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

血液内科 (共5位医生)

科室简介

血液内科是我院第一个临床研究室,以中医为主、中西医结合为特色,进行血液系统疾病的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曾获院文明科室称号,现为院临床A级科室,上海中医药大学A级专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协作建设单位。附属的血液病实验室2001年通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研一级实验室的认定,2005年通过换证评审。目前血液内科人员7人,主任医师3人,主治医师2人,住院医师2人,70%以上具硕士学位,血液内科主任现任中国中医药内科学会血液病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中医药学会血液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发改委药品价格评审组专家,血液内科临床科研技术力量雄厚,学术梯队合理。血液内科现有病房床位38张,门诊诊室1间,配有心电图,流式细胞仪、超净层流台、倒置显微镜、病理检查设备,与中美联合临床分子医学中心实验室合作,能高质量地进行细胞因子测定、体外造血细胞培养、骨髓病理检查及现代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等各项检测。

血液内科诊疗特长:血液内科以中医药及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急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慢性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恶性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等血液系统疾病。疗效达国内先进水平,在病人群体中享有广泛德声誉。

血液内科技术手段:血液内科在国内率先开展了中医药治疗血液病的临床与实验研究,科室创始人吴翰香老先生是全国再生障碍性贫血诊断和疗效标准的起草人之一,奠定了中医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理论基础。血液内科具有鲜明的临床治疗特色,在诊疗过程中注意个体化,根据患者的不同体质特点和不同临床表现,既注意中医整体辨证,又注意运用现代医学最新理论和诊疗技术,籍以选择最佳的中医药及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追求疗效的最佳化。用复方参鹿颗粒治疗再障十余年,临床上取得了80%以上的有效率。获上海市卫生局,上海市教委及新药开发等三项课题资助,中西医结合分期治疗CML,慢性期及中位生存期均有显著延长。根据查新资料处于国内领先水平。近年来,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白血病和淋巴瘤等血液肿瘤性疾病,缓解率和无病生存期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并在继承老中医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的基础上,在实践中筛选有效方药进行中药剂型创新,自行研制的复方参鹿颗粒、紫癜合剂、加味归脾合剂、慢白Ⅰ号等纯中药制剂,治疗不同证型、不同阶段的再障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均取得良好的疗效,有效防治和控制疾病的发展。复方参鹿颗粒、加味归脾合剂经临床和实验证实,对于再障贫血、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治疗具有重要的创新意义。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医院动态

更多 >

曙光医院西药房和中药配方颗粒窗口启用自动发药机

为了进一步优化服务流程,提高服务效率,提升服务质量,近日曙光医院西药房自动发药机及中药房中药配方颗粒调配机开始投入使用。以期更好地为患者服务,让患者满意。 西药房自动发药机配备了先进的自动化双机械手批量补药系统和全自动盘点系统,补药与发药可同时进行。与传统手工发药相比,此设备具有诸多优势:按处方发药,发药速度快,节省了时间,1小时可处理处方约450张,最大发药量可达2400盒,缓解了患者排队的现象;发药准确,提高用药安全,可避免人为因素造成的差错;自动化设备储存药品提供了药品密封和有序存储,避免了药师与药品直接接触;设备中的温湿度系统保证了药品的存放质量;由于设备占地面积小,极大地节省了药房空间;全部自动化设备储存药品,使药房保持整洁、美观,改善了药房的形象。 中药房中药配方颗粒调配机则集计算机软硬技术、自控技术、网络通讯技术、嵌入式系统技术、精密定位传动技术、自动称量计量技术于一体。能够按医生处方或患者所需的用药剂量、味、剂数等配方参数,实时自动完成识别、称重、计量动作。具备计量精度高、动作快捷、使用安全等特点,同时兼具取药过程显示功能;处理结果输出功能(便于保存和核对);上料提示功能; 有一系列的自动报警系统保证整个过程正确、安全运行;调剂全程语音提示。该设备的使用方便了操作人员取药并提高了取药效率,在分药前进行药品种类正确性检验,避免分错药的情况出现;分药计量单元与药品一一对应,减少了药品的浪费。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