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肿瘤科 (共5位医生)

科室简介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肿瘤科共有主任医师1人,副主任医师1人,主治医师4人。本专科有结构合理的学术梯队,其中包括高级职称 2人,中级4人,具有博士学位1人,硕士学位5人。近5年来共承担省部级课题1项。在国家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出版著作1部。本专科在承担肿瘤科的医疗工作的同时,还承担着学院各层次学生《肿瘤学》、《血液病学》的理论教学和临床带教任务。

本专科致力于肿瘤血液病的中医药防治机理和疗效评价的研究,收治了大量肿瘤血液病的患者,包括肺癌、肝癌、胰腺癌、食管癌、乳腺癌、再障、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通过对他们的临床研究和观察,根据患者的不同病因,制定了针对性的专科专药进行治疗。本专科具有鲜明的学术特色,以中医传统理论为指导,致力于肿瘤、血液病的临床治疗和基础研究,如穴位注射中药抗肿瘤、增加肌体抗病力;穴位及局部中药膏敷贴抗肿瘤、止痛消肿通经络等在中医药防治肿瘤血液系统疾病的研究处于省内领先水平。中医药治疗肿瘤的机理,在于调整机体的气血、津液、脏腑、经脉等整体功能,平衡阴阳。中医肿瘤临床用药,不仅在于治邪实之际,更在于调整正虚之本,激发人体内在强大的抗癌自愈能力,故一般较少毒副作用发生,是有效、低毒的治癌手段。

对早、中期的病人,在尽可能不伤害身体的条件下,改善或消除症状,使瘤体稳定、缩小甚至消失;对于晚期癌症,可以帮助病人较长期的疾病周旋,在不降低生活质量的条件下,争取带瘤长期生存。手术及放疗、化疗病人配合中药治疗,能加速患者的体能恢复,提高疗效,减轻消化道症状、骨髓抑制、脱发等毒副作用的发生,并能控制转移及复发;晚期、年迈或有严重它脏疾患的不适宜手术、放疗、化疗的病人,及手术、放疗、化疗后效果不佳者,中药治疗能改善症状、稳定瘤体、延长生存期;肿瘤高危人群(如乳腺癌家族、癌前病变等),中药治疗可延迟或防止肿瘤发生。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医院动态

更多 >

我院专家响应国家号召积极报名参与援非医疗任务

为做好埃博拉出血热疫情防控和患者医疗救治工作,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下发的《关于推荐援外医疗队中医专家的通知》的有关要求,我院于8月13日召开专门会议传达通知精神并迅速组织开展援外(赴利比里亚)医疗专家推荐工作。 院党委书记关立峰根据上级主管部门要求主持召开相关人员参加的紧急会议,向与会者传达了国家对此次援外医疗任务安排、中医专家推荐资格、名额条件及时间要求,同时研究制定了对参与援外医疗任务人员的政策待遇等。希望我院符合条件的专家能够积极响应上级的号召,认真对待并积极参与此项工作。 医务科负责人对符合相应条件者逐一发出号召,符合条件的专家纷纷表达了参与此次援外任务的意愿。经过资格审核和研究,最终,我院肝脾胃科副主任张禹副主任医师和潘祥滨副主任医师二人获得推荐资格,将代表我院参与此次援外医疗任务。 随后,关书记代表院领导班子与张禹、潘祥滨同志举行了简短的座谈。对二位年轻专家不畏生命危险、挺身而出,积极响应上级号召报名参与此次援外医疗任务表示了赞赏和肯定。他们的积极行为充分展现了医务工作者应有的大无畏的人道主义精神和救死扶伤精神,同时也充分展现了我院新一代青年医生良好的医德品质和精神风貌。 据了解,在13日当晚,潘祥滨副主任医师即动身赶赴北京,代表我省及我院出席了于14日上午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举行的中医药防治埃博拉出血热诊治方案研讨会。目前,二位专家已经做好了各方面的准备,随时等候上级的命令启程奔赴利比里亚疫区参与博拉出血热疫情防控和患者医疗救治工作。 供稿/编辑:宣传部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排卵期同房后小腹发胀怎么回事
冷启刚
回答: 排卵期同房后小腹发胀可能与生理性排卵反应、盆腔充血、泌尿系统感染、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炎性疾病等因素有关,可通过观察休息、抗感染治疗、药物干预等方式缓解。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建议及时就医。 1. 生理性排卵反应 排卵过程中卵泡破裂释放卵子可能刺激腹膜,导致短暂性小腹坠胀感。部分女性对前列腺素敏感性增高,可能引发子宫收缩性疼痛。这种情况通常伴随透明拉丝状白带增多,体温轻微升高,症状多在1-2天内自行缓解。建议避免剧烈运动,使用热水袋热敷下腹部帮助缓解不适。 2. 盆腔充血 同房时盆腔器官血流加速可能加重排卵期原有的充血状态。表现为下腹双侧对称性胀痛,可能放射至腰骶部,体位改变时症状明显。这与激素水平变化导致的血管扩张有关,通常无须特殊处理。保持半卧位休息可减轻症状,避免频繁按压腹部。 3. 泌尿系统感染 同房后细菌逆行感染可能引发膀胱炎或尿道炎,出现下腹坠胀伴尿频尿急。常见病原体包括大肠埃希菌、葡萄球菌等。可遵医嘱使用盐酸左氧氟沙星片、头孢克肟分散片、磷霉素氨丁三醇散等抗菌药物。治疗期间需多饮水,每日保持1500-2000毫升饮水量。 4. 子宫内膜异位症 异位内膜组织在卵巢或直肠子宫陷凹处种植时,排卵期激素波动可能加重病灶充血。典型表现为进行性加重的深部性交痛,可能伴随排便疼痛。确诊需依靠腹腔镜检查,药物治疗可选择地诺孕素片、醋酸亮丙瑞林微球、散结镇痛胶囊等。建议记录疼痛周期与月经关系供医生参考。 5. 盆腔炎性疾病 淋病奈瑟菌或衣原体感染可能引发输卵管炎,表现为同房后持续下腹痛伴异常阴道分泌物。急性期可能出现发热,妇科检查可见宫颈举痛。需规范使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联合多西环素片治疗,慢性期可配合康妇炎胶囊改善盆腔微循环。治疗期间应禁止同房,性伴侣需同步检查。 日常应注意观察症状变化,记录疼痛性质、持续时间及伴随症状。保持外阴清洁干燥,选择棉质透气内裤。饮食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可适量增加南瓜、山药等富含维生素B族的食物。若胀痛持续超过3天或出现发热、异常出血等情况,建议尽早就诊妇科进行超声检查与分泌物检测。规律作息与适度运动有助于维持内分泌平衡,减少排卵期不适发生概率。 冷启刚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妇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