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市第一人民医院

神经内二科成功救治白色念珠菌性脑膜炎患者

时间:2014-02-24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神经内二科成功救治白色念珠菌性脑膜炎患者

  近年来,脑炎、脑膜炎的发病率及死亡率都有增高趋势,沈阳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二科于2000-2013年期间,先后收治过化脓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病毒性脑炎,森林脑炎以及真菌性脑膜炎数位患者,在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中取得丰富经验。近日,该科又成功救治一起白色念珠菌性脑膜炎病例。

  患者陈xx,女,57岁,因“头晕头痛伴行走略不稳3天”于2013-06-30来我院急诊就诊,诊断为“缺血性脑血管病”收入院。患者既往有2型糖尿病、肾病综合征病史,长期服用激素治疗,出现发热、头痛、精神症状,并伴有急躁情绪。

  主治医师马小琦、责任主治医任莉、隋轶、科主任李莉及科室所有医生对患者病例展开讨论,并积极查阅国内外文献,走访省内著名专家,经准确判断,及时诊断,精确治疗,最终成功挽救了该患者的生命。

  据文献报道,颅内真菌感染多发生在30-50岁,常继发于肺部或消化系统的原发病灶。病人易患因素包括血管内留置导管、入住ICU、应用胃肠外营养、长期大量应用广谱抗生素、长疗程激素治疗、肿瘤化疗、器官移植、AIDS和嗜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等。念珠血症的病死率高达40-80%。念珠性脑膜炎较为少见,目前国内报道总数不到100例。颅内真菌的感染起病常隐袭,表现为慢性或亚急性过程,患者临床表现并无特异性,起病多表现为发热、头痛、颅内压增高、颅神经损害等神经系统感染常见症状,但颅内压增高随病情进展突出。从发病到出现明显的临床表现需四周以上,但亦有部分患者急性起病,尤其在严重免疫力低下时。中枢神经系统真菌感染早期诊断困难,诊断的标准仍是脑组织或脑脊液中找到真菌,但脑脊液培养只有1/3-1/2患者阳性。真菌性脑膜炎细胞数轻至中度增多,一般为20-500x106/L,分类以多核细胞为主,糖明显降低,蛋白显著增高。少数患者由于长期应用大剂量激素或AIDS等严重免疫缺陷患者,细胞数仍在正常范围。早期影像学检查一般无明显改变,随病情进展可出现相应改变。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血糖高吃什么水果好啊
刘福强
回答: 血糖高患者可以适量吃草莓、樱桃、柚子、苹果、梨等低升糖指数水果,也可遵医嘱使用阿卡波糖片、格列美脲片、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瑞格列奈片、达格列净片等药物控制血糖。建议监测血糖变化,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 一、食物 1、草莓 草莓升糖指数较低且富含维生素C和膳食纤维,有助于延缓糖分吸收。每日建议摄入量控制在100-150克,避免与高糖食物同食。草莓中的花青素还具有抗氧化作用,对改善胰岛素敏感性有一定帮助。 2、樱桃 樱桃含糖量约8-10%,属于低糖水果,其天然果胶可调节胃肠对糖分的吸收速度。选择新鲜樱桃每日食用10-15颗为宜,避免选择糖渍或罐头制品。樱桃中的槲皮素成分还能辅助减轻炎症反应。 3、柚子 柚子升糖指数为25属于低升糖水果,富含铬元素可增强胰岛素活性。建议每次食用2-3瓣,避免与降糖药物同服以防相互作用。柚子中的柚皮苷能帮助改善脂代谢异常,适合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 4、苹果 苹果宜带皮食用以保留果胶成分,每日半个中等大小苹果即可。苹果皮中的多酚类物质能抑制碳水化合物分解酶活性,减缓血糖上升速度。建议选择脆苹果而非面苹果,因其膳食纤维含量更高。 5、梨 梨的血糖负荷较低,含有山梨糖醇不会急剧升高血糖。每次食用1/4个为宜,最好在两餐之间进食。梨中的硼元素有助于维持血糖稳定,但腹泻患者应减少摄入量。 二、药物 1、阿卡波糖片 适用于餐后血糖升高为主的2型糖尿病患者,通过抑制α-糖苷酶延缓碳水化合物分解。常见不良反应为胃肠胀气,需配合饮食控制使用。不可用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急性并发症。 2、格列美脲片 磺酰脲类促胰岛素分泌剂,适用于尚存部分胰岛功能的患者。可能引起低血糖反应,服药期间需规律监测血糖。肝肾功能不全者需调整剂量,老年患者应从小剂量开始。 3、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 2型糖尿病一线用药,通过抑制肝糖输出改善胰岛素抵抗。常见副作用为胃肠反应,建议餐中服用。严重肾功能不全或造影检查前需暂停使用,长期服用可能影响维生素B12吸收。 4、瑞格列奈片 非磺酰脲类促泌剂,起效快适合餐时血糖调控。需在餐前15分钟服用,漏餐时应停用当次剂量。与CYP3A4抑制剂联用可能增强降糖效果,需警惕低血糖发生。 5、达格列净片 SGLT-2抑制剂通过促进尿糖排泄降血糖,兼具减重降压作用。用药期间需注意饮水充足预防尿路感染,定期监测酮体水平。不推荐用于1型糖尿病或频繁发生酮症的患者。 血糖高患者选择水果时需关注升糖指数与摄入量,建议将水果作为加餐分次食用,避免榨汁破坏膳食纤维。同时配合血糖监测记录不同水果对个体的影响,合并用药者需注意水果与药物的相互作用时间。日常保持规律运动习惯,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等有助于提高胰岛素敏感性。烹饪方式建议选择清蒸、生食,避免糖渍、蜜饯等加工方式。若出现持续高血糖或波动较大,应及时到内分泌科就诊调整治疗方案。 刘福强副主任医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内分泌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