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第一医院

内分泌科 (共4位医生)

科室简介

内分泌科是集诊断、治疗、科研教学、健康教育为一体的临床科室。除承担内分泌代谢病的医疗工作外,还负责免疫、风湿、遗传等方面的医疗工作。科主任吴东红是我省、市内分泌学科带头人,现任黑龙江省内分泌学会副主任委员、哈尔滨市内分泌学会主任委员等职务。内分泌科拥有一支训练有素的医护队伍,现有医生11人,护士14人,检验医师2人。在临床上可诊治下丘脑-垂体疾病、甲状腺疾病、肾上腺疾病、性腺疾病和糖尿病、肥胖症、痛风、脂代谢调节异常、骨质疏松症、更年期综合征等内分泌病、代谢病及风湿热、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肌炎、血管炎、强直性脊柱炎、骨关节炎等。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甲状腺危象等内分泌急症有行之有效的抢救措施。现有病床38张,分楼上、楼下两层。其中:普通病床31张,特需病房4间。

内分泌科在糖尿病治疗方面力求精细、科学化、人性化,为患者提供饮食、运动、教育、药物、监测一体化的治疗程序,尤其重视糖尿病的预防。科室的糖尿病教育已坚持十余年,每月举行一次大型糖尿病知识讲座,并以科室为单位每周为住院患者举行一次小型讲座,讲座的内容广泛新颖、形式多样,集中讲课、个别咨询,结合实际精练易懂,同时与营养科联合举办糖尿病试餐会,并为每一位住院患者制订食谱,已成为糖尿病治疗的培训基地,尤其在糖尿病强化治疗方面一直走在省内前列,率先在黑龙江省开展双C治疗(即胰岛素泵和24小时动态血糖监测联合治疗),这也是目前国内外采用的让糖尿病患者血糖达到良好控制目标的最理想的强化治疗手段。为脆性糖尿病、难治性高血糖、反复低血糖发作的糖尿病患者提供了快速有效的降糖措施。此外对糖尿病足溃疡的治疗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为多数面临截肢的患者保全了肢体,保证了生活质量。

内分泌科拥有现代化的内分泌实验室、双能X线骨密度仪和配合肥胖门诊的测脂仪,可进行多种内分泌功能试验及检测多种内分泌相关激素:甲状腺激素和甲状腺抗体、性腺激素、肾上腺激素、垂体激素、肿瘤标志物测定、抗ccp抗体、快速血糖测定、血酮测定、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白蛋白的测定、胰岛素、C肽及胰岛素抗体测定、脂肪含量测定和骨密度测定。科室还为糖尿病患者配备了胰岛素泵、24小时动态血糖监测仪和糖尿病治疗仪。在抓好临床和教学工作的基础上,积极开展科研和新技术,多年来承担了多项科研项目并多次获奖。目前承担国家、省、市科研项目5项。内分泌科放免实验室检测项目:(1)性腺系列(2)肿瘤系列(3)甲状腺系列(4)胰岛素功能及其它上述检测项目均在周一、三、五进行。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假性自闭症孩子的症状可以恢复吗
王志新
回答: 假性自闭症孩子的症状通常可以恢复,通过科学干预和家庭支持可显著改善行为表现。假性自闭症多由环境刺激不足、教养方式不当或短期心理创伤等因素引起,与典型自闭症谱系障碍的神经发育异常有本质区别。 1、环境调整 创造稳定的生活环境和规律的作息有助于缓解假性自闭症状。家长需减少电子屏幕暴露时间,增加亲子互动游戏,如积木搭建、绘本共读等结构化活动。保持家庭氛围和谐,避免频繁更换照料者或居住环境,逐步帮助孩子重建安全感。 2、行为干预 应用正向行为支持技术可改善社交回避行为。家长需通过即时奖励强化孩子的眼神接触、简单指令回应等行为,采用图片交换沟通系统辅助表达需求。每日安排15-20分钟地板时间游戏,跟随孩子兴趣引导互动,避免强迫性社交训练。 3、感统训练 针对感觉处理异常可进行专业感统康复。旋转秋千、触觉刷等前庭觉训练能改善注意力分散,平衡木、蹦床活动可调节肢体协调性。家长需观察孩子对声光刺激的敏感程度,逐步脱敏训练每周3-4次,每次不超过30分钟。 4、心理疏导 短期创伤事件引发的症状需心理治疗介入。游戏治疗能帮助孩子表达压抑情绪,沙盘治疗适用于语言受限者。家长需配合治疗师记录行为变化,避免在治疗过程中表现出焦虑情绪,防止二次心理伤害。 5、营养管理 均衡饮食有助于神经功能恢复。增加富含Omega-3的深海鱼类、维生素B族丰富的全谷物,限制精制糖和人工添加剂摄入。对存在挑食行为的孩子,家长需采用小份量多次供餐,将新食物与偏好食物混合过渡。 假性自闭症的干预需要家长保持耐心,建立稳定的日常活动流程,每天固定安排社交互动时间但不过度刺激。定期评估孩子对干预措施的反应,若3-6个月未见改善或出现自伤等严重行为,应及时寻求儿童精神科医生评估排除典型自闭症可能。日常生活中注意避免将孩子与其他儿童过度比较,关注微小进步并及时给予积极反馈。 王志新主任医师中日友好医院儿科
复旦版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