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阳市第二人民医院

检验科 (共1位医生)

科室简介

检验科现有专业技术人员19人,其中主管检验师6名,检验师8名,检验士5名;本科学历12名,大专学历7名;科室目前设置专业工作室7个。科室已参加卫生部室间质控、省临检中心室间质评多年,评比质量优秀,检验结果准确、快速,深受广大患者的信任。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医院动态

更多 >

秋季腹泻小常识

秋季,由轮状病毒引起的腹泻最为常见,又称为“秋季腹泻”,多发于3岁以下尤其是1岁半以内的婴幼儿,病程一般在5-7天。预防小儿秋季腹泻应注意饮食及喂养。   小儿秋季腹泻发病初期表现为流涕、咳嗽、发热、咽部疼痛等感冒症状,大便每日数次,且伴有呕吐、腹痛,容易被误诊为胃肠型感冒。该病具有明显的季节性,起病急骤,体温较高(一般为38-40℃),胃肠道症状较重,甚至每日大便次数达数十次,多为水样或蛋花样,较大幼儿大便呈喷射状,无特殊腥味及粘液脓血。大便化验正常或有少许的白血球。由于频繁腹泻与呕吐,食欲又低下,患儿容易出现不同程度的脱水现象,严重者可出现电解质紊乱,更甚者还可合并脑炎、肠出血、肠套叠或主肌炎而危及生命。由于小儿胃肠功能较弱,胃液及消化液相对较少,胃肠道的抵抗力差,很容易感染此病毒,发病后症状较重,家长应对此病有足够的重视。   喂养   以母乳喂养的婴儿继续哺乳,暂停辅食。人工喂养儿可喂以等量米汤或稀释的牛奶或其他代乳品,有米汤,粥,面条等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有严重呕吐者可暂时禁食4-6小时(不禁水)待好转后继续喂食,由少到多,由稀到稠。对疑似病毒性肠炎可暂停乳类喂养,改为豆制代乳品,或发酵奶,或去乳糖配方奶粉以减轻腹泻,缩短病程。腹泻停止后逐渐恢复营养丰富的饮食,并每日加餐一次,共2周。   家庭护理   家长应该观察大便是不成形的稀便,还是特别稀(像水一样)?有没有血,有没有脓?一天腹泻几次?有无发热?还要留意孩子有没有烦躁、精神萎靡、嘴唇干裂但不怎么喝水的情况。如果腹泻次数每日少于5次,没有上述情况,孩子可能是非感染性轻度腹泻,家长可给予下列治疗。   1.饮食调整:除非有严重的呕吐,孩子腹泻的时候仍然可以吃东西,但是要避免有可能加重腹泻的食物,例如含脂肪的和高纤维素的食物,也不要吃苹果和梨子等富含果糖的水果。   2.预防和纠正脱水:多喝水和米汤预防脱水。口服补液盐既能补充丢失的水分和和盐,还能减轻腹泻,一般一天每公斤体重补充50~80毫升,一个1岁左右的孩子大约补500毫升。   3.肠粘膜保护剂:蒙脱石散能保护胃肠粘膜,吸附病毒体和毒素,是腹泻的最常用药。   4.肠道微生态疗法:补充肠道益生菌,有助于恢复肠道正常菌群,抑制病原菌破坏肠道。常用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粪链球菌、需氧芽胞杆菌、蜡样芽胞杆菌等,非处方药有金双歧、培菲康、妈咪爱等。如果24小时后腹泻不缓解或出现上述情况,就要到医院就诊。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孕早期羊水少怎么办
冷启刚
回答: 孕早期羊水少可通过增加饮水量、静脉补液、监测胎动、调整饮食结构、遵医嘱使用药物等方式改善。孕早期羊水少通常由母体脱水、胎盘功能异常、胎儿泌尿系统发育问题、妊娠期高血压、染色体异常等原因引起。 1、增加饮水量 每日饮水2000-3000毫升有助于增加母体血容量,间接促进羊水生成。可选择温开水、淡豆浆或椰子水,分次少量饮用避免加重肾脏负担。孕妇需避免饮用含咖啡因或高糖饮料,这类液体可能加剧脱水。 2、静脉补液 对于严重脱水或饮水补充效果不佳者,医生可能建议静脉输注生理盐水或乳酸林格液。补液治疗需在医院进行,同时监测尿量和电解质水平。静脉补液能快速改善母体循环血量,促进胎盘灌注。 3、监测胎动 每日固定时间记录胎动次数,正常情况每小时胎动3-5次。若12小时内胎动少于10次或胎动模式突然改变,需立即就医。胎动减少可能是胎儿缺氧的早期表现,与羊水过少导致的子宫内空间受限有关。 4、调整饮食结构 增加富含水分及优质蛋白的食物,如冬瓜汤、鲫鱼汤、牛奶等,每日蛋白质摄入量需达到70-100克。同时补充维生素C含量高的水果如橙子、猕猴桃,有助于维持胎盘血管完整性。需控制盐分摄入避免水肿加重。 5、药物治疗 对于胎盘功能不全者,医生可能开具低分子肝素注射液改善胎盘血流。合并妊娠期高血压可使用拉贝洛尔片控制血压。禁止自行服用利尿剂,这类药物可能进一步减少羊水量。所有药物使用需严格遵循产科医生指导。 孕早期发现羊水少需每周进行超声监测,重点观察羊水指数变化及胎儿生长发育情况。建议保持左侧卧位休息以改善子宫胎盘血流,避免长时间站立或剧烈运动。日常可食用含天然胶质的银耳羹、皂角米粥等食物,但需注意观察血糖变化。若出现阴道流液、腹痛或胎动异常,须立即前往医院急诊处理。定期产检时需主动向医生反馈饮水量、排尿频率等细节,便于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冷启刚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妇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