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山县人民医院

眼科 (共3位医生)

科室简介

眼科拥有手术显微镜、裂隙灯、眼底镜等专科设备。常年开展结膜炎,角膜炎,角膜溃疡,葡萄膜炎,中浆,中渗等常见病的诊治;能开展白内障,青光眼,上睑下垂,内翻倒睫,翼状胬肉,斜视,睑外翻,睑内翻,重睑,鼻腔泪囊吻合,泪道探通等手术治疗。对眼外伤,急性青光眼,视网膜动膜阻塞等急危重症病人的诊治有较好的疗效。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医院动态

更多 >

科学溶栓治脑梗 百余患者获新生

“感谢你们啊,我这病要不是你们及时科学的治疗,早就没命了,我能死里逃生,归功于你们过硬的医疗技术。”近日,罹患重症脑梗死的51岁章先生,经过脑系疾病科10余天的溶栓及巩固治疗,痊愈出院。走出病房,面对送别的科室医务人员,他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据了解,章先生系我县潘口乡的一名退休干部。今年5月29日,他在家休息时突发右侧肢体完全瘫痪并失语,家属见状急忙将其送至我院脑系疾病科就诊。入院后经详细检查确诊为急性重症脑梗死。得知这个诊断结果,家属近乎绝望,以为像他这样的重症就是不死也会落下残疾。 为了挽救患者的生命,脑系疾病科主任喻厚丰在组织科室专家仔细分析患者病情后,结合临床经验,果断的为其实施了血管内溶栓治疗。不到5小时,他的病症彻底消除,说话走路犹如常人,家属见状喜极而泣,巩固治疗10余天,痊愈出院。 据喻厚丰介绍,急性脑梗死即通常人们所说的脑梗塞、脑血栓,是一种发病率、致残率、致死率都非常高重症脑病。脑系疾病科近几年来经过认真研究,积极探索出了一套科学溶栓治疗该病的先进技术,先后使100余例患者成功治愈,重获新生,临床治愈率大大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喻厚丰提醒广大患者,由于急性脑梗死病情进展快,为了确保治疗效果,一定要发病6小时内进行早期治疗,以防错过最佳溶栓时机出现严重并发症。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右手肌肉萎缩了不能动是怎么回事
邵自强
回答: 右手肌肉萎缩伴活动障碍可能由神经损伤、肌肉疾病、脑血管病变、颈椎病或外伤等原因引起,需结合肌电图、影像学等检查明确诊断。常见诱因包括臂丛神经损伤、肌萎缩侧索硬化症、脑卒中、神经根型颈椎病及废用性肌萎缩等。 1、臂丛神经损伤 臂丛神经损伤多与外伤或产伤有关,表现为患侧上肢肌肉萎缩、肌力下降及感觉异常。可能与车祸撞击、重物压迫等因素有关,通常伴随放射性疼痛或麻木感。需通过神经传导速度检测确诊,治疗包括甲钴胺片、维生素B1片等神经营养药物,严重者需行神经松解术。 2、肌萎缩侧索硬化症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属于运动神经元病,特征为进行性肌肉萎缩和无力。可能与遗传基因突变、谷氨酸代谢异常有关,早期表现为单侧手部肌肉跳动和精细动作困难。确诊需肌电图结合基因检测,常用利鲁唑片延缓病情进展,配合康复训练维持功能。 3、脑卒中后遗症 脑出血或脑梗死可能导致对侧肢体偏瘫,长期制动引发废用性肌萎缩。常见于高血压、动脉硬化患者,急性期伴随言语障碍或面瘫。急性期需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胞磷胆碱钠胶囊等药物,恢复期通过针灸和被动运动防止肌肉挛缩。 4、神经根型颈椎病 颈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根时,可导致单侧上肢肌肉萎缩和握力减退。多与长期低头劳作相关,常伴颈肩部酸痛和手指麻木。颈椎MRI可明确压迫部位,轻症可用塞来昔布胶囊缓解疼痛,严重者需颈椎前路减压术。 5、废用性肌萎缩 骨折固定或关节术后长期制动,可能引发肌肉蛋白质分解加速。表现为患肢周径缩小和肌力下降,但无神经损伤体征。需尽早进行渐进式抗阻训练,补充乳清蛋白粉等营养素,配合电刺激治疗促进肌纤维再生。 右手肌肉萎缩患者应避免患肢过度负重,每日进行关节活动度训练防止僵硬。饮食需增加优质蛋白摄入如鱼肉、鸡胸肉,适量补充维生素E和B族维生素。定期监测肌力和肌肉围度变化,若出现呼吸困难或吞咽障碍需立即就医。神经退行性疾病患者建议每3个月复查肌电图评估进展,所有药物使用均需严格遵循医嘱。 邵自强主任医师中日友好医院神经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