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

儿科 (共9位医生)

科室简介

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现有医师26名,其中主任医师3名,副主任医师5名,主治医师5人;护士80名,其中护理高级职称1人,中级职称10名。开放病床120张,其中新生儿病床20张。设新生儿、呼吸、消化、神经、心血管、肾脏、内分泌、遗传、代谢、血液、结缔组织病、青少年心理卫生等12个专业。
  儿科拥有恒温箱、CPAP-I型氧疗器、经皮胆红素测定仪、蓝光床、输液泵、婴儿高压氧舱、超声雾化器等先进医疗设备。儿科诊治范围包括: 1、新生儿专业:擅长诊治早产、极低体重儿、新生儿窒息、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颅内出血、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肺炎、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等。 2、呼吸系统:擅长诊治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各种肺炎(细菌性肺炎、病毒性肺炎、肺部支原体感染等)、支气管哮喘等。 3、消化系统:各种原因导致的小儿急慢性、迁延性腹泻病、胃炎、胃溃疡、消化道出血等。 4、心血管系统:各种心律失常、心肌炎、心肌病、心内膜炎、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风湿性心脏病的诊治及各种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 5、神经系统:各种颅内感染、癜痫、脑性瘫痪、多发性硬化、肌炎、肌病、重症肌无力、婴儿脊髓性肌萎缩症、多发性抽动、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等。 6、泌尿系统:各种急慢性肾炎、血尿、难治性肾病等。 7、内分泌: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低下、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炎、巴特综合症、生长发育迟缓、小儿肥胖病等。 8、遗传、代谢:先天愚型、苯丙酮尿症、肾小管性酸中毒、肝豆状核变性等。 9、血液系统:白血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溶血性贫血及其他各种贫血。 10、结缔组织病:风湿性、幼年类风湿关节炎、过敏性紫癜、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症、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11、各种急性中毒:食物中毒、亚硝酸盐中毒、鼠药中毒、一氧化碳中毒、有机磷中毒以及各种药物中毒等。 12、青少年心理卫生咨询及防治儿童学习障碍、心理障碍、孤独症、抑郁症、癔病、习惯性抽动、注意缺陷多动综合症等。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医院动态

更多 >

幼儿误食泡沫 气管被卡 众人联手帮忙 及时救治

本报讯【通讯员龚波陈文 记者张丽】5日下午,1岁半的轩轩(化名)在家玩泡沫盒时,误将泡沫当成食物喂到了嘴里。虽然奶奶及时将他嘴里的泡沫抠了出来,但仍有部分泡沫碎末被误吸进了气管,导致轩轩气管被卡,危在旦夕。后来,在众人的联手帮助下,轩轩被及时送至医院救治,最终转危为安。 襄阳交通广播FM89.0“动力正前方”节目主持人田甜介绍,5日下午5点40分,节目组接到了一个求助电话:一位姓廖的出租车司机在襄州区航空路接到一位患儿,这位患儿就是轩轩。由于气管被卡,轩轩一度晕厥,情况危急。时间就是生命,田甜连忙在节目中呼吁沿路的司机让出生命通道,同时节目组与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主任朱小燕取得联系。在电话中,朱主任一边稳定家长情绪,一边指挥他们急救。当轩轩被送到医院时,早已准备就绪的耳鼻喉科医生成功取出了轩轩气管内的泡沫。“气管异物非常危险,轩轩的获救多亏了众人的帮忙。一是奶奶在第一时间抠出了轩轩嘴里和喉咙处的异物,避免了进一步误吸;二是沿途司机的让路为轩轩赢得了抢救时间。”市第一人民医院耳鼻喉科主任谭华章介绍,1至3岁的幼儿最容易发生气管异物,该院每年都会接诊30多例气管异物的患儿。因此家长一定要看护好幼儿,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谨防气管进异物。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刮疣治疗是怎样治疗的
王志新
回答: 刮疣治疗通常采用物理清除联合药物治疗的方式,主要包括冷冻治疗、激光治疗、电灼治疗、手术切除及外用药物等。疣是由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引起的皮肤赘生物,需根据疣体类型、大小及部位选择个体化方案。 一、冷冻治疗 冷冻治疗通过液氮低温使疣体组织坏死脱落,适用于寻常疣、跖疣等表浅疣体。治疗时可能伴随短暂疼痛,需重复进行2-3次,间隔2-3周。治疗后局部可能出现水疱或色素沉着,需保持创面干燥避免感染。冷冻治疗对周围正常组织损伤较小,但深部疣体可能需配合其他疗法。 二、激光治疗 激光治疗利用二氧化碳激光气化疣体组织,适用于甲周疣、尖锐湿疣等难治性疣。治疗精准度高且出血少,但可能遗留浅表瘢痕。术后需涂抹抗生素软膏如莫匹罗星软膏预防感染,避免接触水直至结痂脱落。激光治疗对HPV病毒有直接灭活作用,复发概率较低。 三、电灼治疗 电灼治疗通过高频电流烧灼疣体基底部,适用于带蒂疣或较大疣体。治疗时需局部麻醉,术后形成焦痂需自然脱落。可能产生暂时性色素减退,瘢痕体质者慎用。电灼可彻底清除可见疣体,但需配合干扰素凝胶等药物降低复发风险。 四、手术切除 手术切除适用于直径超过1厘米的巨型疣或疑似恶变疣体。采用梭形切口完整剥离疣体并缝合,术后病理检查确认性质。需定期换药并使用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预防感染,拆线后可能需加压包扎防止瘢痕增生。手术能一次性解决病灶,但创伤较大且可能影响局部功能。 五、外用药物 外用药物如水杨酸软膏、咪喹莫特乳膏、鬼臼毒素酊等,适用于儿童或面部细小疣体。药物通过腐蚀或免疫调节作用促使疣体脱落,需持续使用4-8周。治疗期间可能出现局部红肿,应避开正常皮肤涂抹。药物疗法痛苦小但疗程长,需配合提高免疫力减少复发。 疣治疗后需保持患处清洁干燥,避免搔抓导致病毒扩散。建议加强营养摄入,适当补充维生素A、维生素C等增强免疫功能。穿透气鞋袜防止足部疣复发,性接触传播型疣应伴侣同治。若疣体反复发作或短期内增多,需排查免疫缺陷疾病并及时复诊调整治疗方案。 王志新主任医师中日友好医院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