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原市中心医院

病理科 (共2位医生)

科室简介

病理科主要任务是在医疗过程中承担病理诊断工作,包括通过活体组织检查、脱落和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以及尸体剖检,为临床提供明确的病理诊断,确定疾病的性质,查明死亡原因。

松原市中心医院病理科现有工作人员5人,副主任医师2人、主治医师1人,并拥有训练有素的技术员队伍,能熟练地进行超薄切片、液基细胞制片、免疫组化等技术。科室医疗设备先进,拥有Leica冰冻切片机、Leica包埋机、MICROM石蜡切片机、彩色病理图文系统、液基薄层细胞制作系统、全封闭脱水机VIP-6、Olympus显微镜、教学讨论多头显微镜等先进的医疗设备。保证了医疗水平持续稳定发展,受到广大医务工作者及患者的好评和信任,为我市的病理工作奠定了基础,并较好地起到了学科带头作用。可进行组织活检、手术中快速冰冻切片诊断、B超下细针穿刺微创标本的活检、普通细胞学检查及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等。为临床提供更准确、更具有价值的诊断依据。特别是肿瘤的病理诊断是尤为重要。病理科以肿瘤诊断为基础,确定肿瘤的分化方向、肿瘤的良恶性、预测肿瘤的恶性程度、判断预后及预测治疗反应为优势的的重要科室。

病理科会依托先进的医学技术,严谨的工作作风,高水平医务人员,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高质量为原则,为医院把好术前(治疗前)、术中(治疗中)和术后(治疗后)诊断的“三关”,让医患放心,为广大患者和临床医生提供优质服务。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老年人心房扑动的症状
郝盼盼
回答: 老年人心房扑动主要表现为心悸、胸闷、气短、乏力等症状,严重时可出现头晕、晕厥或心力衰竭。心房扑动是一种快速而规则的心房异位心律,多见于器质性心脏病患者,需通过心电图确诊并及时干预。 1、心悸 心悸是心房扑动最常见的症状,患者自觉心跳快而有力,可能伴随心前区不适感。这与心房率高达250-350次/分、心室率常为150次/分有关。部分患者可准确描述心跳节律整齐但异常快速。症状常在情绪激动或体力活动后加重,安静状态下也可能持续存在。建议老年患者发作时立即静坐休息,记录症状持续时间,并尽快就医进行心电图检查。 2、胸闷 胸闷多因快速心室率导致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引起,表现为胸前区压迫感或紧缩感,可能放射至左肩背部。老年患者常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房扑动会加重心肌缺血。部分患者误以为是心绞痛发作,但胸闷持续时间通常较长且硝酸甘油缓解效果有限。建议避免剧烈活动,保持情绪稳定,必要时可遵医嘱使用盐酸胺碘酮片等抗心律失常药物。 3、气短乏力 持续心房扑动会降低心脏泵血效率,导致活动耐力下降。患者轻微活动即感呼吸困难,日常家务劳动受限,夜间可能出现阵发性呼吸困难。长期未治疗者可进展为心动过速性心肌病。建议监测日常活动耐量变化,控制每日钠盐摄入,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加重心脏负荷。 4、头晕晕厥 当心房扑动伴快速心室率或传导比例变化时,可能引发脑灌注不足。患者表现为突发黑朦、站立不稳,严重时出现短暂意识丧失。这种情况提示血流动力学不稳定,需紧急医疗干预。建议避免突然体位改变,外出时应有家属陪同,可考虑使用盐酸普罗帕酮片控制心室率。 5、心力衰竭 长期未控制的心房扑动可能导致心脏扩大和收缩功能减退,表现为下肢水肿、夜间阵咳、端坐呼吸等右心衰症状。老年患者合并高血压或瓣膜病时风险更高。需通过超声心动图评估心功能,除抗心律失常治疗外,可能需联合使用酒石酸美托洛尔片等药物改善预后。 老年人心房扑动患者应定期监测血压和心率,避免摄入咖啡因及酒精等诱发因素。饮食以低盐、低脂、易消化为主,保持大便通畅。建议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适度有氧运动如散步、太极拳,避免竞技性运动。随身携带医疗警示卡,记录发作时的症状特征和持续时间,复诊时携带动态心电图报告供医生参考。若出现持续心悸超过30分钟或伴随胸痛、意识障碍,需立即呼叫急救。 郝盼盼主任医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心血管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