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

脾胃病科 (共2位医生)

科室简介

科室历史沿革

脾胃病专科是全国最早成立的专科之一。上世纪50年代,着名中医黄文东、张羮梅当时已在上海市第十一人民医院(曙光医院前身)开设消化性溃疡专病门诊。70年代在名老中医张伯臾教授率领下,又开展了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工作。80年代蔡淦教授开设了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癌前病变等脾胃病专科门诊,1993年成为上海市中医脾胃病诊疗中心组长单位,2002年成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脾重点专科。脾胃病专科坚持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整理和挖掘历代有关中医脾胃疾病的文献,并运用于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中,丰富和提高了消化疾病的诊治水平。

科室特色装备

电子纤维胃镜EVIS-2,EPK-1000

电子纤维肠镜PC-3801

24PH食道监测仪(M-KⅢ)

学科带头人介绍

蔡淦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脾胃病重点专科学术带头人,国家第三批名老中医学术继承班导师,首届上海市名中医,全国中医高等院校精编教材主编,中华中医药内科分会顾问,上海市中医药学会理事,上海中医内科学会副主任,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学督导。主编和参编有关中医内科教材、专着26部,《高等中医院校教学参考丛书•中医内科学》获国家级科技成果奖。主持局级以上课题10项,“慢性胃炎中医证实质研究”和“从病理形态和细胞动力学角度观察乐胃煎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癌前病变作用机制”获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临证遵循清代医家吴鞠通“治中焦如衡”的学术思想,治疗各种疑难胃肠疾患,研制“乐胃颗粒”、“肠吉泰”等院内制剂和“胃一方”、“胃二方”协定处方,疗效显着。培养中医内科学博士研究生16名、硕士研究生12名,二次获上海中医药大学优秀博士研究生导师称号。

郑舜华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中医内科主任兼消化科主任,脾胃病研究室主任。中国中医内科学会脾胃病分会委员,中西医结合脾胃病分会委员,上海中医内科学会脾胃病专业分会副主任委员。中西主要从事中医药治疗功能性胃肠疾病的研究。曾负责临床科研工作近10项,发表论文10余篇。

科技成果

蔡淦教授主编《高等中医院校教学参考丛书•中医内科学》一书,获国家级科技成果奖。主持局级以上课题10项,其中“慢性胃炎中医证实质研究”和“从病理形态和细胞动力学角度观察乐胃煎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癌前病变作用机制”二项获上海市科技进步奖。

国际合作

2001-2002年我科林江副主任医师赴美国学习中医药抗肿瘤药物筛选。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医院动态

更多 >

曙光医院西药房和中药配方颗粒窗口启用自动发药机

为了进一步优化服务流程,提高服务效率,提升服务质量,近日曙光医院西药房自动发药机及中药房中药配方颗粒调配机开始投入使用。以期更好地为患者服务,让患者满意。 西药房自动发药机配备了先进的自动化双机械手批量补药系统和全自动盘点系统,补药与发药可同时进行。与传统手工发药相比,此设备具有诸多优势:按处方发药,发药速度快,节省了时间,1小时可处理处方约450张,最大发药量可达2400盒,缓解了患者排队的现象;发药准确,提高用药安全,可避免人为因素造成的差错;自动化设备储存药品提供了药品密封和有序存储,避免了药师与药品直接接触;设备中的温湿度系统保证了药品的存放质量;由于设备占地面积小,极大地节省了药房空间;全部自动化设备储存药品,使药房保持整洁、美观,改善了药房的形象。 中药房中药配方颗粒调配机则集计算机软硬技术、自控技术、网络通讯技术、嵌入式系统技术、精密定位传动技术、自动称量计量技术于一体。能够按医生处方或患者所需的用药剂量、味、剂数等配方参数,实时自动完成识别、称重、计量动作。具备计量精度高、动作快捷、使用安全等特点,同时兼具取药过程显示功能;处理结果输出功能(便于保存和核对);上料提示功能; 有一系列的自动报警系统保证整个过程正确、安全运行;调剂全程语音提示。该设备的使用方便了操作人员取药并提高了取药效率,在分药前进行药品种类正确性检验,避免分错药的情况出现;分药计量单元与药品一一对应,减少了药品的浪费。

专家科普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