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第三人民医院

药剂科 (共1位医生)

科室简介
  药剂科承担着全院的药品采购、管理和调配工作,是直接面向病人的窗口服务部门和临床辅助科室。药剂科由药库、门诊药房、急诊药房、中药房、发热药房、传染药房、住院药房、手术室药房、静脉药物配置中心、临床药学室、药物研究室等部门构成。目前全科拥有药学专业技术人员40余名,其中主任药师1人,副主任药师1人,主管药师9人。近年来,药剂科人员学历层次也得到进一步提高,现拥有博士生1人,硕士研究生3人,本科生 21 人,大专生 12 人。
  【医疗特色】
  药剂科在保证全院的药品供应的基础上,严格院内药品管理,保证药品质量。此外,着重发展临床药学工作,提高合理用药水平。为此,目前除药品采购、药品入库、药品配发工作外,开展的工作还包括:静脉药物集中配置、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用药咨询、药师下临床服务、处方点评、抗菌药物动态监测等。
  近年来药剂科重视药学服务质量的提高,不断深化药学服务的内涵,拓展服务的外延,提出“药师服务在您身边”的口号。在院内开展多项便民服务,如为病人提供特殊药品保存服务;拆零药品说明书服务;代采购药品服务;药物使用咨询服务;为敬老院、福利院老人买药开辟绿色通道服务等。在院外加强合理用药知识的传播,进入社区、学校为居民及小学生们讲述“如何看药品说明书”、“如何整理家庭小药箱”、“如何预防传染病”、“中西药联用的相互作用”等药学知识内容,帮助大家提高合理用药意识,也帮助小朋友从小建立合理用药的概念。
  药剂科在医院领导的关心,科室主任的带领,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下,曾获得“2006-2007年度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文明班组”称号;“2009年度上海市模范职工小家”称号;“2010年度上海市巾帼文明岗”称号;“2010年度上海市卫生系统世博医疗卫生保障工作先进班组”称号;“2012年度上海市共青团号”;“2012年度上海市教育系统三八红旗集体”称号等。
  【学科建设】
  药剂科是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药理学硕士点和博士点,目前已招收并培养研究生10余名。作为教学医院,承担了许多教学任务,带教蚌埠医学院、徐州医学院、上海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等高校本科生、大专生的实习工作。
  近年来,科室在科主任的带领下学术氛围浓厚、治学严谨,结合临床开展了药理学、药代动力学、药物流行病学、药事管理学和药品不良反应等多方面的研究。近年来在《PLoS one》、《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anomedicine》、《Journal of Ethnopharmacology》等SCI收录的期刊上发表论文6篇,并在《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中南药学》等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30余篇;并承担了国家自然基金、上海市科委、上海市教委、上海市卫生局等多项局级以上课题的研究;参与《医疗机构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社区医院用药指导》、《肾脏疾病合理用药手册》等专著的编写;定期出版《药学通讯》;定期更新《药品手册》等。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医院动态

更多 >

我院举办沪上知名风湿免疫病专家大型联合义诊活动

            9月2日下午,我院联合上海市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举办了沪上知名风湿免疫病专家大型联合义诊活动。 这次义诊是为了支持风湿病防治事业的发展,解除广大风湿免疫病患者的困惑和指导诊疗,由上海市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组织的一次公益活动。来自上海仁济、长征、长海、华山、中山、华东、光华、岳阳、市五、公利、市三等医院的15位风湿免疫病专家参加了此次义诊。为支持此次大型义诊活动,我院风湿免疫科门诊当天下午实行免挂号费就诊,并为来参加义诊的患者准备了与疾病相关的健康宣教资料。义诊在门诊三楼大厅举行,专家们仔细诊疗患者病情,询问病史、读片、看化验单,同时为患者提出治疗建议,认真细致,患者十分满意。义诊于下午5点结束,来自上海及周边地区的近300名患者参加了咨询,取得了圆满成功。 风湿免疫病比较复杂,各组织、各系统均可受累,临床表现不一,晚期往往会引起关节畸形、内脏器官损害,而且不可逆。常见的风湿免疫病包括: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痛风、骨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硬皮病、骨质疏松症、系统性血管炎、白塞病、肌炎等。早期确诊治疗效果好,治愈率高。因此,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至关重要。 一次义诊,数百人受益,你问我答,见医患真情。三院风湿免疫科全体医护人员将一如既往地情系风湿免疫病患者的身心健康。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来大姨妈外阴痒是怎么回事
冷启刚
回答: 来大姨妈外阴痒可能与激素变化、卫生用品过敏、阴道炎、外阴湿疹、糖尿病等因素有关,可通过保持清洁、更换卫生用品、药物治疗等方式缓解。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 1. 激素变化 月经期雌激素水平下降可能导致外阴皮肤干燥敏感,引发瘙痒。这种情况无须特殊治疗,建议使用温水清洗外阴,避免抓挠,选择纯棉透气内裤。若伴随分泌物异常需排除感染。 2. 卫生用品过敏 卫生巾、护垫中的香精或荧光剂可能刺激会阴皮肤。表现为使用后出现红斑、刺痒,更换品牌后症状减轻。可尝试改用无添加剂的卫生棉条或纯棉卫生巾,必要时遵医嘱使用氯雷他定片抗过敏。 3. 阴道炎 经期免疫力降低易诱发念珠菌或细菌性阴道炎,常伴有豆腐渣样白带或鱼腥味分泌物。可能与潮湿环境、抗生素使用有关。需就医进行白带检查,确诊后可选用克霉唑阴道片、甲硝唑栓或硝呋太尔制霉素阴道软胶囊。 4. 外阴湿疹 长期经血刺激可能引发外阴慢性湿疹,表现为皮肤增厚、脱屑伴剧烈瘙痒。避免热水烫洗,可遵医嘱外用氢化可的松乳膏或他克莫司软膏,严重时口服依巴斯汀片。 5. 糖尿病 血糖控制不佳者易出现糖分刺激外阴皮肤,合并反复真菌感染。典型症状为多饮多尿伴顽固性瘙痒。需监测血糖,使用格列美脲片控制血糖,配合酮康唑乳膏局部抗真菌治疗。 经期需每日用温水清洗外阴1-2次,避免使用碱性洗液。选择透气性好的卫生巾并每2-3小时更换,经期不穿紧身裤。若瘙痒持续3天不缓解或出现分泌物异常、溃疡等症状,应及时到妇科就诊,避免自行使用冲洗剂或激素药膏。保持规律作息与均衡饮食,减少高糖食物摄入有助于预防感染复发。 冷启刚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妇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