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中医院

儿科 (共15位医生)

科室简介

吉林省中医院儿科始建于1958年,为医、教、研为一体的临床基地, 是吉林省中医药管理局确定的重点专科,吉林省中医药管理局确定的小儿肺系疾病研究室;设有病床40张,门诊7个诊室,病源广泛,平均每年诊治患儿在10万人次以上,疗区平均年收住院病人1000人左右。多年来,科室注重发挥中医药优势和专科特长,研究方向稳定,在临床医疗实践中注重中西医结合,辨病与辨证相结合,逐步形成了对小儿感冒、肺炎、哮喘等常见病的系列诊疗方案及特色治疗;对过敏性紫癜、病毒性心肌炎、肾病综合征主攻中药治疗,同时还积极开展中医外治手法的研究,如对小儿斜颈、脑瘫、遗尿、多动、抽动症,采用中医独特的手法治疗,均取得很好的疗效。

吉林省中医院儿科现有医护人员32人,其中医生15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人,终身教授1人,硕士导师4人,主任医师(教授)3人,副主任医师(副教授)1人,主治医师(讲师)3人,医师(助教)2人,拥有硕士学位11人,博士学位1人,在读博士学位1人;护士共有 17人,主管护师5人,护师10人,护士2人。

吉林省中医院儿科特色专病、研究方向:

运用中医药优势,发挥专科特长,研究方向稳定,在临床医疗实践中注意中西医结合,辨病与辨证相结合,长期以来除了对小儿感冒、肺炎、哮喘、腹泻等常见疾病的研究治疗,尤其是对过敏性紫癜小儿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病毒性心肌炎、抽动综合征等疑难杂病的中医药研究治疗,已经形成了具有特色的诊疗规范,避免了反复发作及激素治疗所带来的并发症和副作用,取得了满意疗效。与此同时,积极开展中医外治法,提倡无创伤性治疗,如对小儿先天性斜颈、小儿腹泻、遗尿、抽动症、免疫力低下等疾病,采用中医独特的推拿手法治疗,疗效好、无痛苦、费用低。

吉林省中医院儿科共承担包括研究生、本科(中医学专业、临床医学专业)、专科3个层次,5个系部,6个专业, 每年850左右学时教学任务,为培养优秀的医务工作者提供了重要保证;同时还是临床基地,每年接受大量本、专科学生及研究生实习,使学生达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自2000年以来,承担科研课题26项,已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国家级论文20余篇,作为副主编、编委,参编国家新世纪及21世纪教材5部。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羊水变少是什么原因
冷启刚
回答: 羊水变少可能由胎盘功能减退、胎儿泌尿系统异常、胎膜早破、母体脱水或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等原因引起。羊水过少通常表现为宫高腹围增长缓慢、胎动减少或胎心异常,需通过超声检查确诊。 1、胎盘功能减退 胎盘功能减退可能导致胎儿供血不足,减少胎儿尿液生成,从而引起羊水减少。这种情况多见于妊娠晚期或过期妊娠,常伴随胎儿生长受限。治疗需加强胎儿监护,必要时提前终止妊娠,可遵医嘱使用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改善胎盘循环。 2、胎儿泌尿系统异常 胎儿先天性肾缺如、多囊肾或尿道梗阻等泌尿系统异常会导致尿液生成减少,直接影响羊水量。超声检查可见胎儿双肾发育异常或膀胱不充盈。确诊后需根据畸形程度决定继续妊娠或终止,严重者可考虑胎儿宫内手术治疗。 3、胎膜早破 未足月胎膜早破会造成羊水持续外漏,导致羊水量急剧减少。孕妇可能感到阴道突然流液,PH试纸检测呈碱性。需立即卧床并抬高臀部,预防感染可使用头孢克肟分散片,同时监测感染指标和胎儿情况。 4、母体脱水 孕妇长期饮水不足、严重呕吐或腹泻会引起血容量不足,导致胎盘灌注减少和羊水生成下降。表现为口渴、尿量减少和皮肤弹性差。可通过静脉补液纠正,日常需保证每日2000毫升饮水,必要时口服补液盐散。 5、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妊娠期高血压或子痫前期会引起全身小动脉痉挛,导致胎盘血流灌注不足,继而引发羊水过少。常伴有血压升高、蛋白尿和水肿。治疗需控制血压,可选用拉贝洛尔片,严重者需及时终止妊娠。 孕妇发现羊水减少时应增加左侧卧位休息,每日饮水不少于2000毫升,避免剧烈运动。定期进行胎心监护和超声检查,监测羊水指数变化。若出现胎动明显减少、阴道流液或腹痛等症状需立即就医。饮食上可适量增加优质蛋白和富含维生素食物,如鸡蛋、瘦肉和西蓝花,避免高盐饮食。妊娠晚期可遵医嘱进行羊膜腔灌注等治疗。 冷启刚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妇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