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

肝病科 (共15位医生)

科室简介

肝病科一科共有医师20名。由科行政主任一位和科副主任一位负责本科的医教研有序运行和发展,另有主任医师1名,副主任医师1名,主治医师2名。其中博士2名,硕士6名;护士25名,其中主管护师2名,护师17名。

肝病科现位于B1区一栋二、三楼,核定床位72张。病区住院环境明亮舒适,设二人间病室和单人间病室,每病室均设有独立的卫生间和冲淋房。每位病人入住都会得到护士的详细环境介绍和就医指导。

肝病科在肝病的临床治疗与研究方面,有着悠久的医坛历程和临床成就。老一辈传染病学和肝病学专家为本科在上海乃至全国的良好声誉和影响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作出了不朽的功绩。特别是医术精湛、在国内外传染病和肝病界享有崇高威望的巫善明教授,以他的睿智和精良医术,带领科室在医、教、研方面不断进取,卓有建树。新一代的中青年专家,在老一辈专家的言传身教下,正在茁壮成长,特别在本中心领导的关怀和支持下,有更多的平台和机遇来发挥潜能,学术地位得到不断提升。长期以来以精良的医术和领先的服务理念,赢得了患者的赞誉和社会的认可。

肝病科主要收治急、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硬化、中毒性肝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药物性肝损、自身免疫性肝炎和肝癌等。病人来源广泛,承担了全市及部分外省市肝病收治的主要任务。技术力量齐全,肝脏内科疾病的临床研究和治疗学研究方面在国内传染病学术界具有较高的声誉。特别在乙型肝炎/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中,具有最新的理念和措施。同时,对病原未明的肝病和新药临床研究,有序开展了活体肝组织学检查,为诊断和疗效判断提供依据。依照循证医学的理论,遵循规范的指征,开展了一系列,又不失个体化的抗病毒治疗。

科研方面,致力于临床多发病、常见病及其并发症的研究,如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疗效预测、临床耐药管理和优化治疗对策;对输血后丙肝患者的早期诊断,尽早干预,并对输血后丙肝治疗转归进行重点研究;中西医结合抗肝脏炎症,抗肝纤维化,中西医结合治疗黄疸,调整免疫等综合性治疗,延缓病情进展,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我科室同时也承担药物临床试验的肝病专业组的科研任务。

科室还承担十一五重大专项“中西医结合重症肝病的临床研究”任务单位之一。同时参与793和863项目各一项,主持市级适宜技术一项及卫生局课题一项。曾荣获2006年和2007年上海医学科技奖三等奖、中华医学科技三等奖及上海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二)。2008年上海中西医结合科学技术一等奖(第三)。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医院动态

更多 >

北京地坛医院领导参访公卫中心

2014年3月27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张永利院长、陈航书记带队一行9人莅临中心进行交流访问,中心主任张志勇、党委书记卢洪洲携全体党政领导及相关科室负责人热烈欢迎北京地坛医院领导一行来访。3月28日,中心副主任施裕新、徐建青、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张鸿丽、总会计师陈志军和相关部门人员参加了交流会,会议由徐建青副主任主持。 徐建青副主任作了关于中心平台与学科建设的汇报,主要介绍中心搬迁以来科研条线这十年来逐步发展壮大的过程,重点阐述中心科研激励政策、科研与学科建设的主要举措、科研条线的组织架构、人员构成、人才培养体系;科研各平台所属的大型仪器、主要功能设置,以及运行管理的机制;并以H7N9的发现和相关成果的高效产出为例,介绍中心科研与临床联合攻关在应急工作中的突出贡献。地坛医院领导听取汇报后对中心的科研发展水平给予了高度的赞赏,并就科研平台运行情况、中心科研经费的投入与科技成果的产出、人才引进的策略等进行座谈。 会后,张永利院长一行参观了中心实验动物部、应急检测与生物安全部和科学研究部。双方就实验室的具体设计、软硬件配套等详细措施等方面展开了热烈的交流。 此次参观交流会是中心向兄弟单位展示科研软硬实力的良好契机,将进一步增进双方互信了解、深化交流合作。

专家科普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