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大学一附属医院

血液科 (共19位医生)

科室简介

郑州大学一附院血液科是集临床、教学、科研为一体的专业性临床科室,是国家第一批临床药理基地和第一批硕士学位招生点,2006年被批准为博士学位点。该科是目前河南省规模最大,人员实力雄厚,医疗设备先进,诊疗技术高超,诊治病种全面的血液病专科。目前该科对血液病的诊断正确率及临床治愈率为国内先进,省内领先。

郑大一附院血液科创建于1950年代,由国外学成归来的第一代血液病专家创建了河南省第一个血液病实验室,并组建血液病专科病房,成为河南省首家血液病诊治中心。

现该科拥有一支年富力强的临床医师,包括教授、主任医师7人,副教授、副主任医师6人,主治医师2人;其中,博士7人,硕士4人。他们具有高尚的医德医风、精湛的诊疗技术以及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该科附属的郑州大学血液病研究所/血液病实验室有专职资深技术人员6名:高级职称2名,中级职称4名。

目前该科设有固定病床110张,无菌层流病房5间,有专业的血液病研究所,并拥有独立的骨髓移植病房。这些为血液病的临床诊疗提供了先进的诊疗手段及配套设备,提高了血液病的诊断精确度和临床治愈率,如世界先进的急性白血病MICM分型,使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M3型的治愈率达到了70%以上,并使80%以上的急性白血病经过化疗后达到完全缓解,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经过伊马替尼治疗4年预计有效率达到85%以上,再生障碍性贫血治疗有效率超过70%,且多数患者达到了治愈的水平。此外,在淋巴瘤、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友病等罕见和疑难血液病的诊治方面一直处于省内领先地位。

该科承担着全省疑难危重血液病的救治工作,由临床经验丰富的优秀专家坐诊,并组织每月一次全省疑难病专家会诊,解决疑难疾病的诊治问题,为我省疑难血液病的诊断和治疗作出了巨大贡献。

该科拥有的造血干细胞移植病房是我国早期开展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单位之一。应用造血干细胞移植成功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慢性细胞白血病、无丙种球蛋白血症、多发性骨髓瘤、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恶性淋巴瘤、小细胞肺癌、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并填补多项国内和省内空白,如1989年骨髓移植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至今存活;1993年省内首例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白血病获得成功;1996年全国首例同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获得成功;1998年国内首例脐血移植治疗急性白血病取得成功;2004年非血缘不全相合脐血移植治疗无丙种球蛋白血症获得成功;2005非清髓性造血干细胞移植(又称小移植)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获得成功;2006年非血缘造血干细胞移植及单倍体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白血病获得成功;2008年乙肝患者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白血病获得成功。近年来开展新技术如非清髓性造血干细胞移植、非血缘造血干细胞移植、单倍体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拓宽了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的应用范围,彻底根治了疾病,提高了治愈率,该技术目前处于国内先进水平,省内领先水平,完成的造血干细胞移植例数在省内名列前茅。

该科全体医护人员勇于创新、开拓进取,多次填补国内省内院内技术空白,积累了丰富宝贵的临床经验,使病人获得了第二次生命,赢得了病人及家属的高度信赖,并赢得了社会的好评;多次受到中央及省市多家新闻媒体的正面报道,该科先后被评为“郑州市文明示范岗”、被评为“河南创新示范岗”;并多次被评为医院先进科室。

该科附属的血液病实验室始建于1952年,1980年代成立“河南医科大学血液及输血研究所”,在血液病的实验室诊断方面处于全国先进地位。1990年以来,血液病实验室相继开展了流式细胞术白血病免疫分型、染色体技术检测血液病细胞遗传学改变、骨髓病理技术检测骨髓造血组织分布情况、人类组织相容性抗原检测为造血干细胞移植筛选合适供者、荧光定量PCR技术从分子和基因水平诊断血液病、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检测特定细胞染色体%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小孩老是注意力不集中怎么办
邵红
回答: 小孩注意力不集中可通过行为训练、环境调整、营养补充、心理疏导、药物治疗等方式改善。该现象可能由生理发育未成熟、睡眠不足、微量元素缺乏、多动症倾向、家庭教养方式不当等原因引起。 1、行为训练: 通过结构化任务培养专注力,如每天15分钟拼图或积木游戏,采用番茄钟法分段完成作业。建立明确的奖惩制度,完成目标后给予非物质奖励。避免同时布置多项任务,每次只安排单一指令。 2、环境优化: 减少电视、手机等电子设备干扰,学习区域保持简洁无杂物。使用防噪耳塞降低环境噪音,选择自然光线充足的场所。建立固定作息表,确保每天相同时段进行专注训练。 3、营养干预: 增加富含Omega-3的三文鱼、亚麻籽,补充锌含量高的牡蛎、牛肉。早餐搭配全麦面包和鸡蛋,避免高糖零食。检测血清铁蛋白水平,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补充葡萄糖酸锌口服液。 4、心理评估: 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可能表现为持续6个月以上的分心、多动,伴随学习效率低下。通过Conners量表筛查,表现为冲动行为、情绪控制困难。需与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鉴别诊断。 5、医学干预: 确诊ADHD后可考虑盐酸哌甲酯缓释片、托莫西汀等处方药。结合感觉统合训练改善前庭功能,每周3次游泳或平衡木练习。家庭治疗需配合行为契约法,避免体罚等负面管教。 保证每日1小时中高强度运动如跳绳、篮球,促进多巴胺分泌。增加亲子共读时间,选择需要持续专注的绘本故事。定期监测生长发育曲线,学龄儿童每天需保持9-11小时睡眠。持续6周无效或伴随攻击行为时,建议儿童心理科就诊评估。注意避免在餐后立即进行专注力训练,血糖波动可能影响认知功能。 邵红副主任医师马鞍山市妇幼保健院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