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源市中医院

心病科 (共14位医生)

科室简介

心病科是省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目前科内有主任医师1名、主治医师5名、住院医师2名,硕士研究生2名,已形成了老、中、青相结合人才梯队。现有病床数 60张,CCU病床4张,是集临床、科研、教学为一体的重点临床科室。

科主任杨洁芹从事临床工作30年,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是辽源地区心病科学科带头人,在她的带领下,全科医护人员对心病常见病及多发病,如冠心病、高血压病、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急慢性心衰、各种心律失常等的诊断,治疗及护理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科室配备有美国惠普监护除颤仪、日本光电遥测心电监护仪、美国GE多功能床边监护仪,无创心功能监护仪、临时心脏起搏分析仪等一系列先进的监测、检查及治疗设备。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形成了现代医学与传统医学相结合,预防与治疗并举,药物治疗与心理治疗同步的特色和优势。开发出多种院内制剂,用于治疗高血压病、慢性心力衰竭、高脂血症、冠心病心绞痛获得较好效果。

业务范围: 学科中医特色突出,以中医药为主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冠心病急性心肌梗塞,高血压病,各种心律失常,急慢性心衰,病毒性心肌炎、心脏神经症等疾病具有独特的优势。科室奉行以患者为中心。来到这里,你将感受到温暖的关怀,温馨的服务及一流的治疗。

重点治疗疾病: 冠心病心绞痛,冠心病急性心肌梗塞,高血压病,各种心律失常,急慢性心衰,病毒性心肌炎、心脏神经症等疾病 特色疗法:在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方面,结合现代社会冠心病的发病特点,重视精神因素在冠心病发病中的作用,在国内公认的常见证候的基础上又总结归纳冠心病心绞痛阴虚气滞候,气虚气滞、寒热错杂候,气血两虚、肝气郁结候三种症候,且提出伏痰伏瘀的新理论,标本同治,取得满意疗效。

规范使用降压药物,辨证使用中医中药,并配合足浴、针灸、拔罐等非药物疗法治疗顽固性高血压,能明显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减少西药降压药的用量。医院制剂“降压I号”经临床应用,证实能缓解症状,降低血压,减少降压药物的剂量,深受患者好评。 急性心肌梗塞是内科急危重症,病死率高,合并症多,远期疗效差。

实验室经过多年的临床,总结出治疗急性心肌梗塞(非溶栓者)的中医药抢救常规新方案,提出“伏邪内藏”、“毒损络脉”的机转规律。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医院动态

更多 >

我院骆丽媛被授予“吉林省优秀志愿者”称号

为表彰先进,不断激励和引领更多的人们积极投身志愿服务这一崇高的社会事业,2014年5月,吉林省志愿者协会、吉林省志愿服务发展基金会在长春召开了第三届吉林省志愿服务优秀个人及组织表彰大会。辽源市中医院青年志愿者服务队队长,脾胃病科医生骆丽媛被光荣的授予“吉林省优秀志愿者”称号。 辽源市中医院青年志愿者服务队是2013年成立的,2013年5月中医院举行了隆重的志愿服务启动仪式。一年来,骆丽媛带领她的队员们,克服重重困难,从身边的事做起,积极组织志愿服务宣传,参与下乡义诊等活动,大力弘扬雷锋精神,着力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实现学雷锋活动常态化,奏响中医院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旋律。 面对荣誉,骆丽媛说:作为一个志愿者,我们做的事儿是点点滴滴的小事,在今后的日子里我希望中医院更多的青年人加入到志愿者队伍中来,让中医人的博爱精神为辽源人民送上温暖,同时也让“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志愿精神在辽源大地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弘扬。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假性自闭症孩子的症状可以恢复吗
王志新
回答: 假性自闭症孩子的症状通常可以恢复,通过科学干预和家庭支持可显著改善行为表现。假性自闭症多由环境刺激不足、教养方式不当或短期心理创伤等因素引起,与典型自闭症谱系障碍的神经发育异常有本质区别。 1、环境调整 创造稳定的生活环境和规律的作息有助于缓解假性自闭症状。家长需减少电子屏幕暴露时间,增加亲子互动游戏,如积木搭建、绘本共读等结构化活动。保持家庭氛围和谐,避免频繁更换照料者或居住环境,逐步帮助孩子重建安全感。 2、行为干预 应用正向行为支持技术可改善社交回避行为。家长需通过即时奖励强化孩子的眼神接触、简单指令回应等行为,采用图片交换沟通系统辅助表达需求。每日安排15-20分钟地板时间游戏,跟随孩子兴趣引导互动,避免强迫性社交训练。 3、感统训练 针对感觉处理异常可进行专业感统康复。旋转秋千、触觉刷等前庭觉训练能改善注意力分散,平衡木、蹦床活动可调节肢体协调性。家长需观察孩子对声光刺激的敏感程度,逐步脱敏训练每周3-4次,每次不超过30分钟。 4、心理疏导 短期创伤事件引发的症状需心理治疗介入。游戏治疗能帮助孩子表达压抑情绪,沙盘治疗适用于语言受限者。家长需配合治疗师记录行为变化,避免在治疗过程中表现出焦虑情绪,防止二次心理伤害。 5、营养管理 均衡饮食有助于神经功能恢复。增加富含Omega-3的深海鱼类、维生素B族丰富的全谷物,限制精制糖和人工添加剂摄入。对存在挑食行为的孩子,家长需采用小份量多次供餐,将新食物与偏好食物混合过渡。 假性自闭症的干预需要家长保持耐心,建立稳定的日常活动流程,每天固定安排社交互动时间但不过度刺激。定期评估孩子对干预措施的反应,若3-6个月未见改善或出现自伤等严重行为,应及时寻求儿童精神科医生评估排除典型自闭症可能。日常生活中注意避免将孩子与其他儿童过度比较,关注微小进步并及时给予积极反馈。 王志新主任医师中日友好医院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