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肝脏外科 (共10位医生)

科室简介

肝脏外科始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1953年,同济医院普通外科陆续开展了脾切除及各类门体分流术治疗门脉高压症,并对脾肾静脉分流术作了改进,大大提高了手术成功率。1957年,在裘法祖教授指导下,开展了第一例规则性肝切除术,为我国最早开展此项手术的单位之一,并于1958年在郑州举行的全国外科学术会议上首次作了报告。
  肝脏外科1958年在裘法祖教授领导下,夏穗生和吴在德一起首次尝试了犬同种异体肝移植。1973年起,共开展了130次同种异体原位狗肝移植,从而开创了我国肝移植的系统研究工作。1977年起,作为我国最早开展肝移植的单位之一,在裘法祖教授带领下连续开展了临床肝移植13例,是我国临床肝移植第一阶段积累病例最多的一组。最长存活达264天,也是当时术后存活时间最长的1例,在国内保持领先地位。该项成果获得1980年卫生部科技成果甲等奖。1964年在裘法祖教授的指导下,对肝门解剖进行了深入细致研究,提出了肝切除手术操作的若干改进,为规则性肝切除术提供了可靠的资料和经验。
  肝脏外科60年代末开始,外科经常派高年医师下乡,开展晚期血吸虫病门脉高压症外科治疗(主要行脾切除术),与省、市兄弟医院一起,治疗了大量病人,为基层培养了技术骨干。裘法祖教授作为全国晚期血吸虫病外科治疗组长之一,领导、组织并多次亲自深入农村基层,指导和开展脾切除和胃底横断等手术,积极推动全国开展晚期血吸虫病外科治疗,为我国血防工作作出了重大贡献。
  肝脏外科70年代中期,裘法祖教授提出了“门脉高压是肝硬变形成过程中机体的重要代偿性变化”及“肝炎后肝硬变与血吸虫肝硬变有本质区别”等理论,对普遍采用分流术治疗门脉高压症提出了质疑。1977年他提出了胃底横断术治疗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大出血;接着他阐明了冠状静脉病理解剖和最高位食管支后,又提出了独创性的“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进而提出了门脉高压症外科治疗的现代观点,其主要理论和技术在全国迅速推广。在此系列研究中,戴植本教授、吴在德教授和其它外科医师作了大量的临床研究工作,该项成果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奖。
  肝脏外科80年代中期,戴植本教授提出了“门奇反常血流及分布”的理论,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断流术治疗门脉高压症的理论与实践。戴植本教授自1994年至1997年担任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门脉高压组组长。
  肝脏外科1981年起,吴在德教授先后开展了Nd:YAG激光光纤手术器的实验与临床研究和接触式YAG激光刀在实质性脏器手术中的应用研究,先后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和湖北省卫生厅科技进步二等奖。
  肝脏外科1985年陈孝平教授提出了“采用辅助性部分肝移植,将自体的肝脏保留一部分,再腾出相应空间移植部分肝脏”的设想,研究成果经全国专家鉴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且获湖北省卫生厅科技进步一等奖。80年代末陈孝平首创在术中B超指导下施行肝切除术,该项技术通过了湖北省卫生厅主持的科研鉴定,达到国内先进水平。1989年在国内首先报道了系统肝段切除术,提出肝脏每个解剖部位都可以行手术切除,即肝脏无手术禁区;1994年提出肝癌按大小不等分为4个类型,即:(1)微小肝癌,直径<2cm;(2)小肝癌,直径为2-5cm;(3)大肝癌,直径为5.1-10cm;(4)巨大肝癌,直径>10cm。在国内外最早有计划的施行巨大肝癌切除术,提出“就相同范围肝切除而言,肿瘤大小与切除肝实质量呈负相关的理论”,肿瘤大小不是评估能否施行肝切除的唯一标准。陈孝平教授因在肝脏外科领域成绩突出,分别于1996年获“赛克勒中国医师年度奖”,1997年获首届“吴孟超肝胆外科基金奖”。1995年杨镇教授的“肝微循环障碍和血吸虫病门脉高压症”获卫生部科技进步三等奖,武汉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997年陈孝平教授的“无水乙醇碘化油肝动脉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研究”获湖北省卫生厅二等奖、湖北省人民政府科学技术二等奖。
  肝脏外科1998年肝脏外科中心正式挂牌成立,陈孝平教授任中心主任。同年,陈孝平教授还组建成立了湖北省肝癌防治研究协作组,并担任组长。1999年同济肝脏外科中心率先在国内开展了肝癌射频消融、冷冻和微波固化治疗,2003年起开展经腹腔镜肝部分切除术。肝脏外科中心现有开放床位94张,附设一间设备齐全的微创治疗室和一间先进的实验室。年门诊量达1.4万人次,年手术量1000余台。至今已施行各类肝脏手术逾万例,成功切除最大肝血管瘤重达10余公斤,最大肝癌重达7.0公斤。
  肝脏外科2001年陈孝平教授主持并起草了我国第一个“原发性肝癌外科治疗方法的选择”(中华外科杂志,2001,10:762),并于2004年和2009年分别两次对原方案进行了修订。该选择方案公布后,为我国外科界在治疗原发性肝癌时,提供了选择治疗方法的参考依据,受到了广泛的好评。2010年陈孝平教授又组织全国肝外科学组的专家,对“肝脏解剖和肝切除手术命名以及肝血流阻断方法与选择原则”形成了共识,为我国肝脏外科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华外科杂志,2010,3:196)。
  肝脏外科2002年以来,陈孝平教授、裘法祖教授和吴在德教授总结了近二十年来的研究成果,即“肝外科手术系列研究和技术改进”和“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基础及临床研究”,前者获2002年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2003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后者获2005年湖北省政府科技进步一等奖和教育部提名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肝脏外科陈孝平教授任外科学系主任,同时兼任器官移植研究所所长和肝胆胰外科研究所所长,在肝门部胆管癌胆肠吻合术式、胰十二指肠切除胰肠吻合术式上均有所创新,提高了肝门部胆管癌、胰头癌的手术切除率,减少了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改善了相关疾病手术治疗效果,已在全国各大医院得以推广应用。该项成果(肝胆胰外科几种新手术技术的建立和临床应用研究)2009年获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科技进步二等奖。
  肝脏外科2008年,湖北省肝脏外科临床研究中心在同济医院肝脏外科中心挂牌成立,陈孝平教授担任中心主任。
  肝脏外科2009年陈孝平教授又将其1985年提出的“辅助性部分肝移植”设想应用于临床实践,成功地开展了亲属辅助性部分肝移植术(供体即为“暴走妈妈”),“暴走妈妈”的事迹全国家喻户晓,包括央视在内的全国各大媒体对此进行了报道(视频)。同时在陈孝平教授的带领下,我院肝移植围手术期死亡率降到了国际最低水平。
  肝脏外科目前,现有医师15人,技术人员2名,其中正高职称7人,副高职称4人,中级职称6人。自1960年即开始招收培养硕士研究生,1978年起开始招收培养博士研究生,2002年起招收培养博士后研究人员。现有博士后导师1人,博士生导师4人,硕士生导师5人。至2009年底已有3名博士后出站,已毕业博士生约50名,硕士生100余名。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医院动态

