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城市医院

麻醉医学科 (共3位医生)

科室简介

暂无: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高,怎么回事
马伟
回答: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升高可能由垂体腺瘤、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应激反应、异位ACTH综合征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药物抑制治疗、手术切除肿瘤、激素替代疗法、生活方式调整、定期监测等方式干预。 1、垂体腺瘤 垂体腺瘤是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升高的常见病因,可能与基因突变或下丘脑调控异常有关,通常表现为向心性肥胖、皮肤紫纹、高血压等症状。临床常用甲吡酮片、酮康唑片、奥曲肽注射液等药物抑制ACTH分泌。对于药物控制不佳的垂体大腺瘤,需考虑经鼻蝶窦手术切除。 2、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 原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时,负反馈调节会导致ACTH代偿性升高,多与自身免疫损伤、结核感染等因素相关,常伴随皮肤色素沉着、乏力、低血压等表现。需长期使用氢化可的松片、醋酸可的松片等糖皮质激素替代治疗,同时监测电解质平衡。 3、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 外源性糖皮质激素使用超过数周后突然停药,可能诱发继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引起ACTH反跳性升高。患者可能出现头痛、关节痛、恶心等戒断症状。需遵医嘱逐步减量泼尼松片等药物,必要时联合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注射液帮助恢复肾上腺功能。 4、应激反应 急性创伤、手术或严重感染等应激状态下,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激活会导致ACTH生理性升高,通常伴随心率增快、血糖升高等表现。这种情况一般无须特殊治疗,待应激源消除后激素水平可自行恢复,必要时可短期使用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控制过度反应。 5、异位ACTH综合征 小细胞肺癌、胸腺瘤等恶性肿瘤可能异位分泌ACTH,导致顽固性低钾血症、肌无力等特殊表现。确诊需结合影像学检查和岩下窦静脉采血,治疗以原发肿瘤切除为主,无法手术者可选用米托坦片或氨鲁米特片抑制皮质醇合成。 日常需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控制钠盐摄入量在每日5克以下。建议每3-6个月复查皮质醇昼夜节律和ACTH水平,使用激素替代治疗者需随身携带应急剂量药物。出现严重头痛、视力变化或持续乏力时应立即就诊,警惕垂体卒中等急症发生。长期糖皮质激素使用者不可自行调整用药方案,须在内分泌科医生指导下逐步减量。 马伟副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全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