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市夷陵医院

儿科 (共7位医生)

科室简介

儿科分为儿一科和儿二科,分别位于新住院医疗大楼的8楼和9楼。儿一科设普儿病区和新生儿病区。其中新生儿病区成立于2011年10月,床位25张,是目前夷陵区唯一的无陪护专业新生儿病区;普儿病区床位40张;儿二科为普儿病区,床位50张。设有独立的儿科门诊,位于门诊楼2楼,实行24小时接诊,设1个专家诊室和2个普通诊室,4个儿童输液室以及雾化室,并设抢救室及特殊病人输液室,每天均有专家坐诊。

儿科现有医生20人,其中副高3人,主治9人,硕士研究生1名,其余全为本科学历。科主任、学科带头人刘明云,主持儿一、儿二、儿科门诊的工作,曾在北京市儿研所、武汉市儿童医院、上海市儿童医院进修学习,发表论文十余篇,现任市儿科学会副主任委员、夷陵区局管技术拔尖人才、夷陵区农村卫生协会儿科学委员会主任委员。副主任向芬,毕业于武汉大学医学院儿科系,曾在上海市儿童医学中心、上海市儿童医院进修,撰写论文3篇。科室拥有大批优秀人才,所有中级职称以上医生均已相继多次于上海市儿童医院、上海市儿童医学中心、武汉市儿童医院、湖南省儿童医院等大型知名专科医院进修学习儿科前沿知识,并为医院输送了医务科科长、科教科科长等优秀管理人才。现有护士65人,其中高级职称3人,所有工作三年以上的护理人员均已分别到上海市儿童医院和武汉市儿童医院进修。

近十几年来,在科主任刘明云的带领下,科室业务全面发展,住院病人从2001年的900人次跃至2012年的5700余人次,年门诊人次逾5万,死亡率从2006年的0.3‰降至2012的0.02‰,临床诊断及治疗水平已经跻身于宜昌地区同级医院前列。在全面提升医疗质量的同时,科研、论文及带教方面也渐显成效:由科主任参加的全国多中心科研课题《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治疗》获辽宁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夷陵区儿童哮喘流行病学调查》课题相关文章也已在核心期刊发表,在他的带动下,科室其他人员在各级刊物发表多篇文章;每年带教实习进修医师数十名;常年负责区乡联动带教,为乡镇卫生院培养了大量优秀人才。

儿科拥有先进的诊疗设备,如: 德国进口史蒂芬呼吸机1台、 多参数心电监护仪20台、微量输液泵20台、婴儿培养箱15台,以及蓝光箱、远红外辐射台、经皮测黄疸仪、微量血糖仪等。

诊疗范围包括:呼吸系统疾病--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感染性喉炎、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各种支气管肺炎、大叶性肺炎、肺炎支原体肺炎、重症肺炎、呼吸衰竭、呼吸窘迫综合征、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等;消化系统疾病--消化不良、胃炎、厌食、营养不良、腹泻病、胃食管返流、婴儿肝炎综合征、慢性结肠炎以及各种营养障碍性疾病等;循环系统疾病--心肌炎、心肌病、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频发早搏等心律失常、急慢性心功能不全等的诊断治疗,以及各种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神经系统疾病-高热惊厥、各种脑炎、脑膜炎、癫痫等;泌尿系统疾病--泌尿系感染、急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等;血液系统疾病--各类贫血、出血性疾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友病、白血病等;免疫及变态反应性疾病-哮喘、风湿热、川崎病、过敏性紫癜等;各种感染性疾病-严重感染合并休克、败血症、肺结核、寄生虫病、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手足口、水痘、腮腺炎等;内分泌疾病-甲减、甲亢、儿童糖尿病;各种危急重症、食物、药物、毒物中毒、溺水等意外的抢救和监护治疗。擅长哮喘及各类肺炎尤其是重症肺炎的诊断和治疗。

新生儿病区采用无陪护全监护方式,服务于日龄28天以内的新生儿。每床均配备多参数心电血氧监护仪、微量输液泵、婴儿培养箱,另有进口新生儿专用呼吸机、蓝光箱、远红外辐射台、经皮测黄疸仪、微量血糖仪等先进设备。能开展窒息复苏、气管插管、无创CPAP呼吸支持、静脉营养、蓝光治疗、床旁微量血糖监测、经皮黄疸监测、持续呼吸、心率、无创血压及氧饱和度监测等技术,进行新生儿危急重症的抢救和持续监护。病区收治各种新生儿疾病:新生儿窒息并多脏器功能不全、缺氧缺血性脑病、颅内出血、病理性黄疸,以及各种感染性疾病,如:新生儿肺炎、败血症、化脓性脑膜炎、腹泻病、脓疱疮,以及早产儿、极低出生体重儿。

“服务儿童健康,携手共创未来”是我们夷陵儿科人始终不渝的追求!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孕妇流羊水怎么办
冷启刚
回答: 孕妇流羊水可通过保持平卧体位、避免剧烈活动、及时就医检查、监测胎心变化、必要时进行引产或剖宫产等方式处理。流羊水通常由胎膜早破、感染、宫颈机能不全、羊水过多、外力撞击等原因引起。 1、保持平卧体位 孕妇出现流羊水时应立即平卧,用枕头垫高臀部,减少羊水继续流出。胎膜破裂后羊水持续流失可能导致脐带脱垂或胎儿窘迫,平卧位能降低腹腔压力,避免脐带受压。家属需协助孕妇保持体位稳定,避免突然起身或翻身。 2、避免剧烈活动 流羊水后任何体力活动都可能加速羊水流失,增加感染风险。孕妇需绝对卧床休息,禁止行走、坐起或如厕等活动。如必须移动应采用轴线翻身方式,由家属协助完成。同时需记录羊水流出的时间、颜色和量,就医时向医生详细说明。 3、及时就医检查 无论孕周大小,流羊水均需立即就医。医生会通过pH试纸检测、超声检查评估羊水量,结合胎心监护判断胎儿状况。孕周不足34周可能使用硫酸镁抑制宫缩,配合地塞米松注射液促进胎肺成熟。孕周超过34周多建议终止妊娠。 4、监测胎心变化 家属需协助使用家用胎心仪每2小时监测胎心,正常范围为110-160次/分。胎心过快、过慢或变异减少提示胎儿缺氧,需立即就医。同时观察羊水性状,绿色浑浊羊水可能提示胎儿宫内窘迫,需紧急处理。 5、必要时终止妊娠 孕周超过34周或存在感染迹象时,医生可能建议使用缩宫素注射液引产,或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术前需完善血常规、凝血功能等检查,术后预防性使用头孢呋辛酯片等抗生素。早产儿需转入新生儿科进行呼吸支持等治疗。 孕妇流羊水后需保持外阴清洁,每日用温水清洗会阴,避免盆浴或阴道冲洗。饮食选择高蛋白食物如鸡蛋、鱼肉,补充足够水分。注意观察体温变化,体温超过38摄氏度可能提示绒毛膜羊膜炎。恢复期间避免性生活,定期复查超声评估子宫复旧情况。出现腹痛加剧或阴道出血需及时返院就诊。 冷启刚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妇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