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肿瘤医院

口腔颌面甲状腺外科 (共2位医生)

科室简介
口腔颌面甲状腺外科拥有精干的学术医疗团队,其中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各1名,医师2名。团队以国际国内新技术、以规范化理念开展临床诊断、治疗及科研,以科学化、人性化服务于广大患者。目前开展标准化甲状腺肿瘤外科手术以达到根治性治疗,以小切口微创化达到根治与美观的完美结合。以手术、核素、内分泌治疗达到甲状腺癌科学合理的综合治疗。学科带头人汪晓春医师2011年晋升主任医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头颈外科进工作学习2年,擅长甲状腺肿瘤的外科手术及综合治疗,并率先在省内开展美容小切口微创外科手术,目前开展腔镜辅助下小切口微创、美容手术,切口长2-3cm,皮内缝合技术,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美容效果好受到患者好评,在核素及内分泌治疗甲状腺癌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及深入的研究。口甲外科甲状腺组将以科学理念,以领先的技术,以人性化服务为全省人民服务。
  口腔颌面甲状腺外科诊治常见病变如下:
  一、腮腺区:腮腺混合瘤、淋巴乳头状囊腺瘤、腺样囊性癌、粘液表皮癌、恶性混合瘤、良性淋巴上皮病变、嗜酸细胞淋巴肉芽肿、肌上皮瘤、血管瘤、淋巴管瘤、神经鞘瘤等;
  二、颌下区:(舌下腺及颌下腺、口底)囊肿、淋巴管瘤、颌下腺炎、导管结石、淋巴结结核、颌下腺混合瘤、颌下腺癌、淋巴结炎、神经纤维瘤神经鞘瘤、淋巴结转移癌等;
  三、下颌骨肿瘤:下颌骨囊肿、造釉细胞瘤、牙瘤、骨肉瘤、中央性颌骨癌、牙龈瘤、牙龈癌、颌骨骨髓炎等;
  四、上颌骨肿瘤:上颌骨囊肿、上颌窦癌、牙龈瘤、牙瘤牙龈癌、造釉细胞瘤等;
  五、上腭部肿瘤:混合瘤、纤维瘤、上腭部恶性肿瘤、粘液表皮癌、腺样囊性癌、乳头状瘤、腭中线坏死性肉芽肿、舌、咽腭弓恶性肿瘤等;
  六、舌部肿瘤:舌癌、血管瘤、淋巴管瘤、纤维瘤、囊肿等;
  七、舌下、口底处: 舌下腺肿物(囊肿、腺瘤、癌)口底肿物(囊肿、癌)口咽部肿物 舌扁桃体恶性淋巴瘤等;
  八、唇部肿物、唇癌;
  九、颏下:淋巴结炎、口底皮样、表皮样囊肿、淋巴结转移癌等;
  十、颈部:口腔癌颈部淋巴结转移、腮裂囊肿、甲状舌管囊肿、淋巴瘤、恶性淋巴瘤;
  十一、颜面部皮肤疾病(额部 眉弓 眼睑鼻面部):乳头状瘤、基底细胞癌、汗腺瘤、毛发上皮瘤、瘢痕畸形、外伤、肿瘤缺损等皮瓣修复;
  十二、全身其他部位恶性肿瘤。
  口腔颌面甲状腺外科踏着时代的和风,沐浴大地的阳光,全体职工将以饱满的热情以强烈的责任感,诚心实意地为病人服务,把解除病人痛苦视为最高追求,让医护人员与患者建立起真挚、诚信、关怀和友爱的桥梁,进一步促进医院、科室各项事业持续稳定的发展,为病人提供一流的技术、一流的服务、一流的设备,营造出温馨、优雅、和谐的就医环境,努力创造吉林省肿瘤医院、口腔颌面外科更加辉煌的未来。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医院动态

