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儿童医院

医院介绍 Hospital about us

基本资料

医院等级:三级甲等

医院类型:儿童医院

医院性质:公立

医院医保:

特色科室:青春期门诊

预约挂号
医院介绍

哈尔滨市儿童医院创建于1955年,作为黑龙江省唯一一所三级甲等儿童专科医院,承担了黑龙江省及周边地区0―18岁儿童各种疾病的诊疗、急救、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等工作。儿童医院现有编制床位900张,33个专业和临床科室,22个医技科室。以儿内科、儿外科(含眼科、耳鼻喉科)、急诊急救为主体,以语言治疗中心、青春期门诊、听力筛查诊治科等一系列科室为特色。现有2个省级质量控制中心,1个市级研究所,1个市级重点领军人才梯队学科,2个市级领军人才梯队学科。被授予“黑龙江省儿科急诊急救基地”、“中华放射学会东北三省儿科影像基地”称号。2009年,被授予“黑龙江省儿童医疗中心”称号。成立全国第三家、东北三省首家—“美国微笑联盟·哈尔滨市儿童医院唇腭裂治疗中心”。多年来,医院先后与加拿大埃德蒙顿市阿尔伯塔大学儿科系、韩国富川世宗病院、韩国延世大学医学院、韩国首尔大学医学院建立友好医院;并搭建了与美国霍普金斯大学医院、香港大学玛丽医院长期访问、交流的平台;与北京儿童医院、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等诸多国内知名医院进行学术交流、讲学活动、人才培养计划。致力于将医院科研工作做大做强,形成医教研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创建一所研究型医院。医院现建筑面积49770㎡,占地面积:30800㎡,医疗用房44800㎡,现在建内科综合楼建筑面积18675㎡,分为地下一层和地上十四层预计于2013年6月投入使用。编制床位650张。我院目前核定编制数为801人,现实有在编职工779人,编制内医生277人,护士319人;编制外医生15人,护士162人。2011年,医院完成门诊量为75.9万人次,同比增长6.65%;出院人数2.9万人次;手术4873例;治疗有效率为97.5%;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94%;死亡率已连续两年维持在0.1%,婴儿死亡率为0.07%。大医精诚,医道菩提。哈尔滨市儿童医院的医护人员秉承“护佑童心,臻于至善”的服务理念,从“以病人为中心”逐步向“以健康为中心”的医疗服务领域拓展,将“全省唯一、专业独特”的优势,变成永久的特色与品牌,不断攀升医学事业的新高峰,努力为广大儿童健康服务!

医院动态

更多 >

省市领导视察我院法律诊所

7月31日,省法学会会长王东华、市政法委书记王小溪、市法律学会会长陆文君、道里区委书记郭冀平等领导来到我院视察医院法律诊所工作开展情况。院长丁凤姝、党委书记钱朝霞、副院长于波、纪委书记张嫣等领导陪同视察。 王东华会长一行先后参观了门诊大厅、法律诊所办公室、沟通调解室等,详细了解了法律诊所的构成、工作流程及成立以来的工作情况。据介绍,我院医院法律诊所成立于5月12日,成员包括社区工作者、哈尔滨商业大学法学院副教授、黑龙江法平律师事务所副主任、黑龙江民强法律事务所律师等。诊所成立两个半月以来,接待患者求助6起,为近50人次提供无偿法律援助及咨询,得到患者和医院的认可。 王东华会长充分肯定了法律诊所的工作,同时指出,法律诊所进医院是一个新的课题,是一项创新的工作,希望法律诊所在今后的工作中坚持“以情据理”,依法做好医院纠纷矛盾调解工作,为构建良好的医疗环境做出贡献。(文:唐婷)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假性自闭症孩子的症状可以恢复吗
王志新
回答: 假性自闭症孩子的症状通常可以恢复,通过科学干预和家庭支持可显著改善行为表现。假性自闭症多由环境刺激不足、教养方式不当或短期心理创伤等因素引起,与典型自闭症谱系障碍的神经发育异常有本质区别。 1、环境调整 创造稳定的生活环境和规律的作息有助于缓解假性自闭症状。家长需减少电子屏幕暴露时间,增加亲子互动游戏,如积木搭建、绘本共读等结构化活动。保持家庭氛围和谐,避免频繁更换照料者或居住环境,逐步帮助孩子重建安全感。 2、行为干预 应用正向行为支持技术可改善社交回避行为。家长需通过即时奖励强化孩子的眼神接触、简单指令回应等行为,采用图片交换沟通系统辅助表达需求。每日安排15-20分钟地板时间游戏,跟随孩子兴趣引导互动,避免强迫性社交训练。 3、感统训练 针对感觉处理异常可进行专业感统康复。旋转秋千、触觉刷等前庭觉训练能改善注意力分散,平衡木、蹦床活动可调节肢体协调性。家长需观察孩子对声光刺激的敏感程度,逐步脱敏训练每周3-4次,每次不超过30分钟。 4、心理疏导 短期创伤事件引发的症状需心理治疗介入。游戏治疗能帮助孩子表达压抑情绪,沙盘治疗适用于语言受限者。家长需配合治疗师记录行为变化,避免在治疗过程中表现出焦虑情绪,防止二次心理伤害。 5、营养管理 均衡饮食有助于神经功能恢复。增加富含Omega-3的深海鱼类、维生素B族丰富的全谷物,限制精制糖和人工添加剂摄入。对存在挑食行为的孩子,家长需采用小份量多次供餐,将新食物与偏好食物混合过渡。 假性自闭症的干预需要家长保持耐心,建立稳定的日常活动流程,每天固定安排社交互动时间但不过度刺激。定期评估孩子对干预措施的反应,若3-6个月未见改善或出现自伤等严重行为,应及时寻求儿童精神科医生评估排除典型自闭症可能。日常生活中注意避免将孩子与其他儿童过度比较,关注微小进步并及时给予积极反馈。 王志新主任医师中日友好医院儿科
复旦版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