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肿瘤医院

口腔颌面甲状腺外科 (共2位医生)

科室简介
口腔颌面甲状腺外科拥有精干的学术医疗团队,其中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各1名,医师2名。团队以国际国内新技术、以规范化理念开展临床诊断、治疗及科研,以科学化、人性化服务于广大患者。目前开展标准化甲状腺肿瘤外科手术以达到根治性治疗,以小切口微创化达到根治与美观的完美结合。以手术、核素、内分泌治疗达到甲状腺癌科学合理的综合治疗。学科带头人汪晓春医师2011年晋升主任医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头颈外科进工作学习2年,擅长甲状腺肿瘤的外科手术及综合治疗,并率先在省内开展美容小切口微创外科手术,目前开展腔镜辅助下小切口微创、美容手术,切口长2-3cm,皮内缝合技术,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美容效果好受到患者好评,在核素及内分泌治疗甲状腺癌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及深入的研究。口甲外科甲状腺组将以科学理念,以领先的技术,以人性化服务为全省人民服务。
  口腔颌面甲状腺外科诊治常见病变如下:
  一、腮腺区:腮腺混合瘤、淋巴乳头状囊腺瘤、腺样囊性癌、粘液表皮癌、恶性混合瘤、良性淋巴上皮病变、嗜酸细胞淋巴肉芽肿、肌上皮瘤、血管瘤、淋巴管瘤、神经鞘瘤等;
  二、颌下区:(舌下腺及颌下腺、口底)囊肿、淋巴管瘤、颌下腺炎、导管结石、淋巴结结核、颌下腺混合瘤、颌下腺癌、淋巴结炎、神经纤维瘤神经鞘瘤、淋巴结转移癌等;
  三、下颌骨肿瘤:下颌骨囊肿、造釉细胞瘤、牙瘤、骨肉瘤、中央性颌骨癌、牙龈瘤、牙龈癌、颌骨骨髓炎等;
  四、上颌骨肿瘤:上颌骨囊肿、上颌窦癌、牙龈瘤、牙瘤牙龈癌、造釉细胞瘤等;
  五、上腭部肿瘤:混合瘤、纤维瘤、上腭部恶性肿瘤、粘液表皮癌、腺样囊性癌、乳头状瘤、腭中线坏死性肉芽肿、舌、咽腭弓恶性肿瘤等;
  六、舌部肿瘤:舌癌、血管瘤、淋巴管瘤、纤维瘤、囊肿等;
  七、舌下、口底处: 舌下腺肿物(囊肿、腺瘤、癌)口底肿物(囊肿、癌)口咽部肿物 舌扁桃体恶性淋巴瘤等;
  八、唇部肿物、唇癌;
  九、颏下:淋巴结炎、口底皮样、表皮样囊肿、淋巴结转移癌等;
  十、颈部:口腔癌颈部淋巴结转移、腮裂囊肿、甲状舌管囊肿、淋巴瘤、恶性淋巴瘤;
  十一、颜面部皮肤疾病(额部 眉弓 眼睑鼻面部):乳头状瘤、基底细胞癌、汗腺瘤、毛发上皮瘤、瘢痕畸形、外伤、肿瘤缺损等皮瓣修复;
  十二、全身其他部位恶性肿瘤。
  口腔颌面甲状腺外科踏着时代的和风,沐浴大地的阳光,全体职工将以饱满的热情以强烈的责任感,诚心实意地为病人服务,把解除病人痛苦视为最高追求,让医护人员与患者建立起真挚、诚信、关怀和友爱的桥梁,进一步促进医院、科室各项事业持续稳定的发展,为病人提供一流的技术、一流的服务、一流的设备,营造出温馨、优雅、和谐的就医环境,努力创造吉林省肿瘤医院、口腔颌面外科更加辉煌的未来。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医院动态

更多 >

“异地就医结算”为您节时省力

今年1月1日起,我省正式启动了医疗保险省内异地就医即时结算,参保人员到当地医保局办理登记手续后,到省医保局办理异地就医结算卡。参保人员凭卡进行住院,结算时按照参保地待遇标准进行报销,本人只需缴纳个人承担部分,其余费用通过异地结算平台进行报销。此举有效地解决了参保人员异地就医时垫付高额医药费、多次往返报销跑腿等问题。省内异地就医即时结算正式启动后,我省首批异地就医患者已经受益。 近日,在我院的中西医结合科病房里,首批办理并使用异地就医卡的患者接受了记者的采访。家住吉林市的某患者,由吉林市某医院转入我院继续治疗。患者的丈夫于某说:“之前治疗,都是我们先垫付钱,再到相关部门去报销,一个部门一个部门跑,我们老两口年龄大了,也办不明白。”于某高兴地告诉记者,今年他们到长春治病,才知道可以办理异地就医结算卡,他在帮妻子办理转诊手续时,也办了省内异地医保即时结算卡,手续办理非常顺利,也非常快。“有了异地就医即时结算卡可省事多了,既不用我们带大量现金垫付,也不用出院奔跑报销,这回在医院就能结算,只需花自己承担的部分就可以了。” 省内异地就医即时结算需要先办理相关登记手续,但是如果患者突发疾病,来不及办理异地就医结算卡怎么办呢?对此,医保办李玉权主任在接受采访时介绍到:“如果患者突发疾病,来不及办理异地就医结算卡,医院有一套突发急诊的处理流程。患者可以先到省内异地就医定点医疗机构住院治疗,过后再补办相关手续。” 实现医保异地就医结算,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可以解除异地就医无法及时结算的难题,是一项实实在在的便民之举。尽快推行医保异地结算制度,使医保异地就医结算方式更加灵活,更加人性化,将为您节时省力,享受到新医改所带来的实惠与便捷。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引发的
徐建威
回答: 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可能引发局部疼痛、血肿、神经损伤等并发症,通常与操作技术、个体差异等因素有关。建议在专业医生操作下进行,出现异常及时就医。 局部疼痛是较常见的反应,可能因麻醉药物刺激或注射针头触碰敏感组织导致。疼痛多为短暂性,一般1-2小时可自行缓解。血肿多因穿刺损伤血管引起,表现为注射部位肿胀淤青,可通过冰敷和压迫处理。神经损伤较为少见,可能因针头直接创伤或药物压迫导致,表现为持续性麻木或感觉异常,多数在数周至数月内恢复。 极少数情况下可能出现感染、过敏反应或暂时性面瘫。感染与消毒不彻底有关,需抗生素治疗。过敏反应表现为皮疹或呼吸困难,需立即停药并抗过敏处理。暂时性面瘫因麻醉药物扩散至面神经分支所致,通常2-3小时自行消退。特殊体质患者可能出现心跳加快、头晕等全身反应,与麻醉药物吸收有关。 进行口腔治疗前应告知医生过敏史和全身疾病情况。术后避免立即进食过硬过烫食物,防止咬伤或烫伤麻醉区域。若出现持续疼痛超过24小时、肿胀加剧或呼吸困难等症状,需立即复诊。日常保持口腔卫生,使用软毛牙刷轻柔清洁,避免刺激手术区域。麻醉效果消退前不宜驾驶或操作精密仪器,防止意外发生。 徐建威副主任医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普外科
复旦版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