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溪市铁路医院

普通内科 (共6位医生)

科室简介

现有床位数:51张

现有人员情况:医生8人 其中高级职称1人 中级职称4人

护士12人 其中主管护师2人

现任科主任:于晓旭 主任医师 本溪市医学会呼吸分会副主任委员 本溪市青年学科带头人 从事呼吸专科救治工作15年,具有较强的专业理论水平和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2006-2007年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呼吸科进修学习,曾有《普米克令舒联合万托林治疗支气管哮喘》、《肺栓塞溶栓治疗3例分析》、《弥漫性泛细性支气管炎2例分析》等多篇学术论文在国家级医学杂志上发表,获本溪市自然科学学术成果三等奖。并于2008年首次使用呼吸机成功抢救呼吸衰竭重患,填补了我院呼吸机使用技术空白,该技术在本溪市二级甲等医院中尚属首例。

现任护士长:陈彦

内一科设备配置:呼吸机、多功能心电监护仪、动态心电图机、输液泵、除颤器、心电图机、雾化器、吸痰器、简易呼吸器

内一科现有床位34张,设重症监护床3张,下设门诊,主要进行呼吸、循环、肿瘤内科疾病的诊断及治疗。

内一科设有高血压门诊是中国高血压微机网络定点门诊,采用小剂量阶梯式联合用药治疗高血压效果显著,面向患者免费开展糖高血压病健康知识讲座,重点讲解饮食、运动治疗方案,指导患者日常生活起居,辅以药物治疗,临床治疗效果明显。并为每一个高血压患者建立“NAH”个体化治疗方案联络卡,且凭卡免收挂号费。

内一科专科特色:

1、 科学合理使用抗生素,对感染性疾病进行规范治疗。

2、 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肺心病、呼吸衰竭等疾病都有独特的治疗手段,临床治愈率高。

3、 开设了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气道雾化吸入治疗等先进技术。

4、 对冠心病、心绞痛、急性心肌梗塞溶栓治疗、顽固性难治性心力衰竭的治疗、严重心律失常、高血压病等内科疾病的诊治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治疗效果显著。

5、 开展以化疗为基础的综合治疗,规范合理个体化治疗各系统肿瘤,可胸腔内置管治疗胸腔积液,实行三降梯止痛,减轻肿瘤患者的痛苦,延长生存期。

内一科服务热线:42101453 42101455 42101457

高血压门诊服务热线:42101471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医院动态

更多 >

院党委号召党员干部医务人员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先进典型学习

2014年5月,国家卫生计生委印发了《关于开展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先进典型学习的决定》(国卫宣传发〔2014〕25号),号召全国卫生计生系统开展向胡佩兰等先进个人和浙江省皮肤病防治研究所上柏住院部医疗队等先进群体学习的活动,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进一步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积极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为进一步推动卫生计生事业改革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院党委号召,向先进典型学习,就是要学习他们热爱祖国、忠于职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精神。要用先进人物的典型事迹、优秀品质,感召、引领广大人民,通过深入开展向先进典型学习的活动,传递正能量、提振精气神、树立新形象、推动卫生计生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先进典型人物:胡佩兰,女,1916年出生,在20世纪50年代就获得过全国铁路劳模,退休后一直在社区服务中心坚持坐诊27年,即使在腰椎间盘突出病情严重时,仍坚持坐小推椅每周出诊6天,从未间断。行医70年来,她看病坚持亲自做检查、写病历,尽量开便宜药,很少超过一百元,经常拿微薄的收入给病人垫付医药费,她成为年龄最大的注册志愿者,共捐建了50多个“希望书屋”,被评为“‘感动中国’2013年度十大人物”。 (院党委 供稿)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假性自闭症孩子的症状可以恢复吗
王志新
回答: 假性自闭症孩子的症状通常可以恢复,通过科学干预和家庭支持可显著改善行为表现。假性自闭症多由环境刺激不足、教养方式不当或短期心理创伤等因素引起,与典型自闭症谱系障碍的神经发育异常有本质区别。 1、环境调整 创造稳定的生活环境和规律的作息有助于缓解假性自闭症状。家长需减少电子屏幕暴露时间,增加亲子互动游戏,如积木搭建、绘本共读等结构化活动。保持家庭氛围和谐,避免频繁更换照料者或居住环境,逐步帮助孩子重建安全感。 2、行为干预 应用正向行为支持技术可改善社交回避行为。家长需通过即时奖励强化孩子的眼神接触、简单指令回应等行为,采用图片交换沟通系统辅助表达需求。每日安排15-20分钟地板时间游戏,跟随孩子兴趣引导互动,避免强迫性社交训练。 3、感统训练 针对感觉处理异常可进行专业感统康复。旋转秋千、触觉刷等前庭觉训练能改善注意力分散,平衡木、蹦床活动可调节肢体协调性。家长需观察孩子对声光刺激的敏感程度,逐步脱敏训练每周3-4次,每次不超过30分钟。 4、心理疏导 短期创伤事件引发的症状需心理治疗介入。游戏治疗能帮助孩子表达压抑情绪,沙盘治疗适用于语言受限者。家长需配合治疗师记录行为变化,避免在治疗过程中表现出焦虑情绪,防止二次心理伤害。 5、营养管理 均衡饮食有助于神经功能恢复。增加富含Omega-3的深海鱼类、维生素B族丰富的全谷物,限制精制糖和人工添加剂摄入。对存在挑食行为的孩子,家长需采用小份量多次供餐,将新食物与偏好食物混合过渡。 假性自闭症的干预需要家长保持耐心,建立稳定的日常活动流程,每天固定安排社交互动时间但不过度刺激。定期评估孩子对干预措施的反应,若3-6个月未见改善或出现自伤等严重行为,应及时寻求儿童精神科医生评估排除典型自闭症可能。日常生活中注意避免将孩子与其他儿童过度比较,关注微小进步并及时给予积极反馈。 王志新主任医师中日友好医院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