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第三人民医院

中医科 (共5位医生)

科室简介
中医科是三院最早建立的临床科室之一,至今有三十年的历史,在医院各级领导对中医的支持和关怀下,经过科室成员的共同努力,现已发展成为含有多个二级分科的综合性科室。目前中医科设有中医内科、针灸科、中医伤科、中医肿瘤科、中医妇科等,现有主任医师1名、副主任医师4名、住院医师1名,其中硕士2名。
  中医科成立三十年来,曾多次参加卫生部组织的摩洛哥援外医疗任务,其中,唐茂成:1981—1983年;陆新华:1987—1989和1999—2001年;朱春秋:1994—1996年;沈利华:2002—2004年。
  【医疗特色】
  全科专业技术能力较强,能熟练运用中医理论对内、妇、儿等多种疾病及疑难病进行辨证论治,同时掌握现代医学知识,充分发挥中西医结合特长,为广大病人提供良好的服务。
  中医内科,对于慢性肾病和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中医药治疗方面颇有建树,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总结归纳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已为众多的肾脏疾病和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缓解了病痛,甚至延长了生命。此外对于慢性胃肠道疾病及心脑血管疾病亦有独到的见解。
  中医伤科、针灸科,运用传统中医的针灸、导频、拔火罐、穴位注射等方法为患者解除病痛,并提高了机体的免疫力。同时对于中风、面瘫等疾病的诊疗效果显著,灵活的运用中医的文武之功,使其作用发挥到了极致。
  中医肿瘤科,运用中草药和穴位注射对肿瘤患者进行治疗,提高患者免疫功能,改善症状, 减轻肿瘤患者的痛苦,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中医妇科,根据中医辩证施治,对妇科常见的慢性病进行中药调理,其中特别对月经不调,围绝经期综合征,妇人腹痛等的治疗效果显著。另外,运用中药配合西医保守治疗宫外孕,在杀胚降低血β-HCG最高滴定度方面疗效确切。
  【学科建设】
  科研方面,中医科对于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病、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男性不育症、支气管哮喘病的研究成绩突出,已有数十篇论文发表在国家级刊物上。
  中医科全体医务人员将继续团结一致,勤奋工作,视病人如亲人,保持服务热情的优良传统,在医疗工作中坚持走中西医结合的道路,扬长避短,发挥中医药治疗优势病种的特色作用,同时,积极开展科研工作,推动临床的发展,与时俱进,更好的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把祖国的传统医学发扬光大。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医院动态

更多 >

我院举办沪上知名风湿免疫病专家大型联合义诊活动

            9月2日下午,我院联合上海市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举办了沪上知名风湿免疫病专家大型联合义诊活动。 这次义诊是为了支持风湿病防治事业的发展,解除广大风湿免疫病患者的困惑和指导诊疗,由上海市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组织的一次公益活动。来自上海仁济、长征、长海、华山、中山、华东、光华、岳阳、市五、公利、市三等医院的15位风湿免疫病专家参加了此次义诊。为支持此次大型义诊活动,我院风湿免疫科门诊当天下午实行免挂号费就诊,并为来参加义诊的患者准备了与疾病相关的健康宣教资料。义诊在门诊三楼大厅举行,专家们仔细诊疗患者病情,询问病史、读片、看化验单,同时为患者提出治疗建议,认真细致,患者十分满意。义诊于下午5点结束,来自上海及周边地区的近300名患者参加了咨询,取得了圆满成功。 风湿免疫病比较复杂,各组织、各系统均可受累,临床表现不一,晚期往往会引起关节畸形、内脏器官损害,而且不可逆。常见的风湿免疫病包括: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痛风、骨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硬皮病、骨质疏松症、系统性血管炎、白塞病、肌炎等。早期确诊治疗效果好,治愈率高。因此,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至关重要。 一次义诊,数百人受益,你问我答,见医患真情。三院风湿免疫科全体医护人员将一如既往地情系风湿免疫病患者的身心健康。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高血压持续不降的原因
高云
回答: 高血压持续不降可能与遗传因素、不良生活习惯、药物依从性差、继发性高血压未确诊或合并其他慢性疾病有关。长期血压控制不佳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风险,需及时排查原因并调整治疗方案。 1、遗传因素 原发性高血压具有家族聚集性,若父母双方均有高血压病史,子女患病概率显著升高。这类患者可能存在钠敏感性增强、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异常等遗传缺陷,导致血管持续收缩。建议通过基因检测明确风险,日常需严格限盐并定期监测血压。 2、不良生活习惯 高钠饮食、酗酒、吸烟及缺乏运动均可导致血压难以控制。每日钠摄入量超过5克会加重水钠潴留,酒精会损伤血管内皮功能,尼古丁则引起血管痉挛。需逐步将食盐量降至3-5克/日,戒断烟酒,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 3、用药不规范 漏服降压药或自行调整剂量是常见原因。部分患者因担心药物副作用间断服用钙拮抗剂如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或擅自停用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如缬沙坦胶囊。需使用分装药盒提醒服药,定期复查肝肾功能评估药物安全性。 4、继发性高血压 约10%难治性高血压由肾动脉狭窄、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等疾病引发。肾血管性高血压患者会出现肾素活性异常升高,嗜铬细胞瘤则表现为阵发性血压骤升。需通过肾上腺CT、肾动脉造影等检查确诊,必要时行介入或腹腔镜手术。 5、合并代谢性疾病 糖尿病、高尿酸血症等会加重血管损伤。胰岛素抵抗可激活交感神经,尿酸结晶沉积会引发血管炎症反应。建议联合使用二甲双胍缓释片与非布司他片,同时控制血糖与尿酸水平,血压目标值应低于130/80mmHg。 高血压患者需每日早晚定时测量血压并记录,选择低脂高纤维饮食如燕麦、西蓝花等,避免情绪激动和过度劳累。若调整生活方式后血压仍高于140/90mmHg持续1周,或出现头痛、视物模糊等症状,应立即到心血管内科就诊。长期未控制的高血压可能引发脑出血、心力衰竭等严重并发症,规范治疗可显著改善预后。 高云副主任医师北京安贞医院心血管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