更多 >

2014年7月同济医院新职工报到通知

各位新职工: 欢迎你们到同济医院工作,为方便来我院报到上班,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报到对象: 已经与医院签订了就业协议书的2014年应届毕业生,包括培训选留制职工和合同制职工。 二、报到时间: 1、培训选留制职工:2014年7月1日-7月2日; 2、合同制职工:2014年7月3日—7月4日。 3、每天报到时间:上午8:30-11:30,下午2:30-4:00。 三、报到地点:医院行政楼(7号楼)18楼2号会议室 四、报到凭据: 各类职工必须持以下材料方能办理报到手续,材料不全者一律不予办理报到手续。 1、应届毕业生:持《报到证》、《毕业证》和《学位证》报到。 《报到证》在签订就业协议书后由学校统一发放。报到证上报到单位必须是“湖北省人才中心”,若不是,请提前更换报到证。 2、留学回国人员:持《留学回国人员证明》(我驻外使领馆开具)、《毕业证》和《学位证》报到。 3、报到时需准备以下材料:(1)报到证原件及复印件1份;(2)学历、学位证原件及复印件各一式2份,护士岗位新职工另需提供高中毕业证原件及复印件1份;(3)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2份(正反两面复印);(4)就业协议书;(5)深色底版彩色近照两寸1张、一寸4张(照片反面要求用圆珠笔正楷字写上姓名);(6)党团关系转移介绍信;(7)婚育证明(学校计生部门出具)。 五、户口、党组织关系、档案转移: 1、户口迁移:(1)自办:迁移至亲属、朋友家;(2)委托湖北省人才中心托管:报到后医院将统一安排时间办理,时间另行通知。 2、党组织关系:(1)本校:直接转到同济医院;(2)湖北省外高校:介绍信开至湖北省高校工作委员会;(3)湖北省内其他高校:介绍信开至华中科技大学党委组织部。来院后持报到通知直接到组织部办理党组织关系转移手续。 3、档案转移:请新职工离校前催促学校将档案速寄到湖北省人才中心(地址:武汉市中南路14号 邮编430071)。 六、报到联系电话:027-83662627,联系人:陆老师。 注:所有新职工需根据我院要求按期报到,如遇特殊原因不能按期报到者,请及时与我院人事处联系。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附属同济医院人事处 2014.6.13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