更多 >

“异地就医结算”为您节时省力

今年1月1日起,我省正式启动了医疗保险省内异地就医即时结算,参保人员到当地医保局办理登记手续后,到省医保局办理异地就医结算卡。参保人员凭卡进行住院,结算时按照参保地待遇标准进行报销,本人只需缴纳个人承担部分,其余费用通过异地结算平台进行报销。此举有效地解决了参保人员异地就医时垫付高额医药费、多次往返报销跑腿等问题。省内异地就医即时结算正式启动后,我省首批异地就医患者已经受益。 近日,在我院的中西医结合科病房里,首批办理并使用异地就医卡的患者接受了记者的采访。家住吉林市的某患者,由吉林市某医院转入我院继续治疗。患者的丈夫于某说:“之前治疗,都是我们先垫付钱,再到相关部门去报销,一个部门一个部门跑,我们老两口年龄大了,也办不明白。”于某高兴地告诉记者,今年他们到长春治病,才知道可以办理异地就医结算卡,他在帮妻子办理转诊手续时,也办了省内异地医保即时结算卡,手续办理非常顺利,也非常快。“有了异地就医即时结算卡可省事多了,既不用我们带大量现金垫付,也不用出院奔跑报销,这回在医院就能结算,只需花自己承担的部分就可以了。” 省内异地就医即时结算需要先办理相关登记手续,但是如果患者突发疾病,来不及办理异地就医结算卡怎么办呢?对此,医保办李玉权主任在接受采访时介绍到:“如果患者突发疾病,来不及办理异地就医结算卡,医院有一套突发急诊的处理流程。患者可以先到省内异地就医定点医疗机构住院治疗,过后再补办相关手续。” 实现医保异地就医结算,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可以解除异地就医无法及时结算的难题,是一项实实在在的便民之举。尽快推行医保异地结算制度,使医保异地就医结算方式更加灵活,更加人性化,将为您节时省力,享受到新医改所带来的实惠与便捷。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睾酮偏高是什么原因
李青
回答: 睾酮偏高可能与遗传因素、多囊卵巢综合征、肾上腺皮质增生、药物影响、内分泌肿瘤等原因有关。睾酮偏高通常表现为月经紊乱、体毛增多、痤疮等症状,可通过生活方式调整、药物治疗等方式干预。 1、遗传因素 部分人群因家族遗传倾向导致体内睾酮水平偏高,可能与基因突变或遗传代谢异常有关。这类情况通常伴随青春期发育异常或家族成员类似病史,需通过基因检测明确诊断。日常需避免高脂高糖饮食,减少外源性激素摄入,必要时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螺内酯片等抗雄激素药物调节。 2、多囊卵巢综合征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育龄期女性睾酮升高的常见原因,与胰岛素抵抗、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紊乱有关。患者除睾酮偏高外,常伴有卵巢多囊样改变、排卵障碍,可遵医嘱使用炔雌醇环丙孕酮片调节激素,配合二甲双胍缓释片改善胰岛素抵抗。 3、肾上腺皮质增生 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会导致肾上腺源性雄激素分泌过多,21-羟化酶缺乏是最常见类型。新生儿筛查可早期发现,成年患者可能出现骨龄超前、声音低沉等表现。需长期服用氢化可的松片替代治疗,定期监测激素水平和骨密度。 4、药物影响 滥用雄激素制剂或含激素的保健品可能导致外源性睾酮升高,常见于健身人群使用合成类固醇。部分癫痫患者服用丙戊酸钠缓释片也可能干扰激素代谢。需立即停用可疑药物,并通过肝肾功能检测评估药物副作用。 5、内分泌肿瘤 肾上腺或卵巢的分泌雄激素肿瘤会异常升高睾酮,如卵巢男性化肿瘤、肾上腺腺瘤等。患者可能出现男性化体征快速进展,影像学检查可见占位性病变。确诊后需手术切除肿瘤,术后病理检查明确性质。 睾酮偏高者应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和过度压力。饮食选择低升糖指数食物,限制乳制品和红肉摄入,增加十字花科蔬菜如西蓝花帮助雌激素代谢。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但需避免过度力量训练刺激雄激素分泌。所有药物治疗均需严格遵循医嘱,定期复查激素六项和超声检查,出现多毛、脱发等症状加重时及时复诊。 李青主任医师北京安贞医院泌尿外科
复旦版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