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肿瘤科 (共14位医生)

科室简介

肿瘤科现两个病房,共有床位140张,放疗仪器3台。主要承担各类实体肿瘤术前及术后的辅助治疗,包括化疗、放疗、生物及分子靶向治疗。肿瘤科具有规范的诊疗常规,治疗方案与国际接轨,在实体肿瘤的治疗上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放射治疗室现有放射治疗机器三台,西门子Primus-M型直线加速器、西门子Oncor-H型直线加速器。经手术、放化疗系统治疗,乳腺癌,结肠癌,淋巴瘤等肿瘤5年生存率60%以上,肺癌等高死亡率肿瘤的生存期明显延长,肿瘤患者生存治疗明显提高。2002年肿瘤科在省内率先开展了三维适型放射治疗技术,2004又在省内率先开展了调强放射治疗技术,该技术已达省内领先水平。

第一肿瘤科病房位于沈阳市铁西区滑翔路中国医大盛京医院滑翔院区,是集放疗,化疗及生物(靶向)治疗为一体的综合性肿瘤治疗中心。科室现拥有床位数155张,放射治疗室配有1台美国 VARIAN 公司和2台德国SIMENS公司最新型直线加速器(PRIMUS&ONCOR,GERMAN),美国XIO CMS 治疗计划系统,以及荷兰Nucletron公司后装治疗机一台。拥有强大的专业医疗队伍,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5人,讲师8人,医师10余人,获得多项国家自然基金及省级课题资助,每年发表国内外论文数十篇。

肿瘤科坚持专业,正规化治疗原则,分为头颈部肿瘤组,胸部肿瘤组,乳腺肿瘤组,胃肠道肿瘤组等专业治疗组,采用的肿瘤综合治疗方案,紧跟美国NCCN和ASCO学会最新肿瘤治疗指南,结合我国cNCCN和各学科最新诊疗指南,以此针对患者的病情及自身特点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遵照循证医学原则,综合治疗和个体化治疗相结合,最大限度提高了肿瘤患者的缓解率和治愈率。放疗方面,在东北首家开展了国际上最先进的调强放射治疗技术,拥有最先进的螺旋CT-MRI图像融合系统、PET-CT定位和M-vision图像引导系统、极大提高了肿瘤组织的照射剂量,降低了周围脏器的照射剂量,最大限度地保护了周围重要脏器和组织,填补了多项省内空白。

我们在综合性治疗的同时,注重对肿瘤患者的人文化服务,定期进行常见肿瘤防治,放化疗副反应处理,肿瘤患者心理辅导等讲座及咨询服务,建立定期随访制度,提高患者的自信心,改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第二肿瘤科是省内第一家集肿瘤放疗、化疗等为一体的综合治疗科室,是中国抗癌协会临床药理基地,是全国肿瘤化疗专科护理及PICC的应用培训基地,是中国医科大学肿瘤专业博士、硕士授予点,承担多项国家级和省级科研课题,每年在国际和国内刊物上发表论文十余篇,全科医生均为硕士以上学历。目前共有住院床位155张,年收治病人4000余人,科室以肿瘤放疗和内科化疗为主,紧跟国际学术方向及成果,提倡规范放疗和化疗,对胸部(乳腺、肺、食道等)和头颈部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方面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肿瘤科内配备了美国Varian CD2100、德国西门子Primus-M和Oncor-H型三台医用直线加速器,以及核通后装治疗机一台;在Mvison系统影像引导下、配合美国XIO CMS 治疗计划系统进行精确的放射治疗,极大地提高了肿瘤组织的照射剂量,最大限度地保护了周围重要脏器和组织,目前是辽宁省肿瘤放射治疗领域中唯一一家全部以进口设备配套齐全、进行影像引导放疗的肿瘤科。并在国内率先开展了全身三维适形放疗和立体定向放疗(X刀),以及目前世界上先进的放疗技术----适形调强放射治疗。

在肿瘤内科治疗上,我科具有一整套规范的恶性肿瘤治疗常规,紧跟《中国肿瘤治疗指南》(NCCN)对各种恶性肿瘤的治疗,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技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开展规范化的恶性肿瘤化疗,包括全身化疗,腔内化疗,辅助化疗,能有效防治毒副反应发生,减轻病痛。对于国际上新问世的抗癌新药如泰索帝、健择、草酸铂、拓扑替康、诺维本、希罗达、分子靶向药物等,在临床上可熟练使用。

