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

核医学科 (共6位医生)

科室简介
核医学科始建于1958年初,1990年被学校定为重点学科,是具有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综合性学科。核医学科现有使用面积1000余m2,科室人员配备齐全。其中,教授一名,副教授两名,副主任技师一名,主管技师五名,主管护师两名,医师两名,护士两名,博士生导师两名,硕士生导师两名,博士一名,硕士四名等。
  核医学科分显像组、功能检查组、核素治疗组及体外分析组等。拥有PHILIPS双探头SPECT一台、法国产全身骨密度仪一台、美国雅培公司i免疫分析仪一台、英国等产敷贴器三件、国产γ免疫计数器及核素自动分装仪等多台,现代化的核素治疗病房二处。核医学科其现代化设备及技术力量,在吉林省乃至东北地区均居领先水平,年被批准为硕士学位授权学科;年为博士学位授权学科。
  核医学科医疗特色:核医学科建科早,历史悠久,不断将新技术、新设备、新方法、新经验应用于临床,诊治水平走在了吉林省及全国的前列。在省内及国内有相当高的知名度,其中在小儿血管瘤达到了数万例之多,从患者家属的满意度方面,堪称全省第一,成为名符其实的全省血管瘤诊治中心。在应用131I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及其转移灶方面,在总院和二部分设两处现代化的核素治疗病房,可容纳八名患者同时住院治疗,在全国同行里并不多见,挽救了不少绝望的病人,深受患者及家属的称赞。在治疗前列腺增生、恶性肿瘤骨转移、131I治疗甲亢、放射性I粒子近距离治疗及各种原因所致瘢痕增生等疾病的治疗上,均收到了满意的疗效。在临床诊断方面主要开展了肿瘤骨转移、股骨头坏死、肺栓塞的早期诊断;冠心病及心梗肝脏良恶性肿瘤及甲状腺占位良恶性的鉴别诊断;受体显像和放射免疫显像为某些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的途径。另外,对小儿骨龄测定、原发性(继发性)骨质疏松症的诊断及临床评价上,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其它开展的临床诊治工作均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核医学科教学成绩:核医学科承担着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及专科生的大量教学任务;承担着临床医学、预防医学、放射医学、医学信息情报、外语医学班、七年制等多专业、多轨道的教学工作。所编教材多次被评为优秀教学成果奖,教研室被评为优秀教研室。已培养毕业与正在攻读的博士研究生18名,已培养的硕士研究生30余名。
  核医学科科研方向:近年来形成受体显像、放免显像及各种脏器的核素介入治疗为主攻方向的研究方向,承担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省科技厅、吴阶平基金会、吉林大学等10余项科研课题,仅近5年就获得各项科研成果奖六项,多年来核医学主编及参编著书30余部,在中华系列等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数百篇。核医学科目前是吉林省核医学分会主任委员单位。核医学科带头人马庆杰教授现任核医学科主任、博士生导师、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全国委员;吉林省医学会核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吉林省放射医学与防护分会副主任委员;吉林省核医学常务理事;长春市核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全国高等院校医学教材编委;中华核医学杂志及中国老年医学杂志编委等。
  核医学科在马庆杰主任带领下,瞄准国内外先进技术、积极开展科技攻关,学科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在核医学领域诊治了大批病人,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全科同志正在勤奋工作、刻苦钻研、锐意进取、勇于创新、在新的征程上必将取得更大的成绩!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