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儿童医院

ICU (共6位医生)

科室简介

哈尔滨市儿童医院重症监护中心(原急救中心)成立于1987年,是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在中国资助建立的13个儿童急救中心之一。多年来一直承担着省内外30多个市县小儿危重症的救治工作。1995年被评为哈尔滨市卫生局重点建设学科,2008年再次通过评审。经过20多年的不断发展与提高,其救治能力已达国内同类医院的先进水平,成为黑龙江省儿科急诊急救领域的龙头单位,也是省、市小儿急救的临床、教学和科研基地。曾连续四次被评为哈尔滨市劳模先进集体,并荣获“全国青年标兵”、“全国青年文明号”、“巾帼文明示范岗”等光荣称号。

近5年科室收治患儿4300余名,抢救成功率达90%以上,病死率逐年下降;呼吸机治疗500多人次,成功率达80%以上。全体医护人员以精湛的技术、优质的服务、良好的医德赢得全社会的广泛认同。

床位和设备

重症监护中心位于门诊综合楼四层,占地面积约2000平方米。科室设有NICU、PICU和CCU,床位为20张,收治所有儿科危重症,包括外科和耳鼻喉科术前及术后的重症患儿。中心配有进口呼吸机16台,其中8台可用于新生儿和早产儿;各种多功能监护仪16台,部分可进行有创血压监护和呼出二氧化碳监测;西门子床边X光机,能随时为重症患者进行床边拍片检查;血气分析仪,仅用0.1毫升血液即可为疑有呼吸或代谢异常的小儿以及呼吸机治疗的患儿进行检测,帮助医师分析和诊断相关疾病;一氧化氮吸入设备,用于新生儿和先心病术后肺动脉高压以及其他小儿重症低氧的治疗;血液过滤机,用于3岁以上小儿的急性肾功能衰竭和急性中毒的抢救;科室还配有用于心跳突停复苏及心律失常治疗的除颤仪,以及用于新生儿及早产儿的各种保温箱和蓝光箱、微量输液泵、血糖仪等设备。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医院动态

更多 >

省市领导视察我院法律诊所

7月31日,省法学会会长王东华、市政法委书记王小溪、市法律学会会长陆文君、道里区委书记郭冀平等领导来到我院视察医院法律诊所工作开展情况。院长丁凤姝、党委书记钱朝霞、副院长于波、纪委书记张嫣等领导陪同视察。 王东华会长一行先后参观了门诊大厅、法律诊所办公室、沟通调解室等,详细了解了法律诊所的构成、工作流程及成立以来的工作情况。据介绍,我院医院法律诊所成立于5月12日,成员包括社区工作者、哈尔滨商业大学法学院副教授、黑龙江法平律师事务所副主任、黑龙江民强法律事务所律师等。诊所成立两个半月以来,接待患者求助6起,为近50人次提供无偿法律援助及咨询,得到患者和医院的认可。 王东华会长充分肯定了法律诊所的工作,同时指出,法律诊所进医院是一个新的课题,是一项创新的工作,希望法律诊所在今后的工作中坚持“以情据理”,依法做好医院纠纷矛盾调解工作,为构建良好的医疗环境做出贡献。(文:唐婷)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假性自闭症孩子的症状可以恢复吗
王志新
回答: 假性自闭症孩子的症状通常可以恢复,通过科学干预和家庭支持可显著改善行为表现。假性自闭症多由环境刺激不足、教养方式不当或短期心理创伤等因素引起,与典型自闭症谱系障碍的神经发育异常有本质区别。 1、环境调整 创造稳定的生活环境和规律的作息有助于缓解假性自闭症状。家长需减少电子屏幕暴露时间,增加亲子互动游戏,如积木搭建、绘本共读等结构化活动。保持家庭氛围和谐,避免频繁更换照料者或居住环境,逐步帮助孩子重建安全感。 2、行为干预 应用正向行为支持技术可改善社交回避行为。家长需通过即时奖励强化孩子的眼神接触、简单指令回应等行为,采用图片交换沟通系统辅助表达需求。每日安排15-20分钟地板时间游戏,跟随孩子兴趣引导互动,避免强迫性社交训练。 3、感统训练 针对感觉处理异常可进行专业感统康复。旋转秋千、触觉刷等前庭觉训练能改善注意力分散,平衡木、蹦床活动可调节肢体协调性。家长需观察孩子对声光刺激的敏感程度,逐步脱敏训练每周3-4次,每次不超过30分钟。 4、心理疏导 短期创伤事件引发的症状需心理治疗介入。游戏治疗能帮助孩子表达压抑情绪,沙盘治疗适用于语言受限者。家长需配合治疗师记录行为变化,避免在治疗过程中表现出焦虑情绪,防止二次心理伤害。 5、营养管理 均衡饮食有助于神经功能恢复。增加富含Omega-3的深海鱼类、维生素B族丰富的全谷物,限制精制糖和人工添加剂摄入。对存在挑食行为的孩子,家长需采用小份量多次供餐,将新食物与偏好食物混合过渡。 假性自闭症的干预需要家长保持耐心,建立稳定的日常活动流程,每天固定安排社交互动时间但不过度刺激。定期评估孩子对干预措施的反应,若3-6个月未见改善或出现自伤等严重行为,应及时寻求儿童精神科医生评估排除典型自闭症可能。日常生活中注意避免将孩子与其他儿童过度比较,关注微小进步并及时给予积极反馈。 王志新主任医师中日友好医院儿科
复旦版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