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儿童医院

我院泌尿内分泌科组织“小糖豆”夏令营

时间:2014-07-31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日前,我院泌尿内分泌科举办第二期儿童糖尿病主题夏令营活动,20余名“小糖豆”和家长参加了夏令营。院长丁凤姝、党委书记钱朝霞、副院长李怀宁、纪委书记张嫣、医务科科长杨欣燕、泌尿内分泌科主任才绍江参加开营仪式。

  据了解,1995年—2010年期间,我国儿童糖尿病患病率显著提高。我院泌尿内分泌科每年收治糖尿病患儿100余例,多来自黑龙江、吉林、辽宁及内蒙地区,以1型糖尿病居多,其中年龄最小的为8个月。2012年儿童医院泌尿内分泌科率先在省内应用胰岛素泵治疗儿童糖尿病,日前,科室成功地为1名8个月和1名9个月的患儿佩戴胰岛素泵,两个孩子血糖控制良好。现科室治疗水平已跻身于国内先进行列,今年还成为“WDF”暨世界糖尿病基金会中国糖尿病协作组的基地之一。

  考虑到科室患儿普遍年龄小,对疾病了解、控制能力较弱,而血糖控制情况直接影响他们的生命安全和生活质量,儿童医院泌尿内分泌科认识到对孩子家长的教育、管理、培训非常必要,现科室已经成功举办了两期主题冬令营、夏令营。

  在此次夏令营举办过程中,科室安排专家为家长们进行了糖尿病相关知识的讲座,包括糖尿病治疗的历史进程、糖尿病饮食管理、糖尿病运动疗法、如何防治低血糖、糖尿病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3C治疗等。

  活动上,6岁的林林(化名),圆圆的脸蛋,天真烂漫的笑容,很难让人相信,这个小女孩患有糖尿病已有一年了,自从被确诊后,血糖仪、注射器、胰岛素成为她生活中的玩伴,并且很可能要伴随她一生。林林的妈妈流着泪说每次给孩子验血糖,当针扎破孩子的手指鲜红的血流出来的时候,针像是扎到了妈妈的心上一样难受,生活中不能像其他孩子一样尽情的玩耍,每天的饮食被严格地控制,进食的时间和数量要精确到分和克,零食甜食与林林的世界已经没有了交集,备受煎熬的感觉,仿佛一辈子那么长,没有经历过的人是不可能理解那种绝望。

  在场所有患儿家长都经历了难以形容的心路历程,强强(化名)的爸爸说,我们已无心工作,每天都满怀希望的寻找最新的治疗进展,孩子三餐都要用小本记录以便根据监测结果控制血糖的规律,他们必须使孩子的血糖控制在相对稳定的正常范围内,才有可能在未来的很长岁月里不发生糖尿病的并发症,无法享受无忧无虑的童年。听着患儿家长的讲述活动现场的人们无不泪眼朦胧。医生说,一个家庭里面出现了糖尿病的孩子,在最困难的时候才最能发现人间的真情,证明着亲情的伟大,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至关重要。通过胰岛素泵的治疗,以达到使患儿与健康儿童一样生长发育、长大成人的目标。

  科室还为“小糖豆”们安排了充满趣味的拓展活动。希望他们通过这些活动锻炼团结、合作的精神,并拥有面对困难的勇气。患儿家长肖先生说,通过冬令营和夏令营,我们能从专家的讲座中了解到更专业、细致的疾病知识,同时也能与其他家长们沟通和交流平时照顾孩子的一些经验。两次活动我们都参加了,以后也会继续参加的。(文: 唐婷 王丹 金卓)

医院动态

更多 >

省市领导视察我院法律诊所

7月31日,省法学会会长王东华、市政法委书记王小溪、市法律学会会长陆文君、道里区委书记郭冀平等领导来到我院视察医院法律诊所工作开展情况。院长丁凤姝、党委书记钱朝霞、副院长于波、纪委书记张嫣等领导陪同视察。 王东华会长一行先后参观了门诊大厅、法律诊所办公室、沟通调解室等,详细了解了法律诊所的构成、工作流程及成立以来的工作情况。据介绍,我院医院法律诊所成立于5月12日,成员包括社区工作者、哈尔滨商业大学法学院副教授、黑龙江法平律师事务所副主任、黑龙江民强法律事务所律师等。诊所成立两个半月以来,接待患者求助6起,为近50人次提供无偿法律援助及咨询,得到患者和医院的认可。 王东华会长充分肯定了法律诊所的工作,同时指出,法律诊所进医院是一个新的课题,是一项创新的工作,希望法律诊所在今后的工作中坚持“以情据理”,依法做好医院纠纷矛盾调解工作,为构建良好的医疗环境做出贡献。(文:唐婷)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假性自闭症孩子的症状可以恢复吗
王志新
回答: 假性自闭症孩子的症状通常可以恢复,通过科学干预和家庭支持可显著改善行为表现。假性自闭症多由环境刺激不足、教养方式不当或短期心理创伤等因素引起,与典型自闭症谱系障碍的神经发育异常有本质区别。 1、环境调整 创造稳定的生活环境和规律的作息有助于缓解假性自闭症状。家长需减少电子屏幕暴露时间,增加亲子互动游戏,如积木搭建、绘本共读等结构化活动。保持家庭氛围和谐,避免频繁更换照料者或居住环境,逐步帮助孩子重建安全感。 2、行为干预 应用正向行为支持技术可改善社交回避行为。家长需通过即时奖励强化孩子的眼神接触、简单指令回应等行为,采用图片交换沟通系统辅助表达需求。每日安排15-20分钟地板时间游戏,跟随孩子兴趣引导互动,避免强迫性社交训练。 3、感统训练 针对感觉处理异常可进行专业感统康复。旋转秋千、触觉刷等前庭觉训练能改善注意力分散,平衡木、蹦床活动可调节肢体协调性。家长需观察孩子对声光刺激的敏感程度,逐步脱敏训练每周3-4次,每次不超过30分钟。 4、心理疏导 短期创伤事件引发的症状需心理治疗介入。游戏治疗能帮助孩子表达压抑情绪,沙盘治疗适用于语言受限者。家长需配合治疗师记录行为变化,避免在治疗过程中表现出焦虑情绪,防止二次心理伤害。 5、营养管理 均衡饮食有助于神经功能恢复。增加富含Omega-3的深海鱼类、维生素B族丰富的全谷物,限制精制糖和人工添加剂摄入。对存在挑食行为的孩子,家长需采用小份量多次供餐,将新食物与偏好食物混合过渡。 假性自闭症的干预需要家长保持耐心,建立稳定的日常活动流程,每天固定安排社交互动时间但不过度刺激。定期评估孩子对干预措施的反应,若3-6个月未见改善或出现自伤等严重行为,应及时寻求儿童精神科医生评估排除典型自闭症可能。日常生活中注意避免将孩子与其他儿童过度比较,关注微小进步并及时给予积极反馈。 王志新主任医师中日友好医院儿科
复旦版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