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皮肤病?性病科 (共13位医生)

科室简介

皮肤病•性病科:于1955年随同济医学院迁至武汉,经历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和壮大,目前已发展为华中地区乃至全国享有较高声誉的皮肤性病专科。我科技术力量雄厚,目前共有医护技专业人员42人,其中包括主任医师、教授6人,副主任医师3人,具有博士学位者9人,具有硕士学位者3人,在读博士1人,有多人分别在湖北省皮肤科学会、湖北省性学会、性传播疾病专业委员会、武汉市皮肤科学会、湖北省微生物学会、湖北省美容学会、湖北省变态反应学会等学术组织担任重要职务,在学术界享有较高威望。本科分门诊、病房、实验室及激光美容中心四大部分。病房有病床40张,可诊治各种疑难重症病人。
  皮肤病•性病科门诊病人来自全国各地,日门诊量达300人次以上。门诊每日均有专家应诊,开设有各种皮肤病疑难杂症专家门诊、性病专家门诊、皮肤激光美容专家门诊、瘢痕专家门诊、脱发专家门诊等。长久以来,我科已形成完善的疑难病例讨论制度和主任大查房制度,力求为每一位疑难患者提供满意的诊治。性病门诊开展各种性传播疾病的全套实验室检查,进行规范化的诊断与治疗,并开展艾滋病的血清筛查,我科是湖北省与武汉市性病诊疗服务规范合格单位。皮肤激光美容中心可诊治各种色素性疾病、血管性疾病、浅表新生物及进行激光脱毛、光子嫩肤等。瘢痕门诊针对各种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开展个性化治疗,疗效显著,备受患者青睐。脱发门诊也为饱受脱发困扰的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我科病房现有病床40张,可诊治各种疑难重症病人,并设有气疗室、光疗室等,为患者提供多样化的治疗手段。
  皮肤病•性病科设备齐全,拥有进口的脉冲染料激光系统、翠绿宝石激光系统、四波长多功能美肤美容激光仪、激光脱毛机、光子治疗仪、微晶磨削机、超脉冲CO2激光机、光动力治疗仪、半导体激光机、紫外线光疗仪、蓝光治疗仪、中药汽疗仪等多种美容及治疗设备,并能开展全套过敏原检测。实验室尚有自动组织包埋机、病理切片机、PCR仪、荧光显微镜、CO2培养箱等多项诊断设备。武汉同济医院皮肤性病科集医疗、教学、科研、培干于一体,不仅承担着本校本科及研究生理论及临床教学工作,还为基层医院培养业务骨干提供学习进修机会。我科还是国家药品临床研究基地,每年均担任一定数量药物的临床研究与开发工作。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与时俱进,我科将迎来更为蓬勃的发展!
  皮肤病•性病科硬件设施:脉冲染料激光系统、翠绿宝石激光系统、四波长多功能美肤美容激光仪、激光脱毛机、光子治疗仪、超脉冲CO2激光机、光动力治疗仪、微晶磨削治疗仪、半导体激光机、紫外线光疗仪、蓝光治疗仪、中药汽疗仪、自动组织包埋机、病理切片机、PCR仪、荧光显微镜、CO2培养箱等。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医院动态

更多 >

2014年7月同济医院新职工报到通知

各位新职工: 欢迎你们到同济医院工作,为方便来我院报到上班,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报到对象: 已经与医院签订了就业协议书的2014年应届毕业生,包括培训选留制职工和合同制职工。 二、报到时间: 1、培训选留制职工:2014年7月1日-7月2日; 2、合同制职工:2014年7月3日—7月4日。 3、每天报到时间:上午8:30-11:30,下午2:30-4:00。 三、报到地点:医院行政楼(7号楼)18楼2号会议室 四、报到凭据: 各类职工必须持以下材料方能办理报到手续,材料不全者一律不予办理报到手续。 1、应届毕业生:持《报到证》、《毕业证》和《学位证》报到。 《报到证》在签订就业协议书后由学校统一发放。报到证上报到单位必须是“湖北省人才中心”,若不是,请提前更换报到证。 2、留学回国人员:持《留学回国人员证明》(我驻外使领馆开具)、《毕业证》和《学位证》报到。 3、报到时需准备以下材料:(1)报到证原件及复印件1份;(2)学历、学位证原件及复印件各一式2份,护士岗位新职工另需提供高中毕业证原件及复印件1份;(3)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2份(正反两面复印);(4)就业协议书;(5)深色底版彩色近照两寸1张、一寸4张(照片反面要求用圆珠笔正楷字写上姓名);(6)党团关系转移介绍信;(7)婚育证明(学校计生部门出具)。 五、户口、党组织关系、档案转移: 1、户口迁移:(1)自办:迁移至亲属、朋友家;(2)委托湖北省人才中心托管:报到后医院将统一安排时间办理,时间另行通知。 2、党组织关系:(1)本校:直接转到同济医院;(2)湖北省外高校:介绍信开至湖北省高校工作委员会;(3)湖北省内其他高校:介绍信开至华中科技大学党委组织部。来院后持报到通知直接到组织部办理党组织关系转移手续。 3、档案转移:请新职工离校前催促学校将档案速寄到湖北省人才中心(地址:武汉市中南路14号 邮编430071)。 六、报到联系电话:027-83662627,联系人:陆老师。 注:所有新职工需根据我院要求按期报到,如遇特殊原因不能按期报到者,请及时与我院人事处联系。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附属同济医院人事处 2014.6.13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属于
马晓斌
回答: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属于乙类传染病,但需按照甲类传染病管理。该病由SARS冠状病毒引起,主要通过飞沫传播,临床以发热、干咳、呼吸困难为主要表现,严重者可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1、病原学特征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病原体为SARS冠状病毒,属于β属冠状病毒。病毒对热和紫外线敏感,56摄氏度30分钟或常用消毒剂均可灭活。病毒基因组由单股正链RNA构成,其刺突蛋白与人体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受体结合是感染的关键机制。 2、流行病学特点 该病具有明显聚集性发病特征,多发生在冬春季节。传播途径以近距离飞沫传播为主,也可通过接触被污染物品传播。医务人员、患者家属等密切接触者为高危人群。2003年全球流行后,目前未见新发病例报告。 3、临床表现 潜伏期通常2-10天。早期表现为流感样症状如发热、乏力、肌肉酸痛。病程第3-7天出现干咳、胸闷,部分患者进展为呼吸困难。重症病例可出现低氧血症、休克或多器官功能障碍。胸部影像学早期可无异常,后期呈多发性斑片状阴影。 4、诊断标准 需结合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综合判断。确诊需检测到SARS冠状病毒RNA或血清特异性抗体阳转。血常规可见白细胞计数正常或降低,淋巴细胞计数减少。需与流感、普通肺炎等呼吸道感染性疾病鉴别。 5、防控措施 采取呼吸道隔离、接触隔离和飞沫隔离措施。疫区需开展体温筛查和医学观察。医务人员需穿戴防护装备。环境消毒可使用含氯消毒剂。目前尚无特效抗病毒药物,治疗以对症支持为主,重症患者可考虑糖皮质激素治疗。 预防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需保持室内通风,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接触可疑病例后应医学观察14天。出现发热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并主动告知接触史。日常注意手卫生,咳嗽礼仪,增强体质锻炼有助于提高抵抗力。医疗机构需严格执行发热门诊预检分诊制度,做好院内感染控制。 马晓斌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呼吸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