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岛市中心医院

内科门诊 (共5位医生)

科室简介

葫芦岛市中心医院内科门诊共有主任医师五名、副主任医师七名。分设:消化内科、呼吸内科、循环内科(心内科)、神经内科、内分泌科、泌尿内科(肾内科)血液内科、肿瘤内科、风湿免疫科等。

一、消化内科设置普通及专家门诊,主要治疗消化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如消化性溃疡、胃炎、胆石症、胆系肝炎、脂肪肝酒精性肝病、肝硬化、胃肠道息肉等。

二、呼吸科下设专家门诊和普通门诊,可诊治呼吸科常见病及多发病,如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气管、支气管炎;肺炎;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等。

三、心内科设置普通门诊及专家门诊,主要在治疗心内科常见多发病,如高血压、冠心病、心绞痛、瓣膜病、心功能不全、心律失常、介入治疗后随诊。

四、神经内科门诊下设专家门诊和普通门诊,诊治疾病有:各种常见头疼、头晕、失眠和急性脑血管疾病如:脑血栓、脑供血不足、脑动脉硬化、脑血管痉挛、蛛网膜下腔出血等。三叉神经痛、面神经麻痹、多发性周围神经病、低钾性麻痹、癫痫及脑炎。脊髓血管病、多发性硬化、帕金森病、特发性震颤、运动神经元病、重症肌无力、脊柱病及高血压病。

五、内分泌科主治糖尿病及并发症、甲状腺疾病如甲亢、甲减、甲状腺炎、垂体疾病、肾上腺疾病等内分泌代谢性疾病。

六、肾内科设置普通门诊,主要在治疗肾内科常见病、多发病。如尿路感染、肾炎、糖尿病肾病、紫癜肾炎、狼疮肾炎及慢性肾衰等。

七、肿瘤内科门诊主要承担常见恶性肿瘤,如肿瘤、乳腺癌、食管癌、胃癌、肝癌、胰腺癌、大肠癌、卵巢癌、宫颈癌、恶性淋巴瘤、头颈部肿瘤等诊断和规范化治疗、对乳腺癌、前列腺癌的内分泌治疗,对晚期癌性疼痛的阶梯止痛治疗,对放疗、化疗后引起的骨髓抑制白蛋白减少、免疫抑制等支持对症治疗。

八、风湿免疫科门诊,主要诊治风湿科常见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症,结节性红斑,痛风性关节炎、银屑病关节炎、硬皮病、皮肌炎、多发性肌炎等。

内科门诊全体人员将本着严谨,求实、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将竭诚为广大患者服务。

