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市第一人民医院

内科 (共17位医生)

科室简介

沈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内科系统,是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为一体的较大综合性科室,其中

包括:心内、内分泌、消化肾内、呼吸等科室组成,是我院的重点科系之一,除治疗各种内科系统疾

病外,还承担了多项国内、国际科研课题项目。

心内科简介:

心内科主要治疗高血压及高血压性心脏病、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心力衰竭、

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先天性心脏病、心肌炎、心肌病、高血脂及相关外周血管疾病,肺动脉栓塞,胸

闷、心悸、胸痛的鉴别诊断等。而且在顽固性心衰、心源性休克、急性大面积心肌梗死、快速心律失

常,缓慢心律失常、致命性心律失常、心肌病、恶性高血压、高血压脑病、高血压危象等疑难病症的

诊断和抢救治疗等。

自2002年开展了心脏介入治疗技术,使心血管疾病治疗向更专业化的方向发展,如冠心病的介入

治疗,提高了病房的整体治疗水平。开展的包括冠状动脉造影、冠状动脉球囊扩张术、冠状动脉内支

架植入术、临时心内膜起搏治疗、永久心脏起搏器(VVI、VDD、AAI、DDD、DDDR)的植入术,对

冠状动脉开口病变、分叉病变、左主干病变行支架植入术减少了心绞痛的发作、改善心功能及预后;

对严重窦性心动过缓、严重房室传导阻滞及血管迷走反射引起晕厥的病人安装永久起搏器,行生理性

起搏,改善了病人的生活质量及心功能。主动脉球囊反搏术(IABP),为各种疑难、复杂病人提供更新、

更有效的治疗措施。

科室医生已基本达到硕士化,共有医师18人,主任医师5人、副主任医师3 人,博士2人。总床位数

达136张,包括监护床位18张。设备有:除颤仪3台(一台带体表起搏)、监护仪18台、中心监护1台、有

创监护、呼吸机、动态心电图、心电图活动平板检查、动态血压检查、IABP、心彩超、大C型臂、带工

作站的生理多导仪、输液泵等。

随着临床、科研、教学综合水平的提高,病房的护理工作同时取得了很大进步。循环系统常见病、

心脏疑难重症的护理,以及近年来迅速增加的介入手术患者的护理,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能及时准

确地发现病情变化,默契地配合医生救治患者,最大程度地挽救了患者的生命。整个团队锐意进取,

与时俱进,以病人为中心,以其严谨的工作作风,热情的工作态度,得到一致赞誉。

内分泌科

内分泌科现有医护人员20名,医生9名,护士11名。主任医师1名,副主任医师2名,主治医师5名,

住院医师1名。其中医学硕士4名。占44% ;主管护师3名、护师3名、护士6名,病房拥有床位44张。

具有完备的专业技术梯队。该科设专科门诊和糖尿病教育中心。

该科室以糖尿病为主的特色专科,自2003年以来,开展了“糖尿病知识讲座”,坚持定期开展糖

尿病知识教育活动。受到患者一致好评。科室已常规开展胰岛功能、糖尿病相关抗体、甲功及抗体、

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蛋白、肌电图等检测。科内拥有动态葡萄糖实时监测系统;双下肢多普勒监测

及数字震动感觉阈值测量仪;迈能红光疼痛治疗仪;睡眠呼吸暂停监测仪;胰岛素泵等。保证了内分

泌代谢疾病尤其是糖尿病、甲状腺疾病的诊断治疗水平。在诊断、治疗、护理等方面形成具有自己特

色的工作规程。2009年完成的《糖尿病足中西医结合治疗》项目,曾被沈阳市科学技术局评为沈阳市

技术创新成果表扬奖。

该科开展的动态血糖实时监测技术,能确切掌握患者全天的血糖变化情况,制定更加准确、合理

科学的血糖调整治疗方案,避免了传统监测方法难以发现的血糖波动及检查上的“盲区”,帮助制定

个体化的治疗方案、评估其疗效和安全性,缩短患者住院天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消化肾内科

消化肾内科现有医护人员29人。其中主任医师3名

副主任医师1名,主治医师4名,年门诊人次达 10000人次以上

病房月平均入院人数100人左右。消化专业常年开展食管

肝胆

胰腺疾病的治疗

尤其擅长诊断及治疗胰腺炎

肝硬化,消化系肿瘤

功能性胃肠病等消化系统疾病

消化内科开始设有门诊,消化病区

消化内镜中心等3个部分

内镜中心常年开展常规胃肠镜检查及胃肠道息肉电切

止血。

肾内专业是以血液净化疗法(腹膜透析和血液透析)治疗急慢性肾功衰竭及各种肾脏病。肾内科

由门诊、病房,血透室三部分组成,主要诊治急慢性肾小球肾炎,急慢性肾盂肾炎,原发性和继发性

肾病综合征,糖尿病肾病,各种原因引起的急慢性肾功衰竭等疾病,另外,对各种急性中毒,急慢性

肾衰。

消化肾内病区现有床位44张

其中重症监护病房6张

病房配有中央空调

中心供氧

完善的监护系统成果和及时呼叫对讲系统主要

内镜诊治中心拥有电子胃镜

电子肠镜

等设备及内镜治疗应用设备

目前血液透系析室拥有床位24张,常年开展血液透析,血液灌流,为各种急慢性肾功能衰竭,药

物中毒等为危重患提供抢救及治疗。

科室人员积极进行技术交流,很多人都走出去,到北京、上海、南昌等地学习,并引进了多项新

技术,广泛应用到临床,获得了很大效益,科室人员多次参加国内及国际级消化病学术会议等,通过

不断深入的学习与交流,进一步拓宽临床医生的诊疗思维,先后发表过数十篇国家级及省市级论文,

在临床工作中,对消化及肾内科的常见病,多发病以及疑难重症的诊治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已形成

