施一流。

心内科专用导管室两个,配备两台数字平板血管造影机、血管内超声诊断仪、主动脉内球囊反搏仪、多导电生理记录仪、射频消融仪、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等。每年完成介入性诊断治疗手术3000~4000例。心导管室管理规范、拥有一流的技术力量。

郑州大学一附院拥有设备一流的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室、动态心电图室、动态血压室、心脏电生理室、心功能室、心血管生化检查室及分子生物实验室,医疗设备总值2,000余万元,包括X线血管造影仪、彩色多普勒心脏超声仪、体外自动心脏除颤仪、主动脉内囊反搏仪、心脏电生理记录仪和刺激仪、射频消融仪、血流动力学监护仪、动态心电图仪、平板运动仪、全自动生化仪等现代化医疗和科研设备。近年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均得到迅速增长,成为医、教、研协调发展的省内规模最大的心脏中心之一。

心内科在相关疾病的诊治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其中包括冠心病的现代治疗,临床心脏电生理和心律失常诊治,高血压防治,血栓栓塞性疾病防治、充血性心力衰竭、各种类型的心肌病、先天性心脏病和板模型心脏病的诊断和治疗方面处于省内先进水平,诊断和治疗技术的发展几乎与国内外同步。

心脏病的介入诊治处于国内先进水平,被河南省卫生厅授予心脏介入治疗先进单位。目前常规开展冠心病的冠状动脉造影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包括急性心肌梗死的急诊介入治疗),各种快速性心律失常(预激综合征、房室结双径路、房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心房颤动、室性心动过速)的射频消融治疗;单腔、双腔、三腔心脏起搏器及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的安装;心脏瓣膜病球囊扩张成形术;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的伞堵治疗;严重肥厚性梗阻型心肌病室间隔化学消蚀治疗;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带膜支架植入术;高血压肾动脉狭窄的介入治疗等。现平均每年完成心脏介入性诊断与治疗3000余例,均取得了满意疗效。

对冠心病的研究,在过去的20多年中一直是心血管内科的重点研究方向。从1978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已毕业硕士生300名,在校硕士研究生100名,其中考取博士生80余名,出国研修和工作者40余人名。研究生的课题重点是“冠心病研究”,研究生和导师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这方面的研究,研究生论文公开发表100余篇,获科技成果20余项。心脏活动平板试验、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静息及运动心肌灌注显像(心血池显像)、二维多普勒超声静息及运动试验、动态心电图检查及动态血压研究和生化方面作了大量研究工作,在检测无症状心肌缺血、冬眠和顿抑心肌、抗动脉粥样硬化的实验室及临床研究、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包括溶栓、急诊介入治疗)研究、β阻滞剂和钙拮抗剂的临床应用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高血压和心力衰竭的临床和基础研究相得益彰,对肾动脉狭窄、主动脉缩窄、内分泌原因等所致的继发性高血压诊断准确率达90%以上,三腔起搏治疗心衰、ICD植入预防心脏性猝死和干细胞经冠脉内注射改善心功能已得出阶段性成果。

心内科还承担郑州大学医学院本、专科生、研究生、留学生的教学、实习、科研工作,每年为各级医院培养心血管专业进修医师60余名,对心血管病专业知识的推广和普及做出了重大贡献。

定期举办专业讲座和心血管病进展学习班,接受培训者遍布全省各医院,全面提升了科室的辐射力和影响力。积极开展人才培训,对外交流,通过“派出去,引进来”的手段密切跟踪国内外医疗技术动态。经常邀请国外研究学者来医院进行科研交流,多名科室人员派赴美国、法国、日本等进行访问研究。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