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肿瘤医院

骨外科 (共4位医生)

科室简介

骨外科是国内肿瘤专科医院中为数不多的、主要从事骨与软组织肿瘤综合治疗的科室之一,在骨与软组织肿瘤科研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的同时,治疗技术也取得了实质性的飞跃。骨与软组织肿瘤当中最具代表性的肿瘤?骨肉瘤的5年生存率,从上世纪80年代的30%提高到现在的60%左右。
  骨外科现有医生11人,其中主任医师3人,副主任医师1人,主治医师5人,住院医师2人;具有博士学位者2人,硕士学位者7人,学士学位者2人。另有护理人员10人。在建科初期就开展了应用人工关节置换治疗股骨、胫骨、肱骨等部位的肿瘤,并从1986年起开展岛状肌皮瓣I期修复软组织肉瘤扩切后的皮肤缺损及肌肉重建。自行研制了锁扣式带股骨上端全髋关节假体、倒置锁扣式带肱骨上端全肩关节假体,改进了可调式人工半骨盆假体,并成功地应用于临床。在骨肉瘤的治疗方面,我们采用了与国际并行的治疗手段:术前新辅助化疗→保肢手术→术后化疗的模式,治疗效果取得了实质性的飞跃。在软组织肉瘤的治疗方面,我们改进了手术技术,引进了国际公认的化疗方案,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骨外科在科研方面,我们拥有一支专业的科研队伍,以骨与软组织肿瘤的综合治疗为科研主攻方向。共承担科研课题9项,其中黑龙江省科技厅攻关课题1项,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课题2项,中国博士后基金课题1项,黑龙江省博士后基金课题1项,黑龙江省卫生厅课题4项。由郝克强教授主持的动物神经节段离体放射灭活后再植、动物神经理化原位灭活后再生的研究,为侵犯主要神经干的四肢肿瘤的保肢手术提供了理论依据。在国际、国内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50余篇,在国家级和省级杂志上发表论文60余篇。共获省及哈医大医疗新技术成果一、二、三等奖30余项。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医院动态

更多 >

我院神经外科:突破手术禁区 摘除巨大颈髓肿瘤

高位颈髓肿瘤是最难攻克的神经外科手术之一,一直被医学界划为手术禁区。一位颈髓内长有3×4公分的巨大肿瘤患者,四肢麻痹、疼痛,面临截瘫的危险,我院神经外科主任梁鹏教授通过微创显微神经外科技术,成功地为其切除了巨大肿瘤。 家住绥滨县的关先生六年前开始头晕、呕吐、颈部不适等症状,曾经在省内一家医院被当作脑供血不足住院2周,但是症状没有明显缓解。两年前又出现了肢体疼痛,长年教书的他以为是犯了颈椎病,并未引起注意,自己到小诊所点了些药物。数月前,关先生的一侧身体出现偏瘫症状,才想到医院就诊。经当地医院检查确诊为高位颈髓肿瘤,由于肿瘤位置特殊,关先生走了多家医院医生都表示手术风险较大不愿接诊,面临将要高位截瘫的他,抱着最后一丝希望慕名找到了我院神经外科主任梁鹏教授。 经过梁鹏主任认真检查发现,肿瘤长在环椎和枢椎的位置,高位颈髓在神经外科手术当中是个高风险的区域,颈髓是脑干的延续,如果损伤的话会出现高位截瘫、呼吸障碍、病人大小便失禁,甚至是死亡。关先生的肿瘤较大,已经严重的压迫了脊髓,从磁共振影像上很难辨别除正常的脊髓的形态,并且肿瘤从椎间孔长入了椎管外,最为凶险的是肿瘤向前方压迫推挤了椎动脉,血管已经移位和变形,椎动脉是大脑的主要供血血管,轻微的损伤后便可导致死亡,但如果不手术患者必定高位截瘫,甚至死亡,面对两难的抉择,梁鹏主任经过认真的思考,决定勇闯禁区,术前他制定好了详细周密的手术方案。该类手术风险性极高,按照常规手术原则病人应当通过二次手术即后入路和颈前入路分次切除肿瘤,但是考虑到病人年龄大,而且症状重,分次手术创伤较大,梁鹏主任研究制定了后入路一次手术切除方案,尤其是考虑到人体的枢椎是颈部肌肉附着点,椎板全部打开后会影响的病人术后颈部的稳定性,梁鹏主任采用了微创技术和显微外科技术,只通过一个小切口和半椎板切开为患者行肿瘤全切术,经过四个多小时的紧张手术,终于成功地全部切除了肿瘤。现在关先生已经出院,并回到了工作岗位,又可以继续教书育人了。 据梁鹏主任介绍,关先生的颈髓内肿瘤有3×4公分大小,这么大的肿瘤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正因为患者本身没有引起注意,误当作其他慢性病延误了治疗的最佳时机,建议大家出现症状应引起注意,及早到医院检查治疗。这些年患者每天早上胃不舒服当成了胃病,喘气费力当成了心脏病,关节疼痛当作了颈椎病,走路不稳当成了脑缺血,手术后这些症状都奇迹般的消失了,正如患者本人讲的,手术后他觉得自己是正常人了。说明患者的这些症状都和颈髓肿瘤有关,如果当时患者详细的检查并发现病变,早期手术可以很大的降低风险。 同时,梁主任说,高颈髓部位是人体的重要神经中枢,无数的神经纤维和神经核团在此密集穿行,到达身体的脏器和四肢。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都属于极高风险的手术部位,属于神经外科医生轻易不愿触碰的“禁区”,此次我院采用微创技术成功的全部摘除巨大颈髓肿瘤,标志着医院神经外科技术又迈向了一个全新的领域。 

专家科普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