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市夷陵医院

医生施妙手 病患除顽疾

时间:2014-08-06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医生施妙手 病患除顽疾

  ——夷陵医院泌尿外科、妇科联合开展女性巨输尿管裁剪整形加膀胱再植术

  本网讯(泌尿外科 罗长梅 王超)7月25日,夷陵医院泌尿外科与妇科联手为一例女性巨输尿管症患者成功实施了腹腔镜下巨输尿管裁剪整形加膀胱再植术。此类手术在临床上较为少见,夷陵医院是开展的首例,在市内也鲜有开展。

  33岁女性患者,因“间断右腰部胀痛1月余”入院,患者既往有泌尿系结石感染病史,术前行CTU(多层螺旋CT尿路造影)检查发现右侧巨输尿管并右肾积水,考虑为梗阻性继发性巨输尿管症,鉴于患者右肾积水进行性加重,但肾功能尚存在,需尽快手术解除梗阻,避免肾功能的继发损害。

  该患者之前曾行剖腹产手术,下腹正中可见一横弧形切口瘢痕,长约15cm,若常规开放手术治疗,因切口就在瘢痕旁,操作比较困难,还要在右下腹新增一10余公分长的切口;若行腹腔镜微创手术,亦存在盆腔粘连可能,为腔镜手术相对禁忌证。此外,女性盆腔结构较男性更为复杂,术中游离输尿管时因粘连极易损伤卵巢及子宫血管。泌尿外科组织集体讨论后,经过反复权衡利弊,最终决定迎难而上,采用先进的腹腔镜微创技术,为保证手术顺利实施,由泌尿外科聂勇主任亲自主刀,并特邀妇科何世梅主任现场协助指导。

  手术中,在患者肚脐及下腹部一共打了四个0.5-1.0cm小孔,谨慎置入腹腔镜操作器械,腔镜下探查见膀胱因粘连整体向左侧明显移位,游离右侧扩张输尿管直至膀胱输尿管交界处,切断病变输尿管远端,将扩张积水的输尿管下段外侧精心裁剪,整形缝合至正常粗细,为了避免损伤卵巢及子宫动脉,手术医生巧妙地在阔韧带上预先分离出一隧道,再将裁剪好的输尿管从该隧道引出,有效避开了离断上述血管,然后采用膀胱外粘膜下隧道法及抗返流技术将输尿管末端包埋在膀胱肌层中,行膀胱再植吻合,重新接通右侧输尿管,整个手术获得圆满成功,术中出血不足10ml。术后患者症状消失、恢复良好,无感染及尿漏发生,复查右肾积水消退、肾功能正常,再植输尿管开口位置良好,下腹部的小切口不仔细看已很难发现,术后不久即痊愈出院。

  巨输尿管症临床较为少见,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正常的膀胱输尿管连接部具有瓣膜功能,可以预防膀胱尿液返流。当膀胱输尿管连接部梗阻或功能不全时,可以发生不同程度的膀胱输尿管返流而造成输尿管扩张、肾积水,尤其在有感染的情况下,肾积水加上肾盂肾炎的反复发作,最终可能导致肾功能衰竭,故巨输尿管症常需尽快手术治疗以改善肾积水和肾功能。有研究表明,腹腔镜相比开放手术治疗巨输尿管症能有效保护输尿管的血运,显著减少痛苦,缩短术后恢复时间,术中对输尿管的游离裁剪、无张力缝合、机抗返流机制的建立是腹腔镜手术成功的关键,但该技术作为功能重建手术,要求术者有较丰富的腹腔镜缝合操作技巧。

  该手术的成功实施,充分展示了夷陵医院微创腔镜整体技术实力,尤其在患者病情的处理涉及到多个学科时,由多学科联合实施手术,集思广益,取长补短,相互学习,共同提高,为患者手术成功提供了技术和安全双重保障,这既是微创腔镜技术规范操作的基本要求,也体现了对每位患者的高度重视和对生命的无比尊重。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女人来例假能运动吗
冷启刚
回答: 女性在月经期间一般可以进行低强度运动,但需避免剧烈运动。月经期运动需根据个人体质和经期症状调整,若出现严重痛经或经量过多应暂停运动。 低强度运动如散步、瑜伽或拉伸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经期腹胀和腰背酸痛。这类运动不会显著增加盆腔充血,反而可能通过释放内啡肽减轻痛经症状。运动时建议选择透气棉质卫生用品,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运动后及时补充水分和休息。部分女性在经期第二天后体能会自然恢复,此时可逐步恢复日常运动量。 高强度运动如长跑、跳跃或负重训练可能加重盆腔充血,导致经量增多或经期延长。存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等疾病的患者,剧烈运动可能诱发严重痛经。经期前三天激素水平波动明显时,部分女性会出现头晕乏力症状,此时应避免竞技性运动。游泳需使用卫生棉条并确保水质清洁,冷水可能刺激子宫收缩加重不适。 月经期间建议选择宽松透气的运动服装,避免紧身衣物增加腹部压力。运动前后可饮用温热的红糖姜茶帮助舒缓子宫平滑肌,运动后出现头晕或冷汗需立即停止并平卧休息。若运动后出现经血颜色异常或持续腹痛,应及时就医排除病理性因素。经期运动计划最好与妇科医生沟通,尤其是有月经不调病史或贫血倾向的女性。 冷启刚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妇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