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成功救治严重中暑昏迷战士
时间:2014-09-01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时间:2014-09-01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7月下旬,酷暑难当,整个宝山艳阳高照,街上行人稀少。当抢救室的时钟指针指向下午四点时,原本在夏日炎炎中稍显寂静的急诊科,被120急救车的一阵呼叫声打破。分秒瞬间,急诊科变成了一幅人头攒动的热闹场景。接诊护士接收的病人是一名意识昏迷、烦躁不安、四肢抽搐的武警战士,从抢救车上同时蹦下来的还有一群同样穿着军装的武警战士,他们的脸上都带着焦虑,期待的眼神齐齐地投向了接诊的医生。经询问,患者是驻沪武警某部队的一名指导员,他在高温天气下进行负重越野训练时发生了严重中暑,当场晕倒在训练场上。虽然随队军医进行了早期诊治,但仍无法在短时内恢复清醒,因此紧急送到我院进行救治。
抢救室的中央空调在卖力地工作,可整个抢救室却丝毫感受不到半点凉意。患者呈现出典型的中暑症状:神志不清,四肢抽搐不止,血压最低时也降到了80/50mmHg,多次复测体温达到41摄氏度。医务部负责人赶到现场,亲自指挥抢救工作,协调相关科室抽调骨干力量参与救治。ICU秦宗和主任接到消息也迅速赶到现场,他一边耐心听取当班医生的病情汇报,一边对患者进行全面体检,迅速制定了一套抢救方案,并亲自指挥抢救。急诊护士为患者建立静脉通道开放补液,用安定、力月西等药物控制抽搐,再通过冰毯、冰帽、冬眠合剂的应用及冷盐水灌肠治疗快速降低患者体温,同时予以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维持患者血压。
一切看似有条不紊的过程,却被患者曾一度出现缺氧症状所打破。患者呼吸急促的同时出现血氧饱和度下降,在面罩吸氧等处理下仍难以改善情况,如果这样的情况持续下去,他的预后效果会大大降低!此时,秦主任当机立断,决定对患者进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机械通气维持下,患者的血氧饱和度很快升至100%,患者的体温也逐渐降至38摄氏度左右,血压上升并维持在较好的水平,四肢抽搐的情况也不再发生,只是意识状态仍未见恢复迹象。此时秦宗和主任决定,将患者转入重症监护病房继续进一步治疗。
转入重症监护病房后医师对患者进行了进一步的检查,发现患者存在缺氧缺血性脑病、休克、呼吸衰竭等症状,且心、肝、肾及胃肠道等脏器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损害。秦主任判断,此患者因重症中暑并发多器官损伤综合症,目前生命体征尚不能认为稳定,甚至也存在生命危险,需要进一步加强治疗。虽然已过了正常下班时间,但重症监护病房的医生、护士们都自觉留了下来,协助抢救工作。秦主任向参与抢救的医护人员强调了早期快速降温、早期快速扩容、早期抗凝、早期改善微循环以及积极支持器官功能的重要性,指示各级医师动态监测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生理指标及内环境状态。经过一夜不眠的积极治疗,患者的病情终于好转,眼睛睁开了,意识逐渐恢复了,体温也恢复正常了。两周后,经过重症监护病房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这位武警战士痊愈出院,回到了部队。
医院动态
健康问答
专家科普
医生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