出诊安排:周一至周五:呼吸科、消化科、循环科、神经科、内分泌科、肾内科、风湿科、肿瘤科。

周六、周日各科室轮流值班。

循环科专家每周二、周四上午出门诊。

神经科专家、消化科专家、呼吸科专家、内分泌科专家、肿瘤科专家每周一至周五出门诊。

血液科专家每周二上午出门诊。

哮喘科专家每周二出门诊。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医院动态

更多 >

我院肿瘤治疗中心正式运营

2014年7月10日,我市一个环境最优秀、技术最权威、服务最系统的肿瘤综合治疗中心正式在市中心医院化工院区(三部)运营。这标志着通过有效地整合医疗资源,多科室共同协作,我市乃至周边地区的肿瘤患者将会获得更科学、更规范的治疗方案,得到更为理想的治疗效果。 我院肿瘤治疗中心自2013年11月起开始筹建,历时7个月。期间,院领导班子紧紧围绕 “求发展、有特色、上台阶”的工作方针,立足打造我市医疗行业新亮点,以促进我市肿瘤医疗水平的提升,完全按照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标准进行建设、管理和运行,这些过硬资质的具备也为肿瘤治疗中心成立不可或缺的条件之一。 中心占地面积3600平方米,开放床位196张,中心包括一栋四层的住院楼和一个放疗中心,内设四个科室。肿瘤内一科专业方向为姑息宁养治疗,也可以称之为宁养医疗服务,来源于hospice care的直译,主要为肿瘤晚期患者提供对症支持治疗,为肿瘤终末期患者提供临终关怀;肿瘤内二科专业方向为呼吸系统肿瘤的治疗,主要以肺癌为主;肿瘤内三科专业方向为消化系统肿瘤的治疗,主要包括肝癌、结肠癌、直肠癌、胃癌、食道癌、胰腺癌等;肿瘤内四科专业方向为泌尿生殖系统、内分泌系统及其他少见肿瘤,主要包括肾癌、膀胱癌、乳腺癌、宫颈癌、卵巢癌、甲状腺癌及间质瘤、恶性淋巴瘤等。每层病区配有有高间8个、普间10个、抢救室1个。 随着化工院区肿瘤内科搬入新病区,原有的病房将成立肿瘤外科,以方便肿瘤患者的规范系统治疗。 在院班子的正确领导与强势推进下,我院的肿瘤专业在短短的几年里从弱到强,快速发展。以高起点、高精设备、高新技术为基础,一开始便瞄准并站在肿瘤专业枝术发展的前沿。率先引进了我市第一台直线加速器,开启以三维适形为标志的肿瘤现代放疗,科室以无创、微创、靶向治疗为专业特色,以精确放疗为重点,同时广泛开展肿瘤化疗、免疫、热疗及中医药等综合治疗,开展晚期肿瘤内科支持治疗与终期关怀。每年收治患者数千例,并积累了丰富的诊疗经验, 推动了我市肿瘤治疗水平走上一个更新的台阶。   化工院区肿瘤治疗中心   肿瘤治疗中心护士站   肿瘤内一科主任梁红查房   肿瘤内二科主任姜育川查房   肿瘤内三科主任张引查房   肿瘤内四科主任周彩云与医生进行病例讨论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低压偏低的原因是什么
高云
回答: 低压偏低可能由遗传因素、体位性低血压、营养不良、甲状腺功能减退、心脏疾病等原因引起。低压通常指舒张压,舒张压偏低可能与生理性因素或病理性因素有关,建议及时就医检查明确原因。 1、遗传因素 部分人群天生血压偏低,可能与家族遗传有关。这类生理性低血压通常无不适症状,无须特殊治疗。日常生活中可适当增加钠盐摄入,避免突然改变体位,定期监测血压变化。若伴随头晕、乏力等症状,建议就医排除其他病因。 2、体位性低血压 快速起身时出现血压骤降,可能与自主神经调节功能异常有关。常见于老年人或长期卧床者,表现为站立时头晕目眩。建议改变体位时动作缓慢,增加下肢肌肉锻炼,必要时遵医嘱使用盐酸米多君片等药物改善血管张力。 3、营养不良 长期节食或蛋白质摄入不足可能导致血容量减少。贫血患者常伴随低压症状,可通过血常规检查确诊。日常需保证均衡饮食,适量增加动物肝脏、瘦肉等富含铁和维生素B12的食物,必要时补充琥珀酸亚铁片或维生素B12注射液。 4、甲状腺功能减退 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会降低心肌收缩力,导致舒张压下降。患者可能伴随怕冷、浮肿等症状,需通过甲状腺功能检查确诊。治疗需遵医嘱口服左甲状腺素钠片,定期复查激素水平,同时注意限制高胆固醇饮食。 5、心脏疾病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心肌病等疾病会导致舒张压显著降低。可能伴随心悸、胸闷等症状,需通过心脏彩超明确诊断。治疗需根据具体病因选择药物,如地高辛片改善心功能,或进行瓣膜修复手术。急性发作时应立即就医。 低压偏低者应避免长时间站立,起床时先坐起1-2分钟再站立。饮食可适当增加水分和盐分摄入,但合并高血压或肾病者需谨慎。建议每日监测血压并记录,避免剧烈运动和高温环境。若出现晕厥、意识模糊等严重症状,需立即急诊处理。定期进行心电图、血液生化等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潜在疾病。 高云副主任医师北京安贞医院心血管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