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儿童医院

口腔内科 (共9位医生)

科室简介

哈尔滨市儿童医院口腔科成立于1981年,1999年9月开始与加拿大中国儿童健康基金会和国内著名的口腔院校建立友好协作关系,被黑龙江省卫生厅授予 “黑龙江省儿童口腔疾病防治中心”的称号,在省内率先提出预防和治疗并重保持儿童口腔健康的理念。我科室坚持以人为本、科技为先,大力扶植和鼓励科研创新,全面推进科室学术发展与繁荣。现有医生11人,其中获博士学位1人,硕士学位5人,学士学位5人,是一支技术全面、训练有素的医疗团队,拥有精湛的口腔疾病诊疗技术,提供儿童乐园般的就诊环境和人性化的诊疗服务设施。

口腔内科在省内率先开展儿童牙体窝沟封闭技术、咬合诱导、注射式根管糊剂充填乳牙等新技术新疗法,对婴幼儿龋病的治疗、乳磨牙髓室底穿孔的治疗、根尖孔未形成的恒前牙急性牙外伤露髓的活髓切断术、乳牙急性牙折露髓局麻下一次性拔髓等都有独特的治疗方法,在同行中处于领先位置。最新引进应用伢典无痛除腐技术、儿童后牙预成冠修复治疗等新技术,更好的满足了患者的各种需求,在我省儿童口腔医学领域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口腔正畸科主要依靠各种活动矫治器、功能矫治器和固定矫治器等矫正手段,诊治各类儿童错牙合畸形的常见病、多发病和疑难病的常规治疗,包括18岁以下儿童及青少年因遗传、口腔不良习惯或替牙期障碍等原因造成的乳牙期、替牙期和恒牙期的各类安氏错牙合畸形。倡导自乳牙期定期检查配合早期预防性和阻断性正畸治疗,安全引导儿童、青少年的牙、牙牙合、颅面生长发育,及时纠正不良诱因导致的牙颌畸形。同时,和口腔外科共同开展唇腭裂患儿序列治疗,对唇腭裂患儿错牙合畸形进行手术前、后的正畸治疗等。

口腔外科早已成为美国“微笑列车”合作机构,在东北三省率先实现了婴幼儿乃至新生儿时期唇腭裂同期手术,具有很强的处理疑难危重及复杂小儿口腔疾病的能力,并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与同行的好评。以口腔科为核心,与美国“微笑联盟”合作成立了国内第三家、东北三省第一家“唇腭裂序列治疗中心”,整合儿童医院全方面儿科专家的优势,在唇腭裂序列治疗方面具有十分丰富的临床经验。现已大量开展唇腭裂综合序列治疗手术治疗工作,实施牙槽突裂植骨手术、咽后壁瓣咽成形术等。

“预防重于治疗”,在口腔疾病预防工作中,我科室承担着黑龙江省儿童口腔常见病防治及哈尔滨市儿童口腔健康状况普查工作,提供全方位的口腔健康知识宣教、菌斑显示与牙周清洗、窝沟封闭、氟化泡沫防龋治疗、非创伤性充填(ART)、护齿托的应用等医疗服务,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工作方针,建议儿童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学习正确的刷牙方法,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降低我省儿童患龋率。

针对哭闹、不配合患儿和患有全身疾病的儿童,包括患有脑瘫、自闭症、多动症等疾病患儿,我科室根据患儿年龄、身体健康状况等选择水合氯醛灌肠镇静、笑气镇静麻醉或全麻等不同方式给予配合治疗,诊疗过程中具备严格的四手操作,有效的提高诊治效率,最大限度的避免给患儿造成精神或身体的伤害。

孩子是世界的未来,是生命的延续,孩子牙齿的健康关系到生活的质量,关系到孩子的身心健康,我们愿意用真诚与爱心塑造孩子健康、自信的微笑,我们希望看到每一个孩子都可以绽放阳光般灿烂的笑容。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医院动态

