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242医院

耳鼻喉科 (共1位医生)

科室简介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创建于1990年,现有主任医师3名,副主任医师4名,主治医师2名,住院医师1名。现有病床20张。近年来,随着技术人才和设备的引进,现拥有当今最先进的美国杰西公司生产等离子、德国stoze鼻内镜、二氧化碳激光、丹麦的测听等设备使耳鼻咽喉科疾病的治疗和诊断正朝着微创方向发展,特别是利用鼻内镜治疗视神经损伤等鼻眼相关手术已处于国内领先,也是医院特色科室之一。自2010年6月开展优质护理示范病房,本着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宗旨,给予病人人性化服务,为病人提供舒适的养病环境。

学科带头人及科室骨干曾先后到国内著名的北京同仁医院、北京301医院、北京宣武医院、中山医科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五官医院进修。积累了大量的临床经验,主要擅长鼻内镜鼻腔、鼻窦、鼻眼、鼻颅底相关手术、咽喉部及鼾症的微创手术、喉癌、喉气管狭窄及耳部手术。

2005年撰写的《鼻内镜鼻窦开放术临床体会》获第二届华中地区耳鼻咽喉科科学技术奖;2005年—2009年间《鼻内镜下经筛、蝶窦视神经减压术》等18项获省新技术引进应用奖,《鼻内镜下等离子治疗小儿鼾症》等31项获市新技术引进应用奖。现已成功完成视神经减压术60例,明显有效29例。还开展眶内肿瘤经鼻内切除术,眶内异物经鼻腔取出术, 经鼻内垂体瘤切除术、脑脊液鼻漏修补术、鼻腔泪囊造孔术、小儿及成人鼾症等微创手术收到了损伤小、疗效高的满意效果,腭咽成形术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等手术达到省内先进水平。

4年来科主任陈钢多次代表哈尔滨二四二医院应邀参加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第十一届、第十二届年会并在大会对鼻内镜下视神经减压术做专题讲座、应邀参加台湾召开第三届全球华人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大会、第83届德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会并作专题交流、曾多次在我省及东三省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术会议大会交流”。

耳鼻咽喉科在国家及省级刊物发表论文五十余篇参与出版专业书籍三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同仁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的宗旨,团结协作,为人民的健康和学科的发展努力拼搏。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医院动态

更多 >

哈尔滨二四二医院全力打造无假日门诊

2012年6月18日,为了提升医疗卫生水平,强化医院医疗设施建设,医院开始兴建建筑面积4.3万平方米的门诊住院楼,现已投入使用,该项目的建设极大地提升了哈南工业新城核心区医疗卫生水平,有利地提高了就医条件和基础服务能力,为驻哈企业员工、家属及周边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了更加安全、便捷、高效、和谐的就医环境。 新门诊住院楼位于平房区卫健街3号(南厂住院处)第一住院部,一楼B区设立了综合门诊。目前我院综合门诊设置了20个专业的专科门诊和专家门诊,涉及的专业有心血管内科、神经内科、呼吸内科、消化内科、老年病科、肾内科、内分泌科、肿瘤血液科、儿科、眼科、普外科、骨科、胸外科、神经外科、妇科、泌尿外科、耳鼻咽喉科、皮肤科、医疗美容科、口腔科。 哈尔滨二四二医院将全力打造无假日门诊,并逐步增加门诊诊疗专业科室,目前双休日全天开诊的科室有儿科、普外科、眼科、妇科、皮肤科、口腔科,双休日上午出诊的科室有神经内科、肿瘤血液科、骨科,周六全天出诊的科室有心血管内科,周六上午出诊的科室有消化内科、内分泌科、神经外科、耳鼻咽喉科。欢迎广大病友前来就诊,我们的专业团队将竭诚为您的健康服务。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刮疣治疗是怎样治疗的
王志新
回答: 刮疣治疗通常采用物理清除联合药物治疗的方式,主要包括冷冻治疗、激光治疗、电灼治疗、手术切除及外用药物等。疣是由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引起的皮肤赘生物,需根据疣体类型、大小及部位选择个体化方案。 一、冷冻治疗 冷冻治疗通过液氮低温使疣体组织坏死脱落,适用于寻常疣、跖疣等表浅疣体。治疗时可能伴随短暂疼痛,需重复进行2-3次,间隔2-3周。治疗后局部可能出现水疱或色素沉着,需保持创面干燥避免感染。冷冻治疗对周围正常组织损伤较小,但深部疣体可能需配合其他疗法。 二、激光治疗 激光治疗利用二氧化碳激光气化疣体组织,适用于甲周疣、尖锐湿疣等难治性疣。治疗精准度高且出血少,但可能遗留浅表瘢痕。术后需涂抹抗生素软膏如莫匹罗星软膏预防感染,避免接触水直至结痂脱落。激光治疗对HPV病毒有直接灭活作用,复发概率较低。 三、电灼治疗 电灼治疗通过高频电流烧灼疣体基底部,适用于带蒂疣或较大疣体。治疗时需局部麻醉,术后形成焦痂需自然脱落。可能产生暂时性色素减退,瘢痕体质者慎用。电灼可彻底清除可见疣体,但需配合干扰素凝胶等药物降低复发风险。 四、手术切除 手术切除适用于直径超过1厘米的巨型疣或疑似恶变疣体。采用梭形切口完整剥离疣体并缝合,术后病理检查确认性质。需定期换药并使用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预防感染,拆线后可能需加压包扎防止瘢痕增生。手术能一次性解决病灶,但创伤较大且可能影响局部功能。 五、外用药物 外用药物如水杨酸软膏、咪喹莫特乳膏、鬼臼毒素酊等,适用于儿童或面部细小疣体。药物通过腐蚀或免疫调节作用促使疣体脱落,需持续使用4-8周。治疗期间可能出现局部红肿,应避开正常皮肤涂抹。药物疗法痛苦小但疗程长,需配合提高免疫力减少复发。 疣治疗后需保持患处清洁干燥,避免搔抓导致病毒扩散。建议加强营养摄入,适当补充维生素A、维生素C等增强免疫功能。穿透气鞋袜防止足部疣复发,性接触传播型疣应伴侣同治。若疣体反复发作或短期内增多,需排查免疫缺陷疾病并及时复诊调整治疗方案。 王志新主任医师中日友好医院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