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第一医院

医院介绍 Hospital about us

基本资料

医院等级:三级甲等

医院类型:综合医院

医院性质:公立

医院医保:

特色科室:普外科、眼科

预约挂号
医院介绍

哈尔滨市第一医院始建于1913年,历史悠久。早期名称为哈尔滨市董事会第一医院、市立医院。1949年定名为哈尔滨市第一医院。哈尔滨市第一医院是哈尔滨市建院时间最长、市直卫生系统最大的综合性医院、哈市区域性医疗卫生中心和急诊急救基地医院、卫生部首批“三级甲等医院”。1993年被世界卫生组织授予爱婴医院的称号。2009年我院分别与北京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和北京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签定合作协议,先后成为北京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的“运动创伤诊疗基地”、“脊柱外科基地”;北京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超声诊断介入治疗分中心”和“乳腺中心合作医院”,开启了医院发展的新篇章。医院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办院宗旨,不断提升医疗质量,使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稳步攀升。2010年又顺利通过了“三甲”医院的第二轮复审。先后获得了“中国质量万里行服务信誉满意单位”、“省级文明单位标兵”、“全省卫生系统创建群众满意医院活动先进集体”等光荣称号,在历次抗震救灾和应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医疗救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医院现有建筑面积95382平方米,占地面积2.6万平方米。编制床位1000张,设有38个临床科室、15个辅助诊断科室,还包括血液肿瘤和医学科学等两个研究所。年均门诊量近50万人次,,出院病人数3万人次,手术万余例。哈市第一医院始终将人才培养、技术创新和优质服务作为发展动力,以加强重点学科建设,开展差异化竞争,实施科教兴院等措施增强医院的生机与活力。在致力于发展高、精、尖技术的同时,加大科技投入,夯实基础设施,提升内涵质量,从而全面促进了医院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哈市第一医院拥有血液内科、心内科、呼吸内科、骨外科、消化病专科、内分泌科、麻醉科、泌尿外科、妇科等十余个国家、省、市、局级重点学科及特色技术科室。医院大力推进医疗领域的拓展和医疗技术的创新,保持了重点学科的技术优势。医院率先在省内开展了介入、腔镜及治疗拇外翻等有专科特色的微创优势技术。介入技术如:冠脉造影及PTCA支架治疗、心律失常射频消融、先心病房、室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术;腹主动脉瘤的介入治疗;肠道支架植入术、颅内动脉瘤的多方法栓塞、颅内支架术、选择性动脉溶栓术等;腔镜技术包括:腹腔镜、宫腔镜、胸腔镜、支气管镜、经皮肾镜、膀胱镜、输尿管镜等。开展项目如:运用腹腔镜进行胃癌、结肠癌根治、保留子宫动脉的子宫切除术、肾、肾上腺、肾盂癌根治切除等;特色技术如: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诱导分化治疗;有创——无创序贯治疗危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超声内镜对消化道疾病的诊断;立体定向自体干细胞移植;此外自我院成为北京大学医学部运动创伤诊疗基地、脊柱外科诊疗基地和超声介入中心以来,在脊柱外科、骨关节疾病和乳腺外科方面开展了许多疑难病例的治疗工作。