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内科 (共8位医生)

科室简介

科室简介

科室是医院重点临床科室之一,定编床位35张,分干部病房、普通病房和监护病房。主要设有心血管、呼吸、血液、消化疾病等专业。现有医生7名,主任医师2名,硕士生导师2名,副主任医师2名,主治医师2名,住院医师1名。其中4名医师具有硕士学位,4名医师已在上海、北京经过1~2次专业技术培训,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熟练的操作技能。

1997年开展心血管病介入诊疗工作,是新乡市开展这项技术最早的医院,技术力量雄厚。我院已取得卫生部首批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准入资格,有3名医师具有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资格证书。具有省内一流的心导管室,配备了大型(1000mA)C型臂数字减影X光机、多道心脏电生理仪、射频消融仪、主动脉内气囊泵等先进的医疗设备。具有良好的环境、医疗条件和先进的医疗技术。到目前为止,已开展冠状动脉造影及冠状动脉支架置入等心脏介入手术2000余例,并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冠状动脉造影术,冠状动脉狭窄扩张术,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二尖瓣球囊成形术,射频消融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先天性心脏病、血液病、呼吸病等。同时开展椎间盘介入治疗。

收治范围

主要收治内科各系统常见病、多发病和急危重症以及各种慢性疾病患者。另外,还收治颈、腰椎间盘介入、心脏介入、周围血管介入患者等。

服务对象

1.心血管、呼吸、血液、消化内科常见病、多发病和急危重症以及各种慢性疾病患者。

2.各种慢性疾病须支持治疗患者。

3.心血管疾病介入治疗患者。

4.颈、腰椎间盘介入治疗患者。

5.周围血管介入治疗患者。

诊疗手段

1.内科各系统常见病、多发病和急危重病人的抢救及治疗。

2.各种慢性疾病的支持治疗技术。

3.心脏介入治疗:冠状动脉造影、经皮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经皮二尖瓣球囊成形术、永久心脏起搏器安装、射频消融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先天性心脏病的介入治疗。

4.周围血管介入治疗:肾动脉狭窄的球囊扩张及支架置入术、布卡氏综合征的球囊扩张及支架置入术、各种原因引起的周围动脉狭窄的扩张及支架置入术、下肢深静脉血栓滤器置入及溶栓术。

5.颈、腰椎间盘介入术。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医院动态

更多 >

我院举办2014年消防实战演练

为增强职工消防意识,在遇到突发火灾情况时能够及时参与初期补救并有序组织人员疏散撤离,保障自身和患者的生命安全减少财产损失。结合医院“三甲”复审的要求,8月22日下午,医院举办2014年消防实战演练,演练在2号楼三层精神二科和楼前绿地进行。全院各临床医技科室主任、护士长,2014年新进员工及部分患者家属等二百余人参与本次演练。新乡市消防支队牧野大队派出一台消防水罐车和一台抢险救援车参与演练。 首先在消防官兵的演示和讲解下职工参观了消防救援特种装备,了解了各类救援器材的功能和作用,增强了对各类救援特种装备的了解。15时30分,随着橘黄色烟雾的升腾,指挥员一声令下,消防疏散救援演练开始,位于2号楼三层的一病室内突发火灾,该病区迅速启动应急处置预案,组织扑救和疏散并向保卫科和119报警求救。保卫科消防监控室接报后两名消防员迅速着战斗服携带消防器材前往现场扑救,门岗、保安队、警务室驻院民警也快速携带灭火器进入火灾现场展开救援。火灾现场,“烟雾升腾,火光冲天”按照演练预案患者在医护人员的引导下,用湿毛巾捂住鼻口,低恣快速从安全出口按照既定的疏散路线向安全地带撤离。随后赶到的119消防车抵达,消防队员一组铺设水带进行灭火,一组佩戴空气呼吸器携带救援器材进入“火场”救人。被“大火”围困的患者也被消防官兵用成功解救,急诊科医护人员对现场受伤患者进行现场救护。不久“大火”扑灭,火灾现场所有人员全部疏散到安全地带,被困人员成功脱险。整个过程紧张有序,疏散救援演练用顺利结束。随后,演练现场还进行了模拟停车场因天气高温炎热车辆自燃的扑救演练。最后,由专职消防员详细讲授常用灭火器材的使用方法后,新职工分组使用灭火器对点燃的着火点进行灭火操作的实际练习。 演练结束后,保卫科对本次演练进行了点评,通过本次演练切实增强了职工的消防安全意识,锻炼了职工危机发生时的自救互救能力,检验了医院应急疏散预案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为医院的平安和谐提供了保障。(朱明文)  、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抑郁症的最佳治疗法是什么啊
杨乐金
回答: 抑郁症的最佳治疗法主要有心理治疗、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生活方式调整和社会支持干预。 1、心理治疗 认知行为疗法是抑郁症心理治疗的核心方法,通过帮助患者识别和改变负面思维模式来缓解症状。人际治疗则侧重于改善患者的人际关系问题。心理动力学治疗适合探索潜意识冲突对情绪的影响。团体治疗能提供同伴支持,家庭治疗可改善家庭互动模式。这些方法通常需要专业心理医生指导,每周进行1-2次,持续数月可见效。 2、药物治疗 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如盐酸氟西汀胶囊、盐酸舍曲林片是常用抗抑郁药。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如盐酸文拉法辛缓释胶囊适用于伴有躯体症状的患者。米氮平片对改善睡眠和食欲有帮助。药物治疗需在精神科医生指导下进行,通常2-4周起效,需要持续用药6-12个月。用药期间要定期复诊评估疗效和副作用。 3、物理治疗 重复经颅磁刺激通过磁场刺激大脑特定区域改善抑郁症状。改良电休克治疗适用于严重抑郁或有自杀倾向的患者。光照疗法对季节性抑郁效果显著。这些物理治疗方法需要在专业医疗机构进行,由医生评估后决定治疗频率和疗程。物理治疗常作为药物和心理治疗的辅助手段。 4、生活方式调整 规律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能促进内啡肽分泌。保持7-8小时优质睡眠有助于情绪稳定。地中海饮食模式可提供大脑所需营养。减少酒精和咖啡因摄入能避免情绪波动。建立规律的日常作息对维持情绪平衡很重要。这些生活方式的改变需要长期坚持才能显现效果。 5、社会支持干预 参加抑郁症患者互助小组可以获得情感支持。家人朋友的理解陪伴能减轻孤独感。职业康复训练帮助恢复社会功能。社区精神卫生服务提供持续关怀。社会支持的强化需要患者主动参与和周围环境的配合。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能显著降低复发风险。 抑郁症的治疗需要根据个体情况制定综合方案。轻度抑郁可先尝试心理治疗和生活方式调整,中重度抑郁通常需要药物配合心理治疗。治疗期间要保持耐心,症状改善需要时间。定期复诊很重要,医生会根据疗效调整方案。建立健康的生活习惯和社交网络有助于预防复发。如果出现自杀念头或症状加重,应立即寻求专业帮助。家属要给予充分理解和支持,避免施加压力。通过规范治疗,大多数抑郁症患者都能获得明显改善。 杨乐金副主任医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心理科
复旦版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