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市第一人民医院

口腔科 (共10位医生)

科室简介

口腔科是我院一个较大型综合性科室,是在全国牙防组领导下的“全国牙齿健康流行病学调查及氟奶防龋”等项的工作单位。 口腔科有多名初、中、高级技术人员,全天为您服务。

科室主要开展口腔内科、口腔外科、牙体修复、牙齿正畸等口腔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口腔科除正常开展口腔内科、口腔外科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外,还针对牙体疾病、牙周疾病开展了特色治疗,系统治疗。

●小儿牙齿的保护与治疗:小儿口腔科依据儿童生理特点,除对常见的龋病,牙髓病进行正规治疗外,还在应用软质不锈钢金属冠保留乳牙、应用间隙保持器避免乳牙早失造成的牙合畸形、应用前牙颌垫保护再植牙成活等方面开展工作。

●口腔外科的手术治疗;

正畸科针对儿童、青少年及成人开展各种牙齿畸形(兜齿、牙扭转、牙错位、牙拥挤等)、颌骨畸形(上下颌骨前突或发育不足)的矫正和综合治疗;同时对吮指、咬物、张口呼吸、偏咀嚼等口腔不良习惯进行相应的预防性治疗;

●修复科开展各种修复体的制作、及义齿的固定。

活动义齿包括铸造支架及隐形义齿,弯制义齿。固定义齿如:釉质瓷、ARTGLASS、烤瓷贴面、烤瓷冠桥、人工齿根种植、高熔精密铸造等先进修复工艺。

口腔科同时开展预防面向全市少年儿童开展窝沟封闭、涂布氟保护漆和早期充填等防龋技术,提供口腔预防保健的咨询服务;

活动义齿包括铸造支架及隐形义齿,弯制义齿。固定义齿如:釉质瓷、ARTGLASS、烤瓷贴面、烤瓷冠桥、人工齿根种植、高熔精密铸造等先进修复工艺。

口腔科同时开展预防面向全市少年儿童开展窝沟封闭、涂布氟保护漆和早期充填等防龋技术,提供口腔预防保健的咨询服务;

科室还治疗龋齿及其继发性牙髓病、根尖病、牙龈出血肿痛、牙齿松动、口腔粘膜病及口腔溃疡、扁平苔藓等。手术治疗颌骨以及口腔颌面部软组织的囊肿、肿瘤,诊治发生在涎腺的炎症和肿瘤以及与颞下颌关节相关的各种疾病。拔牙镶牙、烤瓷铸造等,为患者提供美观舒适、坚固耐用的义齿修复。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血糖高吃什么水果好啊
刘福强
回答: 血糖高患者可以适量吃草莓、樱桃、柚子、苹果、梨等低升糖指数水果,也可遵医嘱使用阿卡波糖片、格列美脲片、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瑞格列奈片、达格列净片等药物控制血糖。建议监测血糖变化,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 一、食物 1、草莓 草莓升糖指数较低且富含维生素C和膳食纤维,有助于延缓糖分吸收。每日建议摄入量控制在100-150克,避免与高糖食物同食。草莓中的花青素还具有抗氧化作用,对改善胰岛素敏感性有一定帮助。 2、樱桃 樱桃含糖量约8-10%,属于低糖水果,其天然果胶可调节胃肠对糖分的吸收速度。选择新鲜樱桃每日食用10-15颗为宜,避免选择糖渍或罐头制品。樱桃中的槲皮素成分还能辅助减轻炎症反应。 3、柚子 柚子升糖指数为25属于低升糖水果,富含铬元素可增强胰岛素活性。建议每次食用2-3瓣,避免与降糖药物同服以防相互作用。柚子中的柚皮苷能帮助改善脂代谢异常,适合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 4、苹果 苹果宜带皮食用以保留果胶成分,每日半个中等大小苹果即可。苹果皮中的多酚类物质能抑制碳水化合物分解酶活性,减缓血糖上升速度。建议选择脆苹果而非面苹果,因其膳食纤维含量更高。 5、梨 梨的血糖负荷较低,含有山梨糖醇不会急剧升高血糖。每次食用1/4个为宜,最好在两餐之间进食。梨中的硼元素有助于维持血糖稳定,但腹泻患者应减少摄入量。 二、药物 1、阿卡波糖片 适用于餐后血糖升高为主的2型糖尿病患者,通过抑制α-糖苷酶延缓碳水化合物分解。常见不良反应为胃肠胀气,需配合饮食控制使用。不可用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急性并发症。 2、格列美脲片 磺酰脲类促胰岛素分泌剂,适用于尚存部分胰岛功能的患者。可能引起低血糖反应,服药期间需规律监测血糖。肝肾功能不全者需调整剂量,老年患者应从小剂量开始。 3、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 2型糖尿病一线用药,通过抑制肝糖输出改善胰岛素抵抗。常见副作用为胃肠反应,建议餐中服用。严重肾功能不全或造影检查前需暂停使用,长期服用可能影响维生素B12吸收。 4、瑞格列奈片 非磺酰脲类促泌剂,起效快适合餐时血糖调控。需在餐前15分钟服用,漏餐时应停用当次剂量。与CYP3A4抑制剂联用可能增强降糖效果,需警惕低血糖发生。 5、达格列净片 SGLT-2抑制剂通过促进尿糖排泄降血糖,兼具减重降压作用。用药期间需注意饮水充足预防尿路感染,定期监测酮体水平。不推荐用于1型糖尿病或频繁发生酮症的患者。 血糖高患者选择水果时需关注升糖指数与摄入量,建议将水果作为加餐分次食用,避免榨汁破坏膳食纤维。同时配合血糖监测记录不同水果对个体的影响,合并用药者需注意水果与药物的相互作用时间。日常保持规律运动习惯,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等有助于提高胰岛素敏感性。烹饪方式建议选择清蒸、生食,避免糖渍、蜜饯等加工方式。若出现持续高血糖或波动较大,应及时到内分泌科就诊调整治疗方案。 刘福强副主任医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内分泌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