超声科开展的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肝肿瘤技术处于省内领先地位。医院将学科建设、打造精英团队作为工作重点,系统性采取了中青年骨干选拔、住院医师规范化培养等手段来实施科教兴院的战略,并结合医院的对外技术交流的渠道,使之纳入医院发展的常效机制。通过与日本新泻市民病院持续三十年的友好交流,每年派出研修生赴日研修;通过召开学术会议,提升专业领域影响力;通过与北京大学附属北医三院和肿瘤医院的合作项目,定期请北京专家来哈出诊、手术、会诊、建立网络信息交流平台,进行远程会诊等方式,提升我院医护人员的整体业务水平。此外,医院还组织人员分批次,有重点的参加国家级各类学术会议和学习班,到国内其他医院交流学习。并且邀请美国、日本、俄罗斯等医院的知名医疗专家来院讲学和友好互访活动,使医院的对外协作领域不断延伸。近年来,医院进一步建立更加科学有效的奖励机制,对于可行性项目给予扶持、引导,开展院内科技进步表彰活动。先后承担参与国家863计划、省、市级科研立项等工作,在国家级、省级杂志发表论文2000余篇,论着400余部。召开了有影响的大型学术会议30余次。获省市科技进步奖13项;获黑龙江省医疗卫生新技术应用奖65项;获哈尔滨市卫生新技术应用奖109项。我院多个科室分别承担着全市相关专业的技术指导、信息统计、技术咨询、业务培训等职能。医院先进设备医院引进了国内第二台日本东芝320排640层CT、菲利浦1.5T双梯度磁共振成像系统、拥有全省最大的高压氧舱群,可同时容纳34位病人、手术室专用小C臂数字造影机、小型移动X机、西门子四维彩超、床旁彩超、数字胃肠机、超声内镜;全自动酶免分析仪、美国科医人钬激光治疗仪等设备。同时还引进了数字鼻窦内窥镜、支气管镜、胃镜、腹腔镜、宫腔镜、肠镜、关节镜等系列内窥镜等大型仪器和高端设备550余台件。为全面提高诊治水平提供了技术保障。为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我院实施了限时服务、延时服务和无缝隙服务,为病人就诊建立绿色通道和“一条龙”服务。医院恪守“精医、厚德、至善、惠民”的理念,为打造具有人文情怀的数字化精品医院而不懈努力!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假性自闭症孩子的症状可以恢复吗
王志新
回答: 假性自闭症孩子的症状通常可以恢复,通过科学干预和家庭支持可显著改善行为表现。假性自闭症多由环境刺激不足、教养方式不当或短期心理创伤等因素引起,与典型自闭症谱系障碍的神经发育异常有本质区别。 1、环境调整 创造稳定的生活环境和规律的作息有助于缓解假性自闭症状。家长需减少电子屏幕暴露时间,增加亲子互动游戏,如积木搭建、绘本共读等结构化活动。保持家庭氛围和谐,避免频繁更换照料者或居住环境,逐步帮助孩子重建安全感。 2、行为干预 应用正向行为支持技术可改善社交回避行为。家长需通过即时奖励强化孩子的眼神接触、简单指令回应等行为,采用图片交换沟通系统辅助表达需求。每日安排15-20分钟地板时间游戏,跟随孩子兴趣引导互动,避免强迫性社交训练。 3、感统训练 针对感觉处理异常可进行专业感统康复。旋转秋千、触觉刷等前庭觉训练能改善注意力分散,平衡木、蹦床活动可调节肢体协调性。家长需观察孩子对声光刺激的敏感程度,逐步脱敏训练每周3-4次,每次不超过30分钟。 4、心理疏导 短期创伤事件引发的症状需心理治疗介入。游戏治疗能帮助孩子表达压抑情绪,沙盘治疗适用于语言受限者。家长需配合治疗师记录行为变化,避免在治疗过程中表现出焦虑情绪,防止二次心理伤害。 5、营养管理 均衡饮食有助于神经功能恢复。增加富含Omega-3的深海鱼类、维生素B族丰富的全谷物,限制精制糖和人工添加剂摄入。对存在挑食行为的孩子,家长需采用小份量多次供餐,将新食物与偏好食物混合过渡。 假性自闭症的干预需要家长保持耐心,建立稳定的日常活动流程,每天固定安排社交互动时间但不过度刺激。定期评估孩子对干预措施的反应,若3-6个月未见改善或出现自伤等严重行为,应及时寻求儿童精神科医生评估排除典型自闭症可能。日常生活中注意避免将孩子与其他儿童过度比较,关注微小进步并及时给予积极反馈。 王志新主任医师中日友好医院儿科
复旦版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