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

肝病科 (共15位医生)

科室简介

肝病科始建于五十年代,长期从事于中医中药、中西医结合防治各种肝病的临床和科研工作,在全国具有明显的学科优势,先后被确立为国家教育部重点学科(中医内科学)、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肝病重点专科、上海市优势学科(中医内科学)、上海市首批医学领先专业、上海市中医肝病临床医学中心、上海市教委第四期重点学科、上海市卫生局中医肝病特色专科。肝病科以中医药防治急、慢性病毒性肝炎为主攻方向,并开展脂肪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病的中医药临床与实验研究。建立了急性病毒性肝炎、慢性病毒性肝炎中医诊治常规和质量控制标准及丙型肝炎的辩证分型诊断标准,其中丙型肝炎的辩证分型诊断标准已作为全国学会标准在全国试行。在慢性病毒性肝炎的研究方面,2001年以来承担国家“十•五”攻关项目2项;部、市级项目18项;局级项目10项。获各级科技及临床医疗成果奖4项,其中清肝冲剂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临床与实验研究获2003年国家教育部提名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和2003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近年来成功转让中药新药开发2种。

肝病科在临床医疗工作中扬中医之优,取西医之长,坚持中医特色,中西医结合,在国内率先提出应用补肾为主的方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和清热解毒法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经过长期的科研和实践,开发了治疗慢性肝病系列中药制剂和临床三类新药,如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补肾冲剂、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清肝冲剂、抗肝纤维化的灵甲胶囊、治疗脂肪肝的抗脂冲剂、治疗亚临床肝性脑病的清开冲剂以及胁痛的外治法肝舒贴,其中补肾冲剂、清肝冲剂、、清开冲剂曾获获上海市科委或教育部科技成果奖;开拓了中医治疗慢性肝病的新路,取得了较佳的临床疗效,在国内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肝病科在临床医疗工作中扬中医之优,取西医之长,坚持中医特色,中西医结合,在国内率先提出应用补肾为主的方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和清热解毒法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经过长期的科研和实践,开发了治疗慢性肝病系列中药制剂和临床三类新药,如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补肾冲剂、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清肝冲剂、抗肝纤维化的灵甲胶囊、治疗脂肪肝的抗脂冲剂、治疗亚临床肝性脑病的清开冲剂以及胁痛的外治法肝舒贴,其中补肾冲剂、清肝冲剂、清开冲剂曾获获上海市科委或教育部科技成果奖;开拓了中医治疗慢性肝病的新路,取得了较佳的临床疗效,在国内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肝病科始建于五十年代,沪上名医夏德馨、周宝康、童伯年、李应昌、张鸿祥、乔仰先等名中医专家都参加过肝炎门诊的工作,为肝科的发展打下了基础。六十年代开设肝科病房,随着业务发展,相继成立了肝病研究室,开展中医中药中西医结合防治各种肝病的临床和科研工作。在肝病研究室首任主任——上海市名老中医王灵台教授和现任主任——上海市劳模陈建杰教授的领导下,曙光医院肝病专科开始了新的飞跃,先后被确立为国家教育部重点学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肝病重点专科和二级实验室、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肝病重点专科协作组组长单位、上海市首批医学领先专业之一、上海市中医肝病临床医学中心、上海市卫生局中医特色专病专科、上海中医药大学A级科室、博士、硕士学位授予点和博士后流动站。2003年成立王灵台名中医工作室,2004年被确立为上海中医药大学和上海市名中医学术经验工作室。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医院动态

更多 >

曙光医院西药房和中药配方颗粒窗口启用自动发药机

为了进一步优化服务流程,提高服务效率,提升服务质量,近日曙光医院西药房自动发药机及中药房中药配方颗粒调配机开始投入使用。以期更好地为患者服务,让患者满意。 西药房自动发药机配备了先进的自动化双机械手批量补药系统和全自动盘点系统,补药与发药可同时进行。与传统手工发药相比,此设备具有诸多优势:按处方发药,发药速度快,节省了时间,1小时可处理处方约450张,最大发药量可达2400盒,缓解了患者排队的现象;发药准确,提高用药安全,可避免人为因素造成的差错;自动化设备储存药品提供了药品密封和有序存储,避免了药师与药品直接接触;设备中的温湿度系统保证了药品的存放质量;由于设备占地面积小,极大地节省了药房空间;全部自动化设备储存药品,使药房保持整洁、美观,改善了药房的形象。 中药房中药配方颗粒调配机则集计算机软硬技术、自控技术、网络通讯技术、嵌入式系统技术、精密定位传动技术、自动称量计量技术于一体。能够按医生处方或患者所需的用药剂量、味、剂数等配方参数,实时自动完成识别、称重、计量动作。具备计量精度高、动作快捷、使用安全等特点,同时兼具取药过程显示功能;处理结果输出功能(便于保存和核对);上料提示功能; 有一系列的自动报警系统保证整个过程正确、安全运行;调剂全程语音提示。该设备的使用方便了操作人员取药并提高了取药效率,在分药前进行药品种类正确性检验,避免分错药的情况出现;分药计量单元与药品一一对应,减少了药品的浪费。

专家科普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