更多 >

省市领导视察我院法律诊所

7月31日,省法学会会长王东华、市政法委书记王小溪、市法律学会会长陆文君、道里区委书记郭冀平等领导来到我院视察医院法律诊所工作开展情况。院长丁凤姝、党委书记钱朝霞、副院长于波、纪委书记张嫣等领导陪同视察。 王东华会长一行先后参观了门诊大厅、法律诊所办公室、沟通调解室等,详细了解了法律诊所的构成、工作流程及成立以来的工作情况。据介绍,我院医院法律诊所成立于5月12日,成员包括社区工作者、哈尔滨商业大学法学院副教授、黑龙江法平律师事务所副主任、黑龙江民强法律事务所律师等。诊所成立两个半月以来,接待患者求助6起,为近50人次提供无偿法律援助及咨询,得到患者和医院的认可。 王东华会长充分肯定了法律诊所的工作,同时指出,法律诊所进医院是一个新的课题,是一项创新的工作,希望法律诊所在今后的工作中坚持“以情据理”,依法做好医院纠纷矛盾调解工作,为构建良好的医疗环境做出贡献。(文:唐婷)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被红火蚁咬了怎么办
聂小娟
回答: 被红火蚁咬了可通过局部冷敷、清洁消毒、外用药物、口服药物、就医处理等方式治疗。红火蚁叮咬通常由蚁酸刺激、过敏反应、继发感染、毒素反应、个体差异等原因引起。 1、局部冷敷 被红火蚁咬伤后立即用冰袋或冷毛巾敷在患处10-15分钟,可缓解疼痛和肿胀。冷敷能收缩血管,减少蚁酸扩散,降低局部炎症反应。避免直接使用冰块接触皮肤,需用干净毛巾包裹。若皮肤出现冻伤迹象需停止冷敷。冷敷后观察是否出现皮疹或呼吸困难等过敏症状。 2、清洁消毒 使用肥皂水或生理盐水彻底清洗叮咬部位,去除残留蚁酸和污垢。可用碘伏溶液或75%酒精消毒创面,预防细菌感染。清洗时避免用力揉搓皮肤,防止水疱破裂。保持伤口干燥,不要用手抓挠。儿童被叮咬后家长需检查是否有多个叮咬点。 3、外用药物 局部涂抹氢化可的松乳膏缓解瘙痒和炎症,或使用炉甘石洗剂镇静皮肤。继发感染时可外用莫匹罗星软膏。避免使用含薄荷成分的药膏,可能加重刺激。过敏体质者可预先服用抗组胺药物。药物使用前需阅读说明书,孕妇及婴幼儿用药需咨询医生。 4、口服药物 出现全身过敏反应时需口服氯雷他定片或西替利嗪片抗过敏。疼痛明显可短期服用布洛芬缓释胶囊。严重过敏者需立即就医注射肾上腺素。服药期间禁止饮酒,避免驾驶车辆。有慢性病患者需告知医生用药史,防止药物相互作用。 5、就医处理 若出现胸闷、喉头水肿、血压下降等严重过敏反应,需立即急诊救治。伤口化脓、持续肿胀超过3天或发热时应就诊皮肤科。医生会根据情况给予糖皮质激素注射或抗生素治疗。既往有过敏史者被叮咬后建议留院监测。记录红火蚁叮咬时间和症状变化有助于医生判断。 被红火蚁叮咬后24小时内避免剧烈运动,防止毒素扩散。穿着长袖衣物和封闭式鞋袜可预防叮咬。户外活动前喷洒驱虫剂,避开蚁巢区域。家中发现红火蚁需联系专业机构灭治。过敏体质者应随身携带抗过敏药物,并告知同行人员急救措施。恢复期饮食宜清淡,多饮水促进毒素代谢,避免食用海鲜等易致敏食物。 聂小娟副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皮肤科
复旦版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