我们的服务承诺是:“爱”――用爱心来关怀;

“细”――有细致的医疗,有的细心护理;

“优”――创优化的管理、优良的人才,创优美的环境。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医院动态

更多 >

我院举办首届盛京恶性淋巴瘤、 多发性骨髓瘤诊治进展论坛

8月16日,由我院第二血液内科病房举办的首届“盛京恶性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诊治进展论坛”在我院本溪基地召开。我院纪委书记李成教授参加会议开幕式并致辞。来自东北三省及内蒙古的血液、肿瘤等相关领域的200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我院第二血液内科病房主任杨威教授担任大会主席并主持会议。 本次会议特邀中国抗癌协会临床肿瘤学协作专业委员会(CSCO)基金会副主任、中国淋巴瘤联盟候任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淋巴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朱军教授,中国老年肿瘤学会淋巴血液专委会主任委员张伟京教授,中国放射医学与防护学会常委、辐射血液学组组长克晓燕教授,中国抗癌协会恶性淋巴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医学考试中心病理专家高子芬教授,国际骨髓瘤工作组亚太委员会理事陈文明教授、路瑾教授等多名专家学者,围绕恶性淋巴瘤及多发性骨髓瘤从基础到临床的热点及难点问题作了专题讲座。我院第二血液内科病房主任杨威教授作了关于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美国NCCN诊疗指南与欧洲ESMO诊疗指南之差异的演讲。我院第一血液内科病房主任刘卓刚教授、血液研究室主任张继红教授应邀参会。 会议的圆满召开和组织协调工作得到了与会人员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为东北三省及内蒙古地区相关领域的医生开拓了临床视野,提供了良好的交流平台,同时也扩大了我院血液内科的学术影响力。 第二血液内科病房 / 孙颖 杨威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新生儿拉屎费劲脸通红怎么回事
陈腊梅
回答: 新生儿排便费力且面部发红可能由生理性因素或病理性因素引起,常见原因有肠道功能未成熟、喂养不当、乳糖不耐受、先天性巨结肠、肛周感染等。可通过调整喂养方式、腹部按摩、补充益生菌、就医检查等方式干预。 1、肠道功能未成熟 新生儿胃肠蠕动能力较弱,排便时需增加腹压导致面部充血。表现为排便间隔长但粪便质地柔软,无哭闹或发热。建议家长进行顺时针腹部按摩,每日2-3次,每次5分钟,或做蹬自行车式被动运动促进肠蠕动。母乳喂养者母亲应避免进食辛辣刺激食物。 2、喂养不当 配方奶冲泡过浓或喂养过量可能造成消化负担。特征为排便时伴随奶瓣,肛门周围轻微发红。需按标准比例调配奶粉,两次喂养间隔2-3小时,喂奶后竖抱拍嗝15分钟。可尝试更换部分水解蛋白配方奶粉,必要时使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调节肠道菌群。 3、乳糖不耐受 因缺乏乳糖酶导致肠道产气增多,排便时伴随腹胀、肠鸣音亢进。大便呈泡沫状带酸臭味。家长可选用无乳糖配方奶粉过渡,或遵医嘱口服乳糖酶滴剂。哺乳期母亲应减少乳制品摄入,同时注意补充钙质。 4、先天性巨结肠 肠道神经节细胞缺失导致顽固性便秘,出生后24-48小时未排胎便,腹胀如鼓需警惕。需通过钡灌肠造影确诊,轻症可用开塞露辅助排便,重症需接受经肛门巨结肠根治术。术后需定期扩肛,配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维持肠道功能。 5、肛周感染 肛门裂伤或尿布疹继发感染时,排便疼痛引发抗拒反应。可见肛周红肿、糜烂或脓性分泌物。需用生理盐水清洗后涂抹莫匹罗星软膏,严重者需口服头孢克洛干混悬剂。每次便后用温水冲洗臀部,晾干后涂抹氧化锌软膏隔离刺激。 家长应记录每日排便次数、性状及伴随症状,母乳喂养者保持饮食清淡,避免过度包裹婴儿导致体温升高。若出现48小时未排便、呕吐胆汁样物、血便或体重不增等情况,需立即就诊小儿外科或新生儿科。日常可做排气操缓解腹胀,喂养后保持30度斜坡卧位,选择透气性好的纸尿裤并及时更换。 陈腊梅副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皮肤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