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岛市中心医院

居民健康卡 利民新举措

时间:2014-06-30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为加快葫芦岛市居民健康卡发放及应用步伐,推进卫生信息惠民进程,我院积极响应省卫生计生委号召,将于7月1日至30日开展以“信息惠民数字卫生 健康辽宁”为主题的居民健康卡宣传月活动,广泛宣传居民健康卡优化就医流程、缩短就医时间、网络结算、就诊信息查询等跨地区“一卡通”功能,提高广大群众对居民健康卡意义的认识,营造居民健康卡便民惠民便医的浓厚氛围,扩大我院居民健康卡品牌影响力,促进信息惠民、数字卫生、健康辽宁建设。

  该活动受到了院领导的高度重视,多次在班子会及中层干部会议上做居民健康卡的介绍及动员。为尽快普及健康卡的应用,医院将在院醒目位置以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居民健康卡的功能及特点;通过院报、医院网站及葫芦岛日报医周刊等媒体扩大宣传覆盖面;在门诊大厅居民健康卡自助服务区及门诊服务台设置专人发放宣传单,普及居民健康卡知识,并提供人工咨询,介绍办卡及自助就医流程;采取居民健康卡自助服务区比窗口提前开放的形式,增加引导员,引导群众使用居民健康卡看病就医,缩短就医时间;在医院职工内部普及居民健康卡,使医院职工人手一张,并要求医护人员大力宣传,使患者及家属真切感受到居民健康卡带来的便利。

  居民健康卡是卫生部 “3521”工程总体框架设计中重点提出的基于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的三级信息平台。早在2013年7月,我院就已经与中国农业银行葫芦岛分行合作,上线运营居民健康卡,成为了全省首批成功发放居民健康卡的市级医院。经过一年多的运行,健康卡已受到居民的高度认可,大家在使用过程中可在院内实现自助挂号、自助医保挂号、自助现金充值、自助门诊缴费、自助门诊医保缴费、自助缴费项目查询、体检报告自助查询、检验结果自助查询打印、住院预交金充值、住院日清单查询等。可最大程度减少患者排队等候的时间,使患者切身感受到了居民健康卡所带来的便利。

  另外,该卡可享有银行的全面的金融服务,同时还可实现持卡支付医疗费用,保证资金安全。一人一卡,保证了患者身份的高度保密性以及数据的可靠性。居民健康卡唯一识别的特性可实现不同医疗机构之间的电子病历信息共享,实现跨系统、跨机构、跨地域互联和信息共享。

  居民健康卡从功能上将逐步统一现有的新农合“一卡通”、医疗机构就诊卡、免疫预防接种证等,有利于转变原有医疗卫生服务模式,提高服务质量与效率,减少重复检查,减少患者就医排队次数,缩短候诊时间,改善就医感受,对解决“看病难、看病贵”和改善医患关系必将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医院动态

更多 >

我院肿瘤治疗中心正式运营

2014年7月10日,我市一个环境最优秀、技术最权威、服务最系统的肿瘤综合治疗中心正式在市中心医院化工院区(三部)运营。这标志着通过有效地整合医疗资源,多科室共同协作,我市乃至周边地区的肿瘤患者将会获得更科学、更规范的治疗方案,得到更为理想的治疗效果。 我院肿瘤治疗中心自2013年11月起开始筹建,历时7个月。期间,院领导班子紧紧围绕 “求发展、有特色、上台阶”的工作方针,立足打造我市医疗行业新亮点,以促进我市肿瘤医疗水平的提升,完全按照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标准进行建设、管理和运行,这些过硬资质的具备也为肿瘤治疗中心成立不可或缺的条件之一。 中心占地面积3600平方米,开放床位196张,中心包括一栋四层的住院楼和一个放疗中心,内设四个科室。肿瘤内一科专业方向为姑息宁养治疗,也可以称之为宁养医疗服务,来源于hospice care的直译,主要为肿瘤晚期患者提供对症支持治疗,为肿瘤终末期患者提供临终关怀;肿瘤内二科专业方向为呼吸系统肿瘤的治疗,主要以肺癌为主;肿瘤内三科专业方向为消化系统肿瘤的治疗,主要包括肝癌、结肠癌、直肠癌、胃癌、食道癌、胰腺癌等;肿瘤内四科专业方向为泌尿生殖系统、内分泌系统及其他少见肿瘤,主要包括肾癌、膀胱癌、乳腺癌、宫颈癌、卵巢癌、甲状腺癌及间质瘤、恶性淋巴瘤等。每层病区配有有高间8个、普间10个、抢救室1个。 随着化工院区肿瘤内科搬入新病区,原有的病房将成立肿瘤外科,以方便肿瘤患者的规范系统治疗。 在院班子的正确领导与强势推进下,我院的肿瘤专业在短短的几年里从弱到强,快速发展。以高起点、高精设备、高新技术为基础,一开始便瞄准并站在肿瘤专业枝术发展的前沿。率先引进了我市第一台直线加速器,开启以三维适形为标志的肿瘤现代放疗,科室以无创、微创、靶向治疗为专业特色,以精确放疗为重点,同时广泛开展肿瘤化疗、免疫、热疗及中医药等综合治疗,开展晚期肿瘤内科支持治疗与终期关怀。每年收治患者数千例,并积累了丰富的诊疗经验, 推动了我市肿瘤治疗水平走上一个更新的台阶。   化工院区肿瘤治疗中心   肿瘤治疗中心护士站   肿瘤内一科主任梁红查房   肿瘤内二科主任姜育川查房   肿瘤内三科主任张引查房   肿瘤内四科主任周彩云与医生进行病例讨论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