了一套系统的诊疗常规,多年来救治了大量危重疑难患者以精湛技术和良好的医德赢得了病人的好评。

呼吸科

呼吸科现有医护人员20多名,其中主任医师2名,副主任医师1名,主治医师4名,医师2名,医

学硕士3名,主管护师3名,34张床位。科室拥有先进的医疗设备,肺功能测量仪,创呼吸机和无创呼

吸机血气分析仪、多功能监护仪,便携式氧饱和度监测仪等。肺功能仪可以进行肺通气功能检查支气

管舒张试验能准确检测各种胸肺疾病患者的肺功能变化,使呼吸疾病的诊断水平迈向新的台阶,显著

提高慢性顽固性咳嗽的诊断水平而且还是评价手术患者术中危险性及术后并发症的可靠指标,还可指

导围手术期的治疗。呼吸科重视临床水平的发展与提高针对常见病危重病和疑难病呼吸科建立了一整

套科学规范的诊治常规,对支气管哮喘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进行规范管理和治疗,减少

急性发作降低医疗费用我们对重症支气管哮喘呼吸衰竭支气管扩张大咯血的抢救,肺部感染肺癌弥漫

性肺间质性病变,胸膜腔疾病以及慢性咳嗽的诊断与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随着肺栓塞和深静

脉栓塞的逐年增加,呼吸科积极开展肺栓塞的筛查诊断并及时进行溶栓和抗凝治疗,取得显著治疗效

果。呼吸科常规开展有创、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呼吸衰竭、ARDS(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在呼吸

危重病人的监护、抢救治疗等方面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和高超的诊疗水平。我们重视医学科研,近年

来,发表国家级以上科技论文十余篇,获得沈阳市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呼吸科每年接收本地区进修医

生多名,为基层医院培养呼吸专业医生,推动本地区呼吸疾病诊治水平的提高,呼吸科已形成了自己

的技术优势和专业特色,以良好的信誉和精湛的医术,不断扩大影响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

旨,为广大市民提供全面优质的医疗服务,在新的医疗改革浪潮中,勇于探索锐意创新再创呼吸科新

优势。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血糖高吃什么水果好啊
刘福强
回答: 血糖高患者可以适量吃草莓、樱桃、柚子、苹果、梨等低升糖指数水果,也可遵医嘱使用阿卡波糖片、格列美脲片、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瑞格列奈片、达格列净片等药物控制血糖。建议监测血糖变化,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 一、食物 1、草莓 草莓升糖指数较低且富含维生素C和膳食纤维,有助于延缓糖分吸收。每日建议摄入量控制在100-150克,避免与高糖食物同食。草莓中的花青素还具有抗氧化作用,对改善胰岛素敏感性有一定帮助。 2、樱桃 樱桃含糖量约8-10%,属于低糖水果,其天然果胶可调节胃肠对糖分的吸收速度。选择新鲜樱桃每日食用10-15颗为宜,避免选择糖渍或罐头制品。樱桃中的槲皮素成分还能辅助减轻炎症反应。 3、柚子 柚子升糖指数为25属于低升糖水果,富含铬元素可增强胰岛素活性。建议每次食用2-3瓣,避免与降糖药物同服以防相互作用。柚子中的柚皮苷能帮助改善脂代谢异常,适合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 4、苹果 苹果宜带皮食用以保留果胶成分,每日半个中等大小苹果即可。苹果皮中的多酚类物质能抑制碳水化合物分解酶活性,减缓血糖上升速度。建议选择脆苹果而非面苹果,因其膳食纤维含量更高。 5、梨 梨的血糖负荷较低,含有山梨糖醇不会急剧升高血糖。每次食用1/4个为宜,最好在两餐之间进食。梨中的硼元素有助于维持血糖稳定,但腹泻患者应减少摄入量。 二、药物 1、阿卡波糖片 适用于餐后血糖升高为主的2型糖尿病患者,通过抑制α-糖苷酶延缓碳水化合物分解。常见不良反应为胃肠胀气,需配合饮食控制使用。不可用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急性并发症。 2、格列美脲片 磺酰脲类促胰岛素分泌剂,适用于尚存部分胰岛功能的患者。可能引起低血糖反应,服药期间需规律监测血糖。肝肾功能不全者需调整剂量,老年患者应从小剂量开始。 3、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 2型糖尿病一线用药,通过抑制肝糖输出改善胰岛素抵抗。常见副作用为胃肠反应,建议餐中服用。严重肾功能不全或造影检查前需暂停使用,长期服用可能影响维生素B12吸收。 4、瑞格列奈片 非磺酰脲类促泌剂,起效快适合餐时血糖调控。需在餐前15分钟服用,漏餐时应停用当次剂量。与CYP3A4抑制剂联用可能增强降糖效果,需警惕低血糖发生。 5、达格列净片 SGLT-2抑制剂通过促进尿糖排泄降血糖,兼具减重降压作用。用药期间需注意饮水充足预防尿路感染,定期监测酮体水平。不推荐用于1型糖尿病或频繁发生酮症的患者。 血糖高患者选择水果时需关注升糖指数与摄入量,建议将水果作为加餐分次食用,避免榨汁破坏膳食纤维。同时配合血糖监测记录不同水果对个体的影响,合并用药者需注意水果与药物的相互作用时间。日常保持规律运动习惯,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等有助于提高胰岛素敏感性。烹饪方式建议选择清蒸、生食,避免糖渍、蜜饯等加工方式。若出现持续高血糖或波动较大,应及时到内分泌科就诊调整治疗方案。 刘福强副主任医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内分泌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