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中医院

心病内科 (共13位医生)

科室简介

吉林省中医院心病内科现在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心血管病专科,吉林省教育厅重点学科、精品课程、吉林省中医局重点学科,重点研究室,三级实验室,国家药品临床试验基地。现有医护人员50名,其中终身教授1名,教授7名,副教授10名,主治医师4名,医师3名;博士学历者5名,硕士学历者13名,博士导师3名,硕士导师8名。形成了以博导为学术带头人,教授、副教授为学术骨干的老、中、青相结合的医疗队伍。护理上开展整体护理,护理队伍全部大专以上学历,并且针对每个病种制定了专科护理规范。专科成立至今,目前心病专科床位数为83张,CCU病室,4个专科门诊(冠心病诊室、高血压诊室、心衰诊室、心律失常诊室),近5年来共收治门诊病人5万余人,收治疗区病人近2500人次,病床使用率已达90%以上,效益达到每年以20%速度增长。办公、科研业务用房面积约3000 m2。专科依托的研究场所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实验室、吉林省卫生厅心血管病重点实验室、吉林省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实验室。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小孩脾气虚怎么调理
马晓斌
回答: 小孩脾气虚可通过饮食调理、中医推拿、适度运动、规律作息、药物辅助等方式改善。脾气虚可能与先天不足、饮食不当、久病体弱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食欲不振、大便溏稀、精神萎靡等症状。 1、饮食调理 选择易消化且健脾益气的食物,如山药、小米、南瓜等。山药含淀粉酶和多酚氧化酶,有助于改善消化功能;小米粥可温和滋养脾胃;南瓜富含果胶和膳食纤维,能保护胃肠黏膜。避免生冷油腻食物,少量多餐,减轻脾胃负担。可将红枣与粳米煮粥,红枣补中益气,粳米健脾和胃。 2、中医推拿 采用补脾经手法,沿拇指桡侧从指尖向指根方向直推200次,每日重复进行。配合摩腹5分钟,以肚脐为中心顺时针轻揉,促进胃肠蠕动。捏脊疗法从尾椎至大椎穴提捏皮肤3遍,每周操作3次,有助于振奋阳气。推拿前需保持室内温度适宜,使用爽身粉减少摩擦。 3、适度运动 每天进行30分钟温和活动,如散步、八段锦中的调理脾胃须单举动作。运动强度以微微出汗为宜,避免剧烈运动耗伤正气。饭后1小时可引导孩子缓慢行走10分钟,帮助食物消化吸收。运动前后注意补充温水,防止脱水加重气虚症状。 4、规律作息 保证每日10小时睡眠,午间休息30分钟。建立固定作息时间表,晚上9点前入睡,避免熬夜损伤脾气。睡前1小时停止电子产品使用,用温水泡脚10分钟促进血液循环。居室保持通风干燥,室温维持在24-26摄氏度之间。 5、药物辅助 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醒脾养儿颗粒、参苓白术散、小儿健脾丸等中成药。醒脾养儿颗粒含毛大丁草、山栀茶等成分,适用于厌食伴腹胀;参苓白术散能补脾胃益肺气;小儿健脾丸含白术、茯苓等健脾药材。须遵医嘱确定疗程,避免自行增减药量。 家长需长期观察孩子的饮食、排便及精神状态变化,记录每日症状改善情况。保持饮食清淡规律,烹饪方式以蒸煮为主。避免过度进补或强迫进食,餐前可饮用少量温开水刺激消化液分泌。若调理2周后症状无改善,或出现体重持续下降、反复腹泻等情况,应及时到中医儿科就诊。日常可配合艾灸足三里穴,每周2次,每次10分钟,增强脾胃功能。 马晓斌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呼吸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