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儿童医院

重症监护室 (共13位医生)

科室简介

湖南省儿童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是我省最早建立的PICU,2004年成为湖南省卫生厅的重点临床专科,2010年成为国家级重点专科,2010年5月成为湖南省儿童急救中心,2012年成为湖南省儿童重症临床医疗研究中心。2011年获国家科技部“十二五”重大支撑项目“儿科应急救治相关技术的研究与推广”,至今承担厅以上科研课题20项,是湖南省急诊医学会的主委单位。是全国规模最大、设备最全、技术最为先进的专业儿科危重病抢救监护中心之一,现有两个病区,共设监护床80张。

在儿科心肺复苏、急性心衰、各型休克、重症肺炎、ARDS、急性中毒的救治等领域处于国内先进水平。90年代初成功救治3名因溺水心跳、呼吸骤停长达13—18分钟的患儿;2005-2006年成功救治全国首例和年龄最小的人禽流感患儿;2006年救治双肾缺如、无肛、高位肠闭锁等复杂畸形的“美人鱼综合征”男婴,患儿在无肾状态下存活38天,创造了医学的奇迹。2008-2012年,在手足口病、新型甲型H1N1流感流行期间,ICU为湖南省省级重症患儿定点救治单位,成功抢救率达94.68%以上。目前能够全面开展各项危重症救治技术,包括有创机械通气、床旁CRRT、床旁纤维支气管镜检等。近年来,“大剂量肾上腺素对小儿心肺复苏效果的研究”和“危重病应激反应的研究”等研究课题先后获得湖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儿童公共卫生事件有效救治与探讨”荣获第五届“宋庆龄儿科医学奖”。

每年举办门急诊建设与发展研讨班;静脉输液治疗风险防范学习班;国际儿科高级生命支持学习班;小儿急救技术新进展学习班;全国小儿重症监护及急救护理学习班;并成功举办多期儿科危重国际论坛,承办发展中国家儿科急救国际培训班,接待来自20多个国家的300多名国际学员,是中西部县级儿科急救骨干医师的培训示范基地。承担来自全国各地进修实习人员的学习与培训。

我们始终秉承着“走向卓越”的科训,认真贯彻“病人至上”的服务理念,为儿童的健康事业保驾护航。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医院动态

更多 >

医院举行新一届纪委委员培训

  8月29日下午,医院纪委组织新一届纪委委员开展了一堂纪委业务知识培训。 本次培训由纪委书记曹霞主持。曹书记首先对新当选的纪委委员表示祝贺,并亲自进行了理论授课。在授课中,曹书记详细介绍了党的纪律检查工作的发展历史,阐明了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的工作职责,提出了纪律检查委员应有的基本素质,并从医院的实际出发对医院纪律检查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理论授课结束后,各位新当选纪委委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对医院的纪检工作提出了一些好的建议。曹书记在最后的总结中指出,希望各纪委委员自身正直,敢抓敢管,工作有成效有方法,将纪律检查工作贯彻到日常工作中,做好监督监管,曹书记表示今后医院纪委委员每季度召开一次例会,相互交流,共同促进,积极发挥纪律检查委员会的工作职能。 因医院人事调整,经党委讨论推荐并报卫生厅纪检组同意,本届纪委委员进行了的调整,由纪委书记曹霞、医院医务部主任江训良、护理部主任谢建辉、党办主任陈吉球和监察审计部主任李昃担任。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假性自闭症孩子的症状可以恢复吗
王志新
回答: 假性自闭症孩子的症状通常可以恢复,通过科学干预和家庭支持可显著改善行为表现。假性自闭症多由环境刺激不足、教养方式不当或短期心理创伤等因素引起,与典型自闭症谱系障碍的神经发育异常有本质区别。 1、环境调整 创造稳定的生活环境和规律的作息有助于缓解假性自闭症状。家长需减少电子屏幕暴露时间,增加亲子互动游戏,如积木搭建、绘本共读等结构化活动。保持家庭氛围和谐,避免频繁更换照料者或居住环境,逐步帮助孩子重建安全感。 2、行为干预 应用正向行为支持技术可改善社交回避行为。家长需通过即时奖励强化孩子的眼神接触、简单指令回应等行为,采用图片交换沟通系统辅助表达需求。每日安排15-20分钟地板时间游戏,跟随孩子兴趣引导互动,避免强迫性社交训练。 3、感统训练 针对感觉处理异常可进行专业感统康复。旋转秋千、触觉刷等前庭觉训练能改善注意力分散,平衡木、蹦床活动可调节肢体协调性。家长需观察孩子对声光刺激的敏感程度,逐步脱敏训练每周3-4次,每次不超过30分钟。 4、心理疏导 短期创伤事件引发的症状需心理治疗介入。游戏治疗能帮助孩子表达压抑情绪,沙盘治疗适用于语言受限者。家长需配合治疗师记录行为变化,避免在治疗过程中表现出焦虑情绪,防止二次心理伤害。 5、营养管理 均衡饮食有助于神经功能恢复。增加富含Omega-3的深海鱼类、维生素B族丰富的全谷物,限制精制糖和人工添加剂摄入。对存在挑食行为的孩子,家长需采用小份量多次供餐,将新食物与偏好食物混合过渡。 假性自闭症的干预需要家长保持耐心,建立稳定的日常活动流程,每天固定安排社交互动时间但不过度刺激。定期评估孩子对干预措施的反应,若3-6个月未见改善或出现自伤等严重行为,应及时寻求儿童精神科医生评估排除典型自闭症可能。日常生活中注意避免将孩子与其他儿童过度比较,关注微小进步并及时给予积极反馈。 王志新主任医师中日